原创 晚清老照片:被英法联军烧毁的皇家园林,京城里的骆驼与商业街

2020-07-19 08:00

1870年,29岁的英国人托马斯·查尔德(Thomas Child)来到北京,进入清朝海关稽查司任职。在此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拍摄了大量的皇家园林和老北京的风土人情。虽然他不是专业摄影师,但摄影技术非常高超,作品不仅是珍贵的史料,还称得上是艺术品。

装饰精美的大花轿。

圆明园西洋楼残迹。

1860年,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劫掠、焚毁了这座富丽堂皇的“万园之园”。查尔德到此拍照时,圆明园被毁已有10余年时间,西洋楼的主体结构依稀可辨,在以后的岁月中不断受到破坏,直至完全成为一片废墟。

颐和园清晏舫残迹。

清晏舫位于昆明湖西北方向,船体用巨石雕成,全长36米,船上是二层白色木结构楼房,精巧华丽。但是,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时,舫上的小楼被焚毁,变成了照片中所示的模样,只剩船体。1893年,清廷重建颐和园时修复清晏舫,舱楼全部改为石材建筑。

颐和园万寿山与大报恩延寿寺废墟。

万寿山周遭的景观也是被英法联军烧毁的。从照片中看,巨大的佛香阁已经荡然无存,寺庙的其他建筑大多倾颓,地面上长满了荒草,一篇萧条的景象。

北京城里的骆驼与驼夫。

清朝北京城里的骆驼,有的来自西郊,运来煤炭、蔬菜等日常用品;有的来自遥远的蒙古,运来毛皮、地毯、药材等。骆驼以善于长途跋涉的特点,成为旧时商贸的重要工具。

北京一条商业街。

店铺的门面非常讲究,用木料做成各种各样的装饰,特别是三根冲天柱很显眼,直插云霄,寓意财气冲天。街道路面泥泞不堪,大概雨后不久。

京杭大运河北京段的河道。

查尔德拍照时,大运河仍然承担着漕运的功能,对维持北京的粮食供应十分重要。光绪年间清廷宣布取消漕运,京杭大运河与清朝国祚一样逐渐没落了。

一位僧侣的肖像照。

看他的架势,应该有很高的地位。他的僧袍上缀有禽鸟补子,这个补子只有清朝文官才能使用,他何以获得穿戴资格,不得而知。查尔德说:“他的僧袍是北京最肥大、最华丽的服装之一。”侍者恭敬地站立一旁,手中的木盒内装着佛经。

北京西郊香山碧云寺内情景。

碧云寺始建于元朝,明、清两朝均有扩建。寺院坐西朝东,依山势而建造。

站在高处俯视碧云寺。

我们从照片中能看到位于山麓的金刚宝座塔,全部用汉白玉砌成,通高34.7米,塔身刻满各种佛像及其他雕像、图案,堪称大型石刻艺术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