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首发,大宝定制:干将莫邪雌雄剑,今日仍在大别山

按:大宝即将学习文言文《干将莫邪》,问我“干将莫邪”是怎么回事。能支持到孩子是做父亲的莫大荣幸,特连夜加班,刨根究底,出此首发。

一、“干将莫邪”故事大概

古代有夫妻两人,丈夫叫“干将”,妻子叫“莫邪”。干将善于铸造宝剑,于是接到楚王(一说晋王)的造剑订单。干将造了雌、雄两把剑,对妻子说:“剑有两把,我只献雌剑,另一把雄剑藏在南山的背面,北山的南面。此去大王一定会把我杀掉,将来我们的孩子如果是男孩,就把这件事告诉他。”后来楚王(晋王)发现干将只献了一把剑,真的把他杀掉了。

莫邪后来生了一个男孩,名字叫“赤”(一说赤鼻),知道了这件事情后,得到了雄剑,就整天想法设法报杀父之仇。楚王(晋王)做梦,梦到一个少年两眉之间宽有一尺(一说三寸),要追杀他报仇,醒来后便悬赏一千两金子抓这个少年。于是“赤”到处躲藏,在深山里遇到了一个刺客。刺客知道了这件事情后,就说:“把你的剑和头给我,我来给你报仇。”“赤”高兴的答应了。

刺客拿着“赤”的头前去进见楚王,楚王非常欣喜, 并按照刺客建议用热水煮"赤“的。但是头煮了很长时间都不烂,于是刺客建议楚王亲自上前查看,并用雄剑把楚王的头砍到热水锅中,随后刺客也把自己的头砍到热水锅中。三个头颅全都烂在一起,不能分开识别,于是大家就把他们葬在一起,叫做“三王墓”。

二、简析

任何文学作品,都有其现实原型来源,古代的神话小说也不例外。

干将、莫邪、雌雄剑、赤、刺客、三王墓这些,本来都是今日大别山一带的地形图,作者以这些地图为素材,通过一个离奇的复仇故事主线,把这些素材串联在一起,从而形成了我们看到的神话传说。

三、素材来源

1、干将、莫邪

干,古代指箭,象形放在箭囊里的箭。“刑天舞干戚”“大动干戈”,其中的”干“指的都是箭。

来看古文字“干”

这个“干”字,最上面象形箭的尾翼,最下面象形箭头,中间的一横象形箭囊。

在大别山东北角,北到安徽省舒城县南港镇、南到安徽省卅铺镇、东到安徽省庐江县万山镇、西到安徽省舒城县阙店乡,期间的地形,从东到西分别象形“莫”、“邪”、“干”、“将”四部分,其中”干“的部分象一支箭,其他三部分象古代文字,两两组合,故名“莫邪”“干将”。

2、雌雄双剑

雌雄剑,又叫子母剑,由两把剑组成,其中一把剑是空心的,叫做“雌剑”或“母剑”,另一把剑藏在空心的剑里面,叫做“雄剑“或”“子剑”。

其关系构造类似以下图片:

金庸的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中,霍青桐送给陈家洛一把剑,有两个剑鞘,其中第二层剑鞘开有刃口,一般人见了,自然以为便是剑刃,但是不知道剑内有剑。

在安徽省霍山县磨子潭水库附近,北到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毛坦厂镇、南到安徽省岳西县头陀镇、东到安徽省舒城县晓天镇、西到安徽省霍山县东西溪乡,其地形轮廓,颇像一把剑套剑、剑中有剑的“雌雄剑”,故名。

3、赤鼻

干将、莫邪的儿子,《列士传》和《孝子传》中叫做“赤鼻”,《搜神记》中叫做“赤”。

干将、莫邪的西边,大别山主体部分,北到河南省固始县方集镇、南到湖北省武穴市四望镇、东到安徽省桐城市吕亭镇、西到湖北省团风县淋山河镇,其间的地形,一部分象一个“赤”字,一部分象一个人鼻子,故名“赤鼻”。

《搜神记》中干将、莫邪的儿子叫做“赤”,当是取“赤鼻”的一部分作为素材。

而中国古代又被称为“赤县”,也是来源大别山主体地形。

4、眉间尺

在古代文献中,对于“赤”的样子,有的记载为“眉间三寸”,有的记载为“眉间尺”,反正就是“赤”两眉之间距离很宽。

在“赤鼻”的最北边,即“赤’字的头部,河南省固始县方集镇和安徽省金寨县铁冲乡之间,其地形轮廓颇像一张人脸,这张脸有一个特点,两条上挑的眉毛之间距离很宽,这就是”眉间三寸“”眉间尺“的由来。

5、刺客和三王墓

眉间尺的复仇计划,最终是由刺客来完成的,最后三颗人头混在一起被埋掉,称为“三王墓”。那么这些素材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原来,在雌雄剑的东边,安徽省舒城县五显镇附近,有地形轮廓颇像一个手拿武器、在进行刺杀动作的人,是为“刺客”原型。

在刺客的右边,其地形轮廓颇像一个墓碑;在墓碑的右边,其地形轮廓颇像三个形态各异的人头,是为“三王墓”的原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