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金文中旧释所谓“酒”的“祼”字
金文中有一个常见字,字形如下:
此字现在一般大家隶定为“
”,见于以下金文:
马鼎:戊寅,王口(曰):
,易(锡)贝。
叔虞方鼎:隹(唯)十又亖(四)月,王
,大
,
(祷)才(在)成周,咸
(祷)。
尊:
作父乙尊彝。
麦尊:王令辟井(邢)侯出坏(坯),侯于井(邢),雩若二月侯见于宗周,亡尤,
(会)王
京,
祀,雩若翌日,才(在)璧(辟)雍,王乘于舟,为大豊(礼),王射大龏(鸿)禽。
繁卣:唯九月初吉癸丑,公
祀,越旬又一日辛亥,公啻(禘)
辛公祀,衣(卒)事亡尤,公蔑緐(繁)历。
棘
鼎:隹(唯)王初
(祷)于成周,乙亥,王
祀才(在)北宗,易(锡)棘
贝十朋。
簋:
作父丁尊彝。
“
”字不是“酒”,很多学者已经指出来了,甲骨金文中的“酒”,写作“酉”[1]。叔虞方鼎铭文“隹(唯)十又亖(四)月,王
,大
,
(祷)才(在)成周,咸
(祷)”王连续举行了
-
-
这三种祭祀,这三种祭祀都见于甲骨文,如:
戊午卜,宾贞:
,
年于岳、河、夔。《合》10076
其
年,唯祖丁
,王受佑?大吉。《合集》2406[2]
麦尊铭文“王令辟井(邢)侯出坏(坯),侯于井(邢),雩若二月侯见于宗周,亡尤,
(会)王
京,
祀,雩若翌日,才(在)璧(辟)雍,王乘于舟,为大豊(礼),王射大龏(鸿)禽”讲的是井(邢)侯来宗周朝见王,王在
京举行飨醴,
祀。可以和鄂侯驭方鼎铭文“王南征,伐角、僪(遹),唯还自征,才(在)坏(坯),噩(鄂)侯驭方内(纳)醴于王,乃祼之,驭方侑王,王休偃,乃射,驭方佮王射”比较,都是讲的朝见-宴飨-祼-射,所以我们认为麦尊铭文中的“
祀”就相当于鄂侯驭方鼎铭文中的“乃祼之”
就是祼。朝礼,飨礼要举行祼,周聪俊先生在《祼礼考辨》一书中曾有专门的考证,大家可以参看[3]。
繁卣铭文“唯九月初吉癸丑,公
祀,越旬又一日辛亥,公啻(禘)
辛公祀,衣(卒)事亡尤,公蔑緐(繁)历”,举行了两次
,第二次是先举行啻(禘),再举行
,可以和以下金文比较:
小盂鼎:不(丕)祼,□□用牲啻(禘)周王、珷(武)王、成王,□□卜有臧,王祼,祼述,赞邦宾,王乎(呼)□□□令盂以曲入。
鲜簋:王才(在)
京,啻(禘)于昭王,鲜蔑历,祼,王赏祼玉三品。
《论语·八佾》: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从小盂鼎、鲜簋、《论语·八佾》中我们看到啻(禘)后面接着举行的就是祼,所以我们认为繁卣铭文“公啻(禘)
辛公祀”中的“
”当考释为“祼”字。
在《谈谈甲骨文中旧释所谓“酒”的“祼”字》一文中,我们已经把甲骨文中的“
”字,考释为“祼”字了[4]。下面看看一版著名的甲骨:
这版甲骨引自《殷契粹编》第112片,上中两片由王国维先生缀合,最下面一片由董作宾先生加缀,最近林宏明先生又加缀了一片[5]。这版甲骨对于研究商王的世系有非常大的作用,纠正了《史记·殷本纪》商王世系的一些错误,这是了解甲骨文的朋友都知道的常识。这也是一版历组卜辞,我们主要讨论前一句,“乙未
品上甲十……”
,我们上面已经考释为“祼”,
学者们一般释为“系”,认为是祭名,品,李学勤先生认为是祀品[6]与此相同的辞例也见于其它历组卜辞,如:
乙卯卜,[弓弓]登,丁卯
品。《合》34525
乙卯卜,来丁卯
品。《合》35526
字,我们考释为“祼”,所以“乙未祼系品上甲十……”我们认为当是用祼这种方式来祭祀祖先,祼系品与鲜簋铭文“王才(在)
京,啻(禘)于昭王,鲜蔑历,祼,王赏祼玉三品”中的“祼玉三品”有关系,也就是举行祼时不但用鬯酒,还要用玉器,祼用玉很多学者已经做过考证[7]。杨州先生认为鲜簋铭文中的“祼玉三品”指的是圭瓒,璋瓒,璜瓒,这三种举行祼礼时所用的玉器(瓒)[8]。
综上,我们把本文的观点概括一下,金文甲骨中的“
”我们认为就是“祼”字,卜辞中“乙未祼系品上甲十……”,指的是用玉对上甲等先公先王进行祼祭。
[1]王永昌:《甲骨文“
”字构形再思考》,《殷都学刊》2015年第4期。朱凤瀚:《论
祭》,《古文字研究》第24辑,中华书局,2002年,第87-94页。
[2]曹玮:《叔虞方鼎铭文中的祭祀礼》,《晋侯墓地出土青铜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第272-276页。
[3]周聪俊:《祼礼考辨》,文史哲出版社印行,1994年,第65-79页。
[4]付强:《谈谈甲骨文中旧释所谓“酒”的“祼”字》,《古文字强刊》2018年7月28日。
[5]林宏明:《从一条新缀的卜辞看历组卜辞的时代》,《古文字研究》第25辑,中华书局,2004年,第86-90页。
[6]李学勤:《一版新缀卜辞与商王世系》,《当代名家学术思想文库李学勤卷》,万卷出版公司,2010年,第99-108页。
[7]何景成:《试论裸礼的用玉制度》,《华夏考古》2013年第2期。
[8]杨州:《金文“品”及“祼玉三品”梳析》,《山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