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字:秋“愁”于心
秋分已过,昼夜平分。已无夏夜躁短,迎将冬夜绵长。春是暖熙、夏是热艳、冬是寒冻。或许古人,感怀秋里花果凋落,哀伤秋里草木颓败,悲凉场景而心生感伤,这便是“愁”吧!也或许如此,古人将心扉的苦闷、躁动、忧虑……都归结于“秋”的意像,因此,秋“愁”于心。“愁”便有了缘于对未解事务的担虑、烦闷之意。
古人“愁”何而来?最实在的,首当温饱便回到“秋”上。
现代汉字“秋”由“禾、火”构成。“禾”古意“谷物”,后意为庄稼。与“禾”为部首相搭的字,便与庄稼有着直接的关联。甲骨中“禾”的形象是:“上撇”为成熟的谷物,厚重而屈低。下“木”分别为叶子与根部。婉如一棵稻穗熟透的水稻曲身下垂的形象。
但有趣的是甲骨中“秋”却是上下结构,上部为“蟋蟀”的模样,下部是火,仿佛火烧虫子。农民秋收完毕,便为再次播种预备,收割后的秸秆被用来养土、除草、去害,甚至充当生畜饲料。火烧秸秆不仅烧掉剩余无用的秸秆,而且烧死秸秆中的虫卵、驱赶藏匿其间的害虫。人们常以异同的事物来标示四季。青蛙意味着春暖花开,鸣蝉告示着炎夏炙烤,而古人将“蟋蟀秋吟”当成了秋的低喃,是秋的象征。
而人们在“秋”下增添了心部,意寓着人们不仅充满着对秋收的喜悦,又充斥着对来年收成的忧虑。创字之初,或许就是担忧年后自己的肚囊是否有着落。这愁苦是生计的呐喊,是整个部族发展的最原始的欲望。
逐渐,“愁”被赋于更深远的意蕴,常将“秋”与家国联系。
唐张籍的乡愁诗《秋思》秋风起,作者以家书表达自己对家深沉的眷恋。“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元曲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更是以一曲漂泊在外的游子思念家人、感伤游离在外的苦楚而被誉为“秋思之祖”。“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余光中的乡愁诗《乡愁》则直接将家国与愁闷相连,将只海峡一水之隔的台湾与大陆用文字深深的牵握一起。近在咫尺,却相望如海。“……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
秋“愁”于心。或许,更多……不仅是心,还有那全身的眼,都望着你我,远的是云,近的却是心。
(本文由侯清海/孤独一刀原创,如有转发请注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