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与恶趣味,投资者该如何捕捉新青年的口味? | 三声年度峰会
“寒冬可能是今天座位前十排的人遇到的问题,但是倒数第一排到十排的人没有寒冬。”戈壁天堂的陈乐说,年轻人没有寒冬,他们在把想象力变成现实。
整理 | 李萌嫡
年轻人的世界总是难以捉摸,他们不停的尝试新鲜事物,也引领着潮流的风向。在当下,抓住年轻人的需求点,做年轻人喜欢的文化产品,成为各行业和平台布局的重点。
新青年文化究竟该如何捕捉?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加持下,年轻人更渴望与内容产生连接与互动,智能化的品类带来的互动性将会造就新一代的娱乐工具,这也意味着将有更多的新机会产生,好的作品、好的产品依旧会受到期待。
在文化创意领域,年轻人的趣味正在改变,兴趣、新青年、恶趣味也可能会成为大市场,未来的运营策略也会走向更加细分。将青年文化融入互联网基因,从公司层面沉淀运营能力,在更大的娱乐领域进行更多的尝试,将成为投资者未来关注的重点。
12月14日,《三声》主办的“三生万物——2018第三届中国新文娱·新消费年度峰会”的新青年论坛上,互影科技创始人、CEO鹍鹏,工匠社创始人、CEO招俊健,戈壁天堂创始人、CEO陈乐,1CM领誉创始人、CEO周昊,Caster主理人石头,辰海资本合伙人王维玮等人对新青年以及新青年感兴趣的内容、产品、偶像形式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鹍鹏:互动内容满足了新青年想要跟其他用户产生新连接的诉求
互动影视的概念是观众决定剧情方向的影视内容。鹍鹏认为,有新场景、新载体,就会有新的内容形式发生。他观察发现,国内的年轻人喜欢在地铁、公交等移动场景下,用手机看综艺、电影、电视剧等内容,但本质上来说,这些内容都并非为这个载体而量身打造的。他认为在PC时代,网络内容是非常个人化的体验,移动端也应该有专属的内容。他补充说,年轻人渴望与内容产生互动和连接,互动性是新的机会。
鹍鹏分析,现在的趋势是影视尝试往游戏化的方向走,而游戏也尝试去讲影视化,所以两者最终汇集的重点是互动性的某种内容。他认为这种内容满足了青年用户想要与内容以及其他用户产生新连接的诉求。在鹍鹏看来,真正的互动影视是需要将互动叙事的概念发挥到极致,通过互动来加强叙事,而非给用户A或B两个选择。
在互动影视产业中,内容的表现需要技术支撑,技术则需要从零到一去搭建。鹍鹏认为,他们在做的不仅仅是把内容推向市场,从制作端来说,他们在做的是行业的基础设施。他继续解释说,互影科技与多家公司都有联合开发和出品互动影视的项目,他们在做的是帮助平台从传统线性的编辑工作中解放出来,包括内容的生产引擎,内容播出的工具,都可以依靠技术开发解决。
招俊健:智能化的东西,是属于新一代00后的产品
“人工智能”是科技发展带给人类的福利,招俊健专门从事格斗机器人和游戏机器人的研发,他认为这是一块非常独特的市场,这些微型机器人产品也是娱乐品。
招俊健认为,格斗竞技机器人来源于过去30年影视文化里机甲类的形象,比如《环太平洋》、变形金刚、大黄蜂、高达等一系列文化,他所做的是利用微电子机器人技术,把科幻电影的产品变成现实。他补充说,这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需要过硬的技术团队,不只是像根据人们生活需求设计出的扫地机器人,格斗机器人、游戏机器人都是利用想象力结合科技的产物。
招俊健热爱这个独特的品类,在资本市场下站在投资人和合伙人的角度,他认为这个品类也可以做到商业化变现。他认为微型机器人产品会造就新一代人新娱乐的工具,这种智能化的品类将会是属于新一代00后的产品。
“它在现实当中的互动性很高,我们采用了大量收费式或者免费式的体验。”招俊健认为,微型机器人产业有很好的前景,无论是消费品的环节,还是体验市场的环节,还是赛事IP化的环节,它都有超越乐高的优势,招俊健认为这个品类可以打造出一个超越乐高、超越孩子王过去传统品类的公司。
陈乐:兴趣、新青年、恶趣味也可能会成为大市场
“寒冬可能是今天座位前十排的人遇到的问题,但是倒数第一排到十排的人没有寒冬。”陈乐在谈到资本寒冬的“冷与不冷”时,讲到一个细节,在会场最后的导演组的同事熬了几个夜做灯光设计,把三声主KV做成了一个动态主KV。他认为这些年轻人没有寒冬,他们在把想象力变成现实。
陈乐认为在资本寒冬下,企业家们不妨多关注在文化创意产业前线奋斗的年轻人,他们在把想象力变成更重要的事情,他们才是行业的未来。在他看来,自己只是这个行业的代表而已。
陈乐对如何做好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中国的文创产业从业者应该有文化自信,让产品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滋生,把传统文化中最珍贵的部分,如《山海经》、京剧等文化形式,孵化成新的IP,并做到极致。
回归“新青年”的主题,陈乐说许多创业者都把爱好变成了生意和产业,这是文化极度自信的表现,他相信兴趣、新青年、恶趣味也可能会成为大市场,而且这个市场很热,不冷!
周昊:这届年轻人对偶像的期待正在改变
1CM是国内规模比较大的艺人孵化公司,周昊在论坛上分享了他近几个月最大的感触,“以前我们会把艺人去分成不同的类别,储备不同类别的人,培育他们,后来发现跟我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周昊发现年轻人对网络红人、对偶像的期待在改变。他举例说,两个没有正式出道的艺人在腾讯的超星级运动员节目中一夜爆火,但这并不在他们预料范围内。而在东方卫视的《下一站传奇》节目中,一个能唱会跳的全能女艺人却被骂的狗血淋头。
粉丝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偶像?周昊认为,现在年轻人的偶像并不一定要是全能的、完美的,在个性上有某些缺陷或不足的人也能获得大量粉丝。“有个艺人在节目中的投票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讲话慢吞吞,做事也慢半拍,形象更贴近普通人。”周昊总结说,“粉丝就是喜欢这样的人。”随着粉丝口味的变化,艺人经纪公司也都在调整战略,他认为未来的运营策略势必走向更加细分。
石头:文化需要沉淀,实现“文化底蕴+商业价值”的双丰收
跳街舞出身的石头分析,明年街舞可能会进入奥运会,他认为这是一件好事。街舞文化将会被普及,从小众领域变成更大众化的娱乐方式,甚至在相关政策方面得到扶植和帮助。
因此,石头试图将街舞接入青年文化的基因,从公司层面沉淀运营能力,在更大的娱乐领域进行更多的尝试,让街舞文化发挥出更大更好的作用,而不是盲目的将所擅长的东西变现。他认为在这个领域里比较好的例子是开心麻花,德云社,既能保全文化底蕴,又能够放大商业价值。
如何把商业化的概念和逻辑传递给艺术家,是内容创业者和运营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权衡商业价值和文化内容的博弈,或许在艺术家的视角里,就变成了运营者对商业的理解和对文化敬畏的态度。石头总结,找到比较靠谱的从业者,从保护文化和理解商业的结合点去输出,才能达到友好有效的沟通效果。
王维玮:用户的好奇心、情感、创造力需要被满足
辰海资本是一家关注新青年文化娱乐和消费领域的投资机构,王维玮也赞同把兴趣结合工作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但站在投资人的角度,他认为兴趣与投资需要区分开来,投资的最终目的是把行业扩大,实现商业效益的最大化,他说,“有一些文娱内容行业的事,我非常有兴趣,我愿意去消费和参与,但是不太适合投资。”
在文娱产业的商业化层面上,“文化内容”与“商业变现”存在一定程度的博弈关系,用王维玮的话说就是“自己跟自己打架”,他清晰的知道自己感兴趣的行业或产品,投资收益难以保证,作为一家投资企业的领路人,他认为自己“不能冲动”。
王维玮说自己有两重身份,既是投资人,也是消费者。如何将爱好与投资结合他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首先要搞清楚哪些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产品,哪些是他认为自己喜欢,并且会被大众喜欢且能够做大的产品。另外一点,在挑选标的性产品时要得大众的喜爱程度,下沉到粉丝用户群去了解市场的天花板在哪里。
王维玮认为好的内容是可以跨越年龄的,对他而言,先找到这些优质内容再来考虑商业化的可行性,才是正确的投资方式。他举例说,中国传统文化也会让人心动,比如第一次看张火丁的京剧《锁麟囊》,结束以后,不管是60后、70后、80后、90后,所有人冲到前台请他再唱,这个场面他只有在TFboys的粉丝见面会见到过。
©新商业情报NBT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爆料或寻求报道】加微信号:Hoffman3056
【商务合作】加微信号:sansheng_kefu
扫码观看年度峰会直播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