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关隘说(一)——潼关与函谷关位置变迁和战略考量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元代文人张养浩曾经在路过潼关的时候,写下了这篇千古名篇,“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直接点明了潼关两边陡峭挺拔,潼关易守难攻的特点说。秦汉以后的潼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成为了历来兵家必争之地,谁攻下了潼关谁就夺得了天下,但是而在秦汉之前,却有一关隘跟潼关同样重要的地位,它就是函谷关。随着时代的变迁,秦汉以后,函谷关便被潼关取代了,这其中又有着怎样的战略考量和社会变迁呢?

先秦第一大关——函谷关

说起函谷关,就不得不说到函谷道,函谷道传统上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广义上的函谷道,指的是从函谷关到潼关之间长达一百四十里的道路,这条道路并不是一直狭小,事实上,它虽然非常险峻,倒也没有到“深险如函”的地步,中间也有好几个突破口,可以离开这条函谷道而转入他途。而真正的“函谷”,是指的狭义上的函谷道,这条道路长度仅仅十五里,它其实就是在稠桑塬上的一条裂缝。

稠桑塬是典型的黄土高原上的塬的地形,顶部平坦如原,但高度十分高,四周峭壁陡立,黄河从稠桑塬北面流过,紧贴着塬壁,所以东来的行人要进入关中,没有其他道路可以走,只能从这条裂缝通过。

▲函谷关

这条裂缝中,绝岸壁立,宽不过数米,当时有人形容函谷关“车不能方轨,马不能并鞍”。古人形容函谷关之险要,往往用“丸泥可塞”来形容其险要位置,其实这一点都不夸张。函谷关就位于这条裂缝的开口处,也就是今天河南灵宝县的王垛村。

在稠桑塬的东面,也就是函谷关的关前,就是弘农河,提起这条河,很多人可能都不了解,但它有条支流却是十分有名,叫做“断密涧”,就是李密被唐军射杀之处,今天的弘农河水量很小,但在古代却十分湍急并且流量大,因此弘农河也就成了函谷关天然的护城河,敌人要进攻函谷关,就必须先渡过弘农河,而渡过河之后,由于弘农河紧贴着稠桑塬东侧而流,河岸和关城之间只有一条狭小的窄路,无论敌人有多少兵马也无法摆开,只能从这条小道路过。这样就给函谷关又有了两个天然屏障。

▲函谷关遗址

今天,由于水土流失函谷已经基本湮没,没有当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霸气样子。但依旧还有遗迹可寻。在今天河南灵宝县的王垛村,有一条沟壑,长约七里,深有近十七米,这便是历史上那条纵贯东西函谷的大沟,而王垛村所在就是当年的函谷关位置。

今天的稠桑原上道路纵横,毫无天险可言。而在古代则不是这样,古代的稠桑原上都是森林。而这也正是“稠桑塬”名字的由来,上面的桑树十分稠密。其实陕西山西一带,先秦时候都是森林茂密,水草丰美。并不单单只是稠桑原上森林密布,从崤山到潼津,古代称作“桃林之塞”,又叫“松柏之塞”。这一百多里路,到处都是茂密的树木,禽鸟相飞的场景。

春秋时晋国曾派人驻守桃林之塞,以遏制秦国东进。驻守的地方就是后来的函谷关。正是由于塬上森林密布,人不得通行,只能在塬体中的一条裂缝中行走。所以只要扼守住这条裂缝,就能断绝东西交通。而如今只留下这么窄小的一条沟壑,自然是千百年来人类活动,战争不断,又缺少维护塌方淤积的结果。

▲先秦函谷关模型

函谷关地位的变化,被潼关超越

在汉武帝年间,为了扩大关中领地,汉武帝把函谷关向东挪动了三百多里,挪到了新安。汉武帝下令在新安重建了一座关隘,并命名为函谷关,把原有的老关城毁弃,在其上发展出了弘农县。这样,从汉武帝开始,函谷关就不再是战国、秦朝时说的函谷关了,而是新安县的新函谷关。

但是新安的函谷新关形胜远不如故关,在战略上的意义大大降低,因为不是兵家必争之地了,也就并没有发生重大战役。各朝战将也并不会去争夺函谷新关。比如赤眉军攻入关中,就是兵分两路,绕过了函谷新关,会师于弘农县(也就是函谷故关,即秦函谷关)。由于弘农没有防御,因此得以轻松进入关中,所以新关的知名度远远小于故关。正因为新关在军事战略上不能完全取代故关,所以新关虽设,但故关的战略任务仍然存在,只不过是由弘农县来承担罢了。

▲函谷关所在位置

函谷故关的天险实际上依赖于两点:一是黄河紧贴着稠桑原北壁而走,无道可走。二是稠桑原上森林密布,同样无道可走。

但这两点都是又非常容易受到自然或者人为的影响。稠桑原是典型的黄土高原的地形,黄土高原的重要特性就是土质疏松,非常容易流失,特别是在黄河流水作用下,河流的下切现象十分明显。刚开始时,黄河还是紧贴着稠桑原,但随着时间不断流逝,河流不断冲刷,河道则不断下切,黄河水位也随之不断降低,原来紧贴着原体的河道就会裸露出来,形成河滩。

而这河滩一旦形成,函谷关的天险就将不复存在,因为人们开始可以通过河滩通行。河滩的这条新路,在东汉末年就已经形成了,曹操征伐关中,因嫌函谷险恶,于是命令许褚于故关以北十里处凿建新路,并在那里建立了关城,史称“魏函谷关”。魏函谷关这条道,就是在黄河裸露出的河滩上形成的。

随着新路的开辟,函谷故关的战略重要性基本丧失。汉代弘农县城在函谷故关的关址之上(即今王垛村),但隋朝时已经将县城移往黄河边,而目的也就是为了封锁河滩上的那条新大路。从此之后,县城就一直在黄河边上,直到解放后,由于修建三门峡水库,才将灵宝县城向南迁移到今天的地方。

随着稠桑塬上森林的消失,使得函谷关的天险不再。塬上森林是什么时候消失的,现在已经无从考证,而后来弘农河水也日渐变小。由于稠桑塬塬体被河水不断下切,自己并不陡峭了,行人们便轻松的选取河道的魏函谷关,或者爬上塬体通过这座高台,秦函谷关的所依靠双重天险优势荡然无存!魏函谷关再也不能和秦函谷关互相搭配地构成完整的防线了。

而关中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地区,这个时候亟待一个新的关隘来代替函谷关。于是东汉末年曹操便在西边的黄河拐弯处的南岸险要之地修建了新的关隘——潼关。潼关从此代替了函谷关,函谷关渐渐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退出了金戈铁马的历史舞台!潼关位于名为麟趾塬的黄土塬体上,塬体长有七公里,宽有两公里,高六、七百米,由于两侧常年被水流冲刷,因此峭壁陡立,非常险峻。和函谷关所在的稠桑塬一样,麟趾塬也是顶面平坦,且从秦岭延伸下来直到黄河岸边。所不同的是,函谷关位于稠桑塬之中,而潼关则位于海波五百五十米的麟趾塬之上。

天下第一关——“潼关”

在我国古代军事史上,有“十大名关”的说法。分别是“山海关、潼关、嘉峪关、居庸关、友谊关、雁门关、紫荆关、剑门关、娘子关、武胜关。”这十大名关在中国军事史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关”基本都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在历代战争中都发挥了御敌防患,保民防灾的重要作用。

其中山海关和潼关并称为“天下第一关”,山海关位于今天河北秦皇岛东北十五千米处,扼守华北进入东北的咽喉,同时也是万里长城的起点。山海关在中国历史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潼关出现在中国历史上的频率是最高的,由于陕西河南一带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陕西和河南两省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西安和洛阳两地更是长期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首都的角色,而潼关扼守在西安和洛阳中间,是陕西等西部地区前往中原的交通要道,可见,无论是从东方攻入西方,还是从西方攻入东方,得到了潼关,那就相当于基本占领了首都。但是在不同时代,由于政治格局的变化,潼关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削弱。

潼关最早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是在东汉末年,曹操讨伐马超的战争。

潼关的位置位于麟趾原的黄土塬体之上,和函谷关所在的稠桑塬一样,麟趾塬也是光滑平坦的土塬,且从秦岭延伸下来直到黄河岸边。所不同的是,函谷关位于稠桑原之中,而潼关则位于海波五百五米的麟趾塬之上。麟趾塬两边都是深沟,一边是远望沟,一边是禁沟。两沟中的水流冲击,使得两沟壁如刀削。

唐朝末年,黄巢起义攻潼关,就是派偏师绕过唐潼关自禁沟北上,绕到唐潼关背面,两面夹击,从而攻破的。唐军之所以疏忽了对禁沟的防守,就是因为这条沟平时禁止通行,从而形成的思维定式,忘记了这里可以通行。

明朝闯王李自成攻潼关,也是自潼关南面绕道至关后,两面夹击从而破关,但他进攻方向却不是走禁沟,而走的是南山的山麓。因为明朝时禁沟是一条重要道路,当时候明朝政府不可能不重兵防守。因此,潼关北依黄河,南靠秦岭,东有黄巷坂之险阻,西有禁沟之天堑,自然也就成了天下雄关,关中门户。

▲潼关

潼关一共有四道防御门户,第一门户便是金斗关,过了金斗关以后,就是一段狭窄的路,这条路被称作为黄巷坂,想上麟趾塬必须通过黄巷坂,黄巷坂南面紧靠黄土高原,北面和黄河之间有一高地隆起,形成了南依高原,北临绝涧的形势,中间唯有一孔道,宽仅数米,仅容的下单车,十分狭窄。人们亦称之为“五里暗门”,这就是潼关的第三道防线,“五里”言其长度,“暗门”形容其险峻。因为道路奇险,所以非常适合伏兵。

而过了五里暗门就来到了潼关的前面,千万不要以为你就已经攻破了潼关,在潼关的后面还有一个防御门户,也就是前面提到的“禁沟”。禁沟南北长约十五公里,北与潼河交汇,南与秦岭交汇。禁沟由于长期的雨水冲刷,十分险峻,形成了一条宽三十米的坡道,成为潼关城后路的军事要道。由于禁沟可以直通秦岭,并且直达武关,倘若敌军从武关方向来,这要就能饶过潼关直达关中,所以禁沟是潼关防守的重中之重,一旦夺得禁沟,潼关则不攻自破。

隋朝时,由于雨水的冲刷,在汉潼关以南四公里处,被冲刷出了一条新道,这条道上达禁沟,下抵塬体,可以直取潼关,为了控制这条道路,隋朝在该处重新建立了“新潼关”,原来的潼关被叫做“潼关北城”,新建的叫“潼关南城”。

▲各时代潼关位置变化图

唐朝武则天时代,潼关两城都受到了雨水的不断冲刷,黄河的下切,导致原先的河床裸露,经过潼关不再需要从麟趾塬上通过,而是可以从旁边的河床穿过,麟趾塬上的汉潼关就成为了摆设。所以就必须将潼关挪位置了,唐朝政府就将潼关从塬上移到了河滩,新修建的唐潼关位于黄河河谷南侧一个形成不久且海波在四百米左右的低台地(麒麟山高阜)上,南距汉潼关约两公里,同时原来经汉潼关走禁沟的旧路也不废而废了。

先秦为何设函谷关,而不设潼关

在战国时代,潼关所在位置已经是秦国领土,那为什么秦人要设立函谷关,而不设潼关呢?一是秦人设函谷关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御敌于国门之外,既然在函谷关有非常险要的地形,那就没有必要退缩一百余里了。二是从地形上讲,函谷关有一个非常优越的地方,就是它永远只面向一个方向的敌人,敌人永远只能从东面来,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三是如果函谷关被敌人占领,就会堵住秦国东出的道路,事实上函谷关以前也是长期被晋国(后来是魏国)占领,秦人长期只能龟缩在关中平原。

潼关在地形险要方面不如函谷关(秦汉时期),敌人可以从禁沟来(如黄巢),可以从秦岭南麓而来(如李自成),也可以从北面蒲津渡来(曹操打马超)。从这个意义上讲,函谷关(秦汉时期)的地形是要优于潼关的的,但它的优点是不必依赖于森林作为自己的防护;而且离关中平原距离很近,后勤补给特别方便。如果黄河下切产生了新的道路,对于潼关来说只需要移动关城就可以继续镇守要津,作关中门户。

藤树先生说:

随着历史的变迁,不仅仅是函谷关和潼关,即使其他九大著名关隘的地理位置也已经有了很大改变,在今天如此发达的科技之下,关隘已经显得十分脆弱。但是从史书中,我们已经不难发现古人智慧,函谷关和潼关地理位置的变换,可以看出随着自然条件的改变,古人的军事智慧也在不断进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