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国际传播的历史与现状

  提升我国国家语言能力,促进汉语国际推广,加强中外语言互通,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得以顺利推行的根本性举措。而《红楼梦》的多语种移译及其国际性传播,则是以之为载体向世界各民族推广汉语,推动中国文化要素同世界各国文化之间有效交融的一砧试金石。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百科全书,五千年悠悠岁月积淀下来的中国文化精髓在其中得到荟萃和展示。如果说以《红楼梦》奠基的专题性红学已有百年兴衰,那么,《红楼梦》的国际传播历史却长达170多年,远远超过了红学本身的历史。据不完全统计,在这段漫长的海外辐射过程中,《红楼梦》在全球目前已有超过150种语言的不同篇幅译本,其中有近40个120回全译本分布于20多种语言中。而英、日、俄、德、法等通用语种不仅哺育出篇幅不一的众多译本,而且还有霍克思、闵福德、松枝茂夫、伊藤漱平、孟列夫、波兹涅耶娃、史华慈等不少享誉学界的母语研究者从多个视角开展红学研究。这些研究不像国内红学界那样仅仅局限于中文文本的繁复解读和作者家世的琐细考订,而是将释读的眼光更多置于异域读者的理解以及文本旅行的汉学轨迹之中。事实上,《红楼梦》通过文字叙述展现出来的文化魅力和文化底蕴,也许只有对多种通用语种译本进行更为深入的考察和研究,才能有效地承载起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重任。

  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以刻画人物性格来揭示其命运,字里行间的情感描述细腻动人。作者笔下的悲剧意识显著流露,全书又充满了人本主义的进步思想和象征主义的独特意蕴,这些人类社会普遍推崇的良知灼见,就是该作品通过跨语际的语码转换能够感染不同文化背景读者的优势之所在。在这种跨语际的共鸣心态作用下,中国文化就能更加融洽地同世界各国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意识相互接榫,从而更加方便地实现中外经贸往来和人员流通。

  毋庸讳言,从传统小说的艺术手法来看,《红楼梦》的人物关系复杂而情节冲突缓慢,经过异域民族语言的过滤,委实难以通过扣人心弦的情节发展来博取读者的眼球。然而《红楼梦》本身不仅仅是一部文艺作品,更是蕴含了传统中国各种文化元素的聚宝盆,举凡美食、佳酿、良药、丽服、彩饰、珍玩、华居、优游、虔信的种种内容,都在这部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换一个视角,现代的异域读者可以抛却小说情节的干扰,撷取其中不同的文化展示片段加以细读,从而有效领会《红楼梦》中包蕴的中国优秀文化元素的不同侧面。这样的阅读要求,也给各种语言的译者提出了深刻领会中国文化、灵活运用译语技巧加以传神表达的较高要求——这又不啻中外文化交融的一种深化模式。

  还要看到的一点是,《红楼梦》本身就是一部优秀的白话文艺作品。19世纪来华的不少传教士和外交官,大都选择此书作为官话口语的训练教材;而早期的《红楼梦》译者几乎都是出于汉语学习的目的移译此书。1987年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将小说中的大量人物对白加以直接搬用,在小说问世200多年后的当代华人社会中仍然脍炙人口。这些历史经验表明,《红楼梦》在汉语国际推广的道路上自有其举足轻重的价值。基于此,我们欣喜地发现,在世界各国负责汉语国际推广具体工作的孔子学院,既有引入《红楼梦》多种演绎形式促进汉语学习、传播中国文化的实践,也有依托中国国家汉办“孔子新汉学计划”的支持,奖掖《红楼梦》译者(如保加利亚)、资助出版《红楼梦》译本(如以色列)的举措,更有节选甚至改编《红楼梦》已有译本投入异域汉语教学(如捷克)的方法——而这些做法,则又是《红楼梦》国际传播置身于中国文化“走出去”系列举措中熠熠生辉的鲜活实例,值得我们思考。

  中外文化交流,从根本上说是彼此深层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的融合,而绝不是仅限于浅层的物资交易和人员流动。《红楼梦》诞生于晚近时期的古代中国,其中蕴含着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也是属于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提高《红楼梦》的传播质量,让西方世界完整了解《红楼梦》,更加客观真实地观照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内心世界和哲思传统,是以《红楼梦》为代表的中国优秀经典作品“走出去”的意义所在。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编辑:王怡婷)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