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浅论

关于“写意”的讨论

【编者按】近几年中国美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就是“写意”问题的提出。自2009年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的《十论大写意》一文发表之后,引起了美术界强烈关注。该问题的提出具有明确的现实针对性:反对技术至上,反对无病呻吟,反对脱离现实,反对西方主义,反对浮华造作,反对拜金主义。总之一句话,写意问题的提出,其意义是深远的,特别是揭开了中国美术当前面临的问题所在,提出了中国艺术方法论的问题,并冀望中国的艺术直面现实,在中国的情境中,研究和思考问题;就是希望中国的艺术家肩负起时代的使命,以其真诚表现出这个时代的精神。本期发表的几篇文章从不同的侧面对写意问题进行了讨论。


写意浅论

写意,体现了中国艺术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还涉及中国艺术的思维方式与表现方式。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往往按照明清人的说法,把写意视为一种简略随意的画法,但“写意”一词在元代已经出现,一则见于夏文彦《图绘宝鉴》,其中说:北宋僧仲仁画梅“以墨晕作梅,如花影然,别成一家,所谓写意者也”。另一则见于汤垕《画鉴》,他说:“画梅谓之写梅,画竹谓之写竹,画兰谓之写兰,何哉?盖花之至清,画者当以意写之,不在形似耳。”在更早的画论里,虽然没有写意一词,但南朝宗炳的“畅神”说,唐朝张彦远的“怡悦情性”论,宋代欧阳修、苏轼的“古画画意不画形”“笔简而意足”“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的主张,都说明写意精神出现在前,写意画法出现于后,因此,不但概括随意的画法可以表现写意精神,工细的画法同样也能表现写意精神。

徐渭 墨葡萄图(局部)

“写意精神”强调了主体精神的表现,通过“寓意于物”“寄乐于画”,实现个体的“畅神”。但“写意”与“载道”并非互不相关的,个体的“意”直接联系着精神品格与道德理想。所以古人说“人品不高,用墨无法”。“载道”可以起精神导向的作用,不过也要通过个体才能实现。一张好画不仅可以让人愉快,而且可以使人得到更高层面的启示。所以,在中国“载道”精神和“写意”精神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所谓“寓教于乐”。文人画发展后,写意画甚至成了主流,写意的精神、写意的思维、写意的造型、写意的语言方式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理论上尤其如此。于是,在人们的认识中,这个“写意精神”就变成了中国艺术精神的一个非常主要的,一直被关注被重视的方面。

对写意传统的理解,无外“写”和“意”两个要点,“写”是指书写性,是像书法一样的书写。“意”是指作者主观内心的思想感情,可能是一种审美感情,一种精神品格,也包括艺术家的个性。但不少画家和理论家把“写意”与“传神”混淆了,在古代的中国画论里,从艺术与主客体的关系而论,不仅讲表现客体内在精神的“传神”,还讲表现主体主观世界的“写意”。写意画在长期发展中,造成了主客观结合的独特方式。在再现客观世界和表现主观世界的结合中,主观世界的表现成了主导方面,画家是用“写意”来主导“传神”的。

体现了写意精神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造型观,要点是不走极端,既抽象,又具象。“似”是像对象,是重视客观,“不似”是像主观感受,也更重视主观,既不与照相机争功,又不是绝对不似。追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国的写意画重视主观表现。石涛说:“画者从于心者也。”他又说:“画者借笔墨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也。”画家虽然要以客观世界为依据,但不是被动地去模拟对象,画中的客观对象已经过画家的心灵的陶融,注入了自己的感受,而且不同的人感受也有不同。如果画得只有民族性、时代性,没有个人风格,那也是不成功的。

石涛 山水册页 纸本设色

造成“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中国画的造型观受汉字造字方法的影响。汉字所指与能指的关系,不是照相式的模拟,而是一种对应关系,这对中国画的造型观的形成发生了自觉或不自觉的诱导。传统中国画的表现方式是高度提炼的,基本是程式化的。讲程式就注重过程,像书法一样,重视体现在书写过程中的书写性。绘画的书写性不但包括了用笔要像书法一样的讲求点线之美,也包括了笔笔相生的节奏之美。20世纪以来,前辈画家在尊重自己的观察感受并打破前人程式的八股化方面,取得了很大收获,虽然继承了传统的笔墨技巧,但很多画家的造型观看来是写实的而不是写意的。

八大山人 鱼石图 纸本水墨 135.3cm×61cm

提倡发扬写意传统与发挥写意精神,并不是忽视写实传统与写实精神,二者可以并行不悖。作为写意画家更应该考虑:怎样在重视写意精神的前提下,把写意画法与工笔画法结合起来,把“写意”与“传神”结合起来,怎样把写实因素、写意因素和传统夹叶点叶那样的装饰因素加以解析重新整合起来。当然组织这些因素的比例可以有种种不同,一个艺术家对造化的认识越深入,艺术手段越丰富,就越能够把多种多样的对立因素统一到一张画里来,那才是写意画的大手笔。李可染先生就很强调这一点。

中国画的写意理论,有一个发展过程。最早的“意”是“立意”,是讲画家在创作以前要有一个意念、要有一个意想、要有一个意图、要有一个创意。这个意图、这个创意当然是跟创作者的艺术思维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不是“主题先行”。在提出“立意”的同时,还提出了“意匠”问题,就是诗人杜甫所说的“意匠惨淡经营中”,也就是构思与经营,然后才提出了“意境”“意趣”。看一张画自然会感受画家的“意”——画家的精神。所以一张好画,不仅要笔精墨妙,还必须神满意足。笔精墨妙离不开在自由书写中形成笔墨相对独立的美,又要把意境、意趣书写出来。

现在大家讲意境、讲意趣,都偏重于“象内意”,就优秀传统而言,还有大家不太注意的“象外意”。其实,“意境”是一种空间境象,有赖于观者发挥想象来完成。画要以少胜多,让看画人的所思所想像画家一样超越所画出的对象,得到画家所画对象里边隐藏的更多的精神上的内容。因此,怎么在一幅写意画里赋予它更充分的精神内涵,既描绘画家此时此地的感受,还要深化这个感受,画所知、画所想、画所思,把自己的品格,把自己所崇尚的高尚境界表现出来,这个画才更耐看,才余音绕梁。

谈到中国写意画精神,有必要划清两个界限。

第一,要划清中国写意与西方表现主义的界限。确实,中国的写意和西方的表现主义都重视主观表现,但在中国的传统里边,写意作为中国艺术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表现的精神内容基本不是情绪性的东西,更不是一种惊悸、一种焦虑、一种忧愤、一种呐喊,它要提升这种情绪,升华这种情绪性的感受,使之成为审美感情,达到一种精神境界。表现主义可以借鉴,但如果以表现主义的要求作为衡量中国当代写意画的标准,那就可能降低了写意的要求。

袁武 迎阿訇 纸本水墨 206cm×365cm 2015年

同时也要划清中国写意画与抽象主义的界限。中国写意画的书写性,就在于毛笔书写的笔墨之美有体现“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要求,即在运动轨迹中实现刚柔、方圆、虚实、轻重、干湿、疏密、聚散等对立因素的统一。抽象主义的画就没有那么丰富的对比统一了。再者中国写意画笔墨的书写随机性,既是“百炼钢成绕指柔”的结果,又发挥了灵感思维的随机偶得性,也就是郑板桥所说的“意在笔先”与“趣在法外”的统一,不主张完全排除理性,反对下意识的信马由缰。当然这不是说不可以适当突破已有的工具,也不是说不要向抽象表现主义吸取有用的东西,而是要有意识地化洋为中,把可资借鉴的因素纳入中国文化的体系中。

第二,要和托名写意而空疏苍白的欺世之作划清界限。既和那些缺乏对人生和艺术诚敬的所谓写意画划清界限,也跟古代的写意画划清界线;不仅要跟17世纪之后,那种空洞无物的符号化的、没有生机的、只知摹古的所谓写意画划清界线,也要跟更早的写意画加以区别。我们要画的写意画不是古代人那样的写意画,我们的写意画要了解这个时代需要的人文关怀,要思考时代的命题,注入时代的气息,需要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美,这涉及全球的文化的视野、开阔的胸襟、深层的思考。

纪连彬 天降金稞 纸本设色 330cm×146cm 2015年

从特定意义上说,讲求写意也就是讲求中国艺术的民族特色。在中国画疏离写意精神的形势下,把重视写意提高到发展中国美术的战略来认识,是很有必要的。人们总爱谈中国画、中国美术走向世界,而世界是对全球的一个概括,它是由具有不同文化的国家组成的,中国就在世界之中。所谓的中国艺术走向世界,确切的含义是让外国更了解中国艺术,是让中国艺术以富于民族特色的方式,高视阔步的自觉姿态走出国门,为人类贡献具有时代性和民族特色的中国作品。

(0)

相关推荐

  • 在成忠臣国画里体现出的是:中国画精神和写意精神

    2021-07-20 08:24·作品会说话 欣赏当代画家成忠臣先生的画,真正做到了古人强调的绘画用笔与书法用笔的相通.他的绘画讲究用笔技巧,国画中的线条都是从书法草书中得来的,有疾有徐,有轻有重,有 ...

  • 中国画的本质:写形兼写意

    中国画的本质:写形兼写意                          2017年01月25日    中国美术报   陈池瑜 [明] 沈周 盆菊幽赏图卷(局部) 纸本设色 23.4cm×86cm ...

  • 国画小写意-紫藤花

    相比随时随地都在画画的果儿 妈妈就没有那么高产了 五一放假 拿起<中国绘画史图鉴> 听了几堂免费的国画公开课 画了几幅紫藤花 公开课老师是中央美院的中国画学院花鸟专业毕业的 讲的国画小写意 ...

  • 浅谈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点

    浅谈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点

  • 妙之写意花鸟画|浅谈花鸟画篆刻与钤印常识

    花穗迎秋结晚红 园林清淡更西风 书画印章的来历 中国最早的印章起源可追溯至上古三代时期,出于实用及信物为目的而加盖于封泥之上的形式出现,多为图腾.鸟虫图形,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制定出篆体文字即小篆, ...

  • 廖庚鸿:浅议中国文人画写意精神

    蓝鹰书画专注于文化领域,书画传播推广领先品牌. 廖庚鸿:浅议中国文人画写意精神 图文/廖庚鸿 中国文人画,萌芽于唐,兴盛于宋元.史称宋元为文人画的黄金时代.文人画,亦称"士夫画", ...

  • 浅谈写意花鸟画的三大基本要素

    写意花鸟画是我国传统绘画的一个特殊画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它的笔墨.造型.构图等都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早在唐代,花鸟画就已独立成科:到宋.元时,花鸟画的用笔虽日趋简率,但并未摆脱写实之风:到 ...

  • 写意揭阳,奏响乡村蝶变的乐章|浅田(河南)

    *文学新高地 时代最强音* *弘扬真善美 汇聚正能量* 扩版増栏谱新篇 --纸刊<天赋文学>报二期新颜 <天赋文学>报,由天赋文学社主办,<文学时代微刊><作 ...

  • 妙之写意花鸟画|浅谈花鸟画构图

    什么是构图? 构图是指在整幅画面中所涉及的形象.笔墨.色彩等部位的配合与统筹安排,更有利于突出主题及丰富画面之效果所采取的,一种措施,称之为章法或布局,即南齐谢赫六法中所提到的"经营位置&q ...

  • 浅谈中国画中的白描、工笔画、大小写意

    说说国画 今天 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被重视,而中国画尤甚,其中的白描.小写意与大写意,吸引了越来越多中外绘画爱好者的关注. 白描 白描画作 中国画中 完全用线条来表现物象的 称"白描" ...

  • 浅秋,最恬静的写意

    文:网络 编辑:夕阳QQ:1050184607 总想,用一首诗的韵味,解读你清澈的眸海:用一缕浅紫的温婉,絮说你的澄明和透亮.寒烟翠逝,柳叶飞,浅阳斜荷,虫鸣落.若,澄净微蓝,可否许我一季静怡的秋? ...

  • 从“像与美”到“新与奇”一一浅谈西方油画从具象到抽象的演变|绘画|写实|画家|写意|艺术

    西方油画从15世纪产生迄今已有600年的历史,经历了一个从古典绘画到现代绘画,从注重画得"像"画得"美"到追求画得"新"画得"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