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家长:孩子的成长路上,需要这4种“老师”!
为人父母,总是希望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但孩子成长路上,要想少走弯路,需要有一些优秀的“老师”。
以下这4种“老师”,对孩子很重要!
以身作则的父母
钟南山院士的父亲钟世藩是我国著名的儿科医学专家,也是一名值得敬佩的医学伟人。
钟南山回忆起父亲,说自己深受了父亲医学启蒙上的影响。
父亲为了研究乙型脑炎病毒,在没有科研经费的前提下,自掏腰包买了三四百只小白鼠,并且养在家里搞实验。
而每天帮着父亲喂养小白鼠的钟南山,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实验的每个步骤和论证,都要讲究实事求是。
正是父亲这种尽责的精神,让他在医学领域上,坚持以“实事求是”的原则搞科研。
日本教育家井深大认为,父母的言行是子女最好的教材,一流的父母造就一流的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父母那里学到的品质和处事态度等,对其一生的发展都会产生极大影响,所以父母要给孩子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父母在给孩子做榜样时,要注意把握以下这些原则:
◆在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要做到始终如一地严于律己。
◆想让孩子做到的事情,我们一定要先自己做到。
◆摒弃错误的言行举止,走好自己的每一步,和孩子一起成长。
教育孩子,就是做好榜样!父母以身作则,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示范。
管教严格的老师
电影《老师·好》里于谦饰演的苗老师,是一位让学生又爱又怕的老师。
为了纠正班风,苗老师对当时社会上的新潮东西,比如涂口红、烫发、看武侠小说等都一律封杀,严厉抵制,对学生毫不留情。
他极其注重班级的名誉,一切向“成绩”看齐。
甚至学生为了帮他找回遗失的自行车,没有按时上完晚自习,也要被他狠狠批一顿。
但是,电影的最后我们可以看到:
“小混混”变成了善良勇敢,正能量满满的好学生;
爱看武侠小说的孩子,多年后走上了讲台,拿起了教科书……
那个让学生又怕又恨的老师,改变了一群孩子的命运。
孩子的成长路上,离不开老师的管教。
有了管教,方知敬畏;有了敬畏,方知底线;有了底线,方知对错。
为了孩子,请家长配合老师:
◆当孩子被老师批评教育时,家长不要埋怨老师,要多些理解。
◆作为孩子的家长,平时在孩子面前要懂得维护老师的威信。
◆保持耐心跟老师进行充分沟通,共同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
老师对孩子严格管教,都是为了帮孩子走上正路,茁壮成长。
管孩子最严的老师,其实爱孩子最深!
真诚相待的朋友
心理学教授保罗施瓦兹提出了童年友谊对孩子的重要性,他说:
“友谊能锻炼人的社交技能,比如保持对他人的观点看法的敏感,学习说话规则等等。
其对孩子的学校表现也有很大的影响——助长或减少孩子的偏差行为。
比起朋友少的孩子,朋友多的孩子自尊心更强,更善于交际,对压力和环境转换的处理更自如,被同龄人排斥的可能性也小。”
友谊是朋友间的一种亲密感情,是人际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孩童时期良好的同伴关系,能使得孩子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有利于情绪的社会化,有利于培养对环境积极探索的精神。
朋友对于孩子的影响力,不容我们忽视。然而俗话说得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作为父母,一定要告诉自己的孩子,交朋友前,一定要先识人,而这三种朋友,千万不能交:
◆斤斤计较、情绪不稳定的人不能交。
◆没有共同的兴趣与价值观的人不能交。
◆不讲规则、爱撒谎、不承担责任的人不能交。
比尔盖茨说过:有时决定你一生命运的,在于你结交了什么样的朋友。
真的,对于孩子来说,他每一个阶段的变化和自己的朋友们都有关系。
坚持努力的自己
北大才女刘媛媛曾说了这样一段话:
那些勤奋努力,不屈服于命运的人,你就是给他一个路边摊,他也能开成全国的连锁店。
所以我们不能一失败就埋怨出身,甚至埋怨自己的父母不如别人的父母。
刘媛媛出生在农村,家境不富裕,父母没啥文化,顶上还有2个哥哥。
她12岁开始外出求学,每次去学校先骑车到镇上,然后坐汽车到市里,再搭公交车到学校。
15岁那年,她上了高中,成绩却差得一塌糊涂。
然而面对这一切,她坚定地说:“我要考北大。”
因为家里穷,请家教是天方夜谭,她只能靠自己。
早晨高效背英语,上午放学后背历史,午饭期间的碎片时间记单词,睡前闭眼复习课堂知识半小时,想不出来就不许睡……
就这样,她凭着自己的坚持与努力,最后成了年级第一,考上了北大。
人生最好的老师,其实是自己。想要获得成功,都需要靠自己日积月累的付出。
家长要告诉孩子:越努力越幸运,人生路靠自己才最踏实。
◆告诫孩子做好学生本分,牢记职责使命,不忘学习初心。
◆劝导孩子好好努力学习,不抱怨学习苦,学会坚持努力。
◆引导孩子做到脚踏实地,认真自律学习,相信自己能行。
请坚信,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你明天想要的生活和成就,源于你今天的今天的努力和进取。
-作者-
本文首发“育才家园”(ID:edu683)。育才家园专注于 4~18岁儿童及青少年的科学教育,是老师、父母、学生的好伙伴!
*注:文章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