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泥 瓮

泥   瓮

李天鸿||江苏

收完秋,望着家中满尖尖的粮囤,思绪不免想起昔日农村的泥瓮——

所谓泥瓮,顾名思议,就是用泥巴做成的瓮子。圆口圆肚,当然也有扁口扁肚的。口径通常为二三十公分,高度为一百二十公分左右。此物是大呼隆时,苏北一带的农家用来盛粮食的(每只能装大约180斤粮),既防潮又防鼠。那时候,几户家家都有这种土家伙,小户人家五六只,大户人家十来只。农民辛苦劳碌了一年,从集体分来的粮食用这几只土瓮就可装下了;更多的时候是不够此土瓮盛,几只泥瓮往往要空一半。

泥瓮不满就意味着人的肚皮就会不饱,挨冻的日子不好过,挨饿的日子更不好过。那时候,大人小孩想得最多的:就是吃、怎么吃饱?至于怎么能吃好,大多还不去想,也不敢想!有得吃,能吃饱是最重要的,比什么都强。只要家中有粮,个个泥瓮装得满满的,那你在村里就是富户,腰杆挺得就比别人直,说话底气就比别人足,放屁就比别人响。

那时候,女孩子找对象,一般不太挑人,只看家,看家不看钱多少,而看粮多少(计划经济年代,钱有时买不来粮,买粮还须有粮票),只要家中粮多、个个泥瓮满满的就中。

当年,我曾亲耳听说过一户人家,由于人口多,劳动力少,从生产队分来的粮食多年来一直装不满那几只泥瓮,条件始终不如别人,日子总是半饥半饱,为此,这户人家的大儿子过26岁了也未能找着对象。团转附近有女儿的人家都知道这户人家的光景,谁也不愿意把闺女往这穷窝里送!后来,有热心人帮这家大儿介绍了距此六十里外邻县一个女孩,女孩来家相亲时,原本厚道本份的庄户人,不得也,为了掩盖粮少,显示粮多,就事先将空泥瓮里面全部塞进麦秸康,上面拿少许的粮食盖住头。女方一见男家个个泥瓮满满的,自然欢喜不已,没得话说。就在两家准备商议结婚事仪事,却有好事者告发了这家的弄虚作假行为,亲事就此告吹。这户人家气不过,找到那个告密者,大打出手,差点闹出人命……

如此令人心酸的事,直到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后才不再发生。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们从土地里打下的粮食开始增多。起初,那几只泥瓮尚能勉强应付,渐渐地就积不可容、再也盛纳不下了。联产第三个年头,农民们盛粮食就首次改用踅子(即窄而长的粗席,可以围起来囤粮食)囤了。――这可是开天辟地第一次,是祖祖辈辈多少代人做梦都不曾梦到过的奇迹。仅此一点,农民们就由衷地称赞党中央英明,邓小平同志伟大!

踅子走进农家,泥瓮一下子靠了边站。就象世上所有落伍的东西遭遇一样,忽一日,庄稼汉们在发现其既丑陋、又嫌其占地方后,纷纷动手将其一一逐出家门,举锤而毙之!

现如今,你若再走进农家,就很难见到这种土物件了。它不仅从这个世间消失掉,同时也从更多的庄稼汉们的心目中消失掉。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李天鸿,江苏人。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主       编:冬   歌

执行主编:蔡泗明

责任编辑:吴秀明

邮箱183074113@qq.com

征 稿

征稿要求:散文、杂文、小说、诗歌等,一般在四千字以内。必须原创,必须首发,欢迎自带插图和配乐,15天内未收到用稿信息的可转投其它自媒体。文责自负。

稿件请用word附件形式发至:183074113@qq.com,并注明姓名、笔名、微信号、作者简介及照片。从即日起,给作者发放稿酬,文章刊出一周后通过微信发放,请加主编微信hyd196711。稿费全部来自赞赏,20元以上(含)的80%发给作者本人,其余留为平台维护。七天内阅读量超过一千的,另奖励20元;超过两千的奖励50元。

原创作品在本公众号刊发后,视为作者自动授权,本公众号有权择优稿件汇集公开出版。其他网络平台转载本公众号作品,需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

(0)

相关推荐

  • 人鼠大战

    〓 第 1497 期 〓 文|卢永安   编辑|王成海  鼠:俗名耗子,十二生肖各列首位,四害之冠,为祸多年,难以根除. 老鼠自身携带病菌,传染疾病,鼠疫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又叫黑死病,曾经夺去了多少人 ...

  • 串场人家(二十三)

    串场人家(二十三)  作  者:乔 永 星 图  片:选自网络   开门六件事,油盐酱醋柴米.后被城里人加上了茶.成了七件事.生活水平提高,茶成了普通人家生活之必需,且成了茶文化.据说茶为生活之必需, ...

  • 背粮(散文)//马腾驰

    背                 粮(散文) ·马腾驰 民国时期,关中平原上的老家大张寨,多年粮食短缺,每年到了冬上,各家各户的青壮年劳力,不得不外出搞粮. 当时,外出搞粮,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南山秦 ...

  • 【潘鸣散文】农 事 启 蒙

    农 事 启 蒙 文/潘鸣 那个年代,城乡泾渭分明,差异深如鸿沟. 而我和我们家却偏巧处于两者之间的"模糊地带"此话怎讲?这样描述就清楚了:我父母是公办教师,我们一家六口人(含四兄妹)的身份因 ...

  • 散文|请欣赏老鬼洒落在一亩三分地上的希望与温情

    [大麦荐读] 作者简介 ★老鬼,老中医. 一亩三分地 在城里前前后后生活了近二十年,每次做梦,梦到的却是农村的场景!我本不是一个时常想家的人,也不是一个对家乡牵肠挂肚般热爱的人,我没有那么浓的乡愁.从 ...

  • 今日小雪,农村俗语“小雪雨淋头,瓮里粮生虫”啥意思?

    今日小雪,送走了艳阳天,我们终于迎来了雨雪天气,据22日的天气预报预测,在今日陕西.甘肃.河南等地有可能会出现雨雪天气,这主要是东北的冷空气向西北方向转移了,东北的暴雪感觉还是在昨日,今天就到了西北地 ...

  • 【西散原创】庞祥艺作品 | 幸福的味道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那天,我在田埂上散步,身边全是金灿灿的 ...

  •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玉荷丨散文/退休的大瓮

    作者简介 玉荷,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曾在<人民文学><清明><时代文学><山东文学><安徽文学><湖南文学><北方 ...

  • [林兆明作品]良才芋•粮齐芋

    在我上山下乡的农场附近有一个小村子叫良才村,它是龙海市角美镇铺透村的一个自然村.说起良才村,那是远近闻名,为什么呢?一是它的独特的地理位置,二是村里出产的一种土特产.     良才村是龙海市与长泰县交 ...

  • 小品文:磨 面

    [悠悠往事] 磨 面 以前,人们磨面用的石磨,白鹿塬上人俗称磨子,磨面就叫"上磨子".磨子分为三部分,下边是磨台,中间是磨盘,上边是两页磨扇,靠上下磨扇的棱槽磨擦,把粮念磨成碎末. ...

  • 【左邻右舍一百家】王延忠| 留在记忆里的老鼠粮

    哈哈 丝路新散文 siluxinsanwen 白 1 渭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 <左邻右舍一百家>自序 这是一些遥远而又亲近的故事,它就发生在我的身边,故事就长在我的心里. 在那贫困而又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