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
『写在前面』
学习笔记是系列内容,根据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胡希恕伤寒论讲座》而来,主要是整理个人在学习过程的心得体会。学习中医有十六年了,到目前为止,胡老是我最敬佩的中医前辈。四十年前胡老系统讲授了《伤寒论》、《金匮要略》,很荣幸,四十年后我能学习,感谢胡老,感谢中医。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这是说明什么是太阳病,也就是太阳病的判断标准。在临床上,只要病家表现出“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的病症,就可以判断为太阳病。
不管是肺炎、感冒、风湿,还是鼻炎、肝炎等等,不管西医的病名是什么,病家只要有上面那些表现,就可以判断为太阳问题。中医是根据症状、舌象、脉象来治疗的,有是证则用是药,不管具体的西医病名。中西医是两套不同的医学体系,虽然都是医学,都是解除人体疾苦,但哲学观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那么治疗的思路是截然不同的。可能,顶级的中医大夫与顶级的西医大夫会在山顶汇合,但没到之前,还是各安其道。
脉浮,是指脉浮张起来了,也就是到达了体表的位置,一般而言,脉是中取而得的,也就是号脉时稍稍用力才能摸到,现在则是不用力就能摸到,也就是脉浮起来了,是说明身体正气要到达体表,到体表的目的是抗邪外出,也就是把邪气通过体表给排出去。
头项强痛,是指头部以及脖子后面僵硬、疼痛,也就是这些部位的经脉不通畅,不通则痛。
恶寒,也就是怕冷,这是表证的一个重要表现,“有一份恶寒就有一份表证”,这种怕冷是全身性的,整体都冷,到了后面会有一个症状称为“厥”,那只是手脚凉,而身上不凉,厥与恶寒是不同的含义。怕冷的原因在于身体的正气都跑到体表抗邪去了,正气多的地方温度就高,所以表证基本都会伴有发热,这种发热是病家自身的感受,用体温计测量的话,可能升高,也可能不高,最主要的是自身感受,体表温度高了,那么与外界的温度差就明显了,所以才会觉得冷,这种冷是体表热带来的影响。
太阳病,就是身体体表收到了干扰,正气涌到体表来试图恢复正常的一种状态,因为力量不足,所以正气郁积在了体表。治疗上帮助正气外散即可,体表状态正常了,正气自然就不向体表奔腾汹涌了。
中医可能一直遵循黑箱理论,也就是根据外在的表现而诊疗。全身诊查以后,色脉证都符合,并且没有禁忌症,那么不管具体的病因、病名,按照这个治疗就没有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