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曹雪芹笔下最偏爱的角色,精明志高,远嫁良人
贾探春,荣国府的三姑娘。是荣国府贾政与奴婢出身的赵姨娘所生的女儿,贾宝玉同父异母的妹妹。
林黛玉进贾府时也是探春的首次登场,借黛玉之口评探春: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林黛玉是多清高自傲的人啊,居然对年仅十一二岁的探春用见之忘俗的字眼来称赞。可见探春的气韵卓著。探春闺房布置也不似一般人的脂粉俗气。她素喜阔朗,房间通透,不曾隔断,房内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书案;案上有各种名人法帖,还有数十方宝砚,房内对联也是'烟霞闲骨骼,泉石野生涯'的清雅格调。探春年龄虽小但自内而外有种风华雅致的气派。
十二钗探春的判词中写到: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纵然是精明才干志向高远,怎奈何命运不济偏偏生在家道中落之时。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清明节于亲人在江边洒泪挥别,故乡从此只能在梦里遥望了。大观园众姐妹里,唯有探春志向高远生性好强又独具胸怀,可惜是赵姨娘庶出,使得她这辈子最大的悲哀就是出身与亲戚。
贾探春的生不逢时、有志难遂,与大多数不得志文人的迹遇很像,自然,与曹雪芹也很像。所以,曹雪芹在塑造人物时,对探春是偏爱的。他将探春生日定为三月三,那是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诞生的日子,后又称赞探春的书法造诣为红楼女儿之首,是诗书双全之人。为保全这个生不逢时却又才华卓著的探春,最终安排了一个远嫁的结局,使之跳出贾府这一方漩涡,避免后来遭受更大的痛苦。
林语堂曾说探春是他在红楼梦中最喜欢的角色,她生于不堪之境地,犹存壮志,不自卑亦不自弃,始终都在努力的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独立,要强!虽是女儿身却有着男儿心。在贾政外任学差之时,探春下帖邀请宝玉与众姐妹到秋霜斋,成立了大观园内第一个诗社。她写给贾宝玉的结诗社帖,全文不过两百余字,但文笔干净雅致,流利多彩,显示了极好的文学素养。其中有两处极体现探春不让须眉的气魄。一是对宝玉自称为'娣',后又说'让余脂粉',字里行间透露着想与男子争胜、想当脂粉英雄的魄力。
金紫万千能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因凤姐卧病,王夫人便令李纨与探春管家。刚开始大家都认为探春素日里最是和平恬淡,故而众人也都不怕她,自然就开始松懈了,竟然比先前更甚。可渐渐等事情过手,众人才知原来探春精细之处不输于凤姐。小小年纪,事无巨细,而且凤姐掌家之时由于不识字只是坐在那里外漏威严,如今探春识字看账本不在话下,精细的错误都能找出来。渐渐的下人们也就不敢糊弄差事了。管家之事才刚刚上手,赵姨娘就因兄弟赵国基去世讨要丧葬费之事来撒泼刁难。由于前几日宝玉的大丫鬟袭人的妈去世了,太太给了四十两以宽慰袭人。赵姨娘心中觉得自己作为姨太太竟不如袭人一个丫头光彩,脸上心里都很是过不去,于是就就地撒泼起来。贾探春自然要维护太太的亲信、宝玉的大丫环袭人。而且此事也没有坏规制,所以并没有取消袭人家眷的丧礼费。然后又与赵姨娘说理,说明此事并没有打压身为姨太太的赵姨娘,后又从凤姐、宝玉等有体面的人身上找几件利害事开例作法子,与众人作榜样。最终探春还是坚持原则,秉公决断,干脆利索地处理了亲舅舅赵国基丧事的份子钱之争。管家时的探春不似平日里温婉和顺,凭借胆量学识,竟比掌家多年的凤姐管理的还要好。在树立了威信后,探春便大刀阔斧的进行了改革,各处兴利除弊,得到了众人的称赞叹服。连凤姐知道她此番做派后都连叹叫好!
后来,因惑奸馋抄检大观园,凤姐带着婆子们四处抄检,到探春处时探春早就得了消息,便命人秉烛开门而侍。探春此时极有担当,不让抄检之人动自己丫头们的箱子,说可以搜自己的,但是搜丫头们的这却不能。探春心里也是无法理解,偌大的家族,居然听信了小人的谗言就自己抄检了起来。后又感叹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世家大族的败落也是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探春是个有大局观的人,看到如今贾家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免痛惜感慨。脂砚斋说,此探春远适之谶也。使此人不远去,将来事败,诸子孙不致流散也,悲哉伤哉!如果探春没有远嫁异地,即便不能够挽救贾府倾颓的局势,但也不至于落得子孙后代流亡散落的境地。
书中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时抽签作诗,探春抽得:日边红杏倚云载。众人戏谑探春日后必会嫁的贵婿,可成王妃。不久,探春就乘着一片孤帆冒雨迎风远嫁海疆,告别了亲情骨肉,自此两地分离各自报平安莫牵连。探春才干卓著,杀伐决断不让须眉,最终家世的衰落不得已远嫁他乡,尽管她也未能逃脱'把骨肉家园齐抛闪'的悲剧结局,可较大观园内的诸位姐们恐怕还是比较好的结局了。由于她早就感知到大厦将的未来,所以她对于此番结局并不显得特别沉痛,只是分别时,一再告知家人各自保平安。可见探春心胸之开阔。
家族事业凋敝,倾覆之下安有完卵?也许曹雪芹赋予她这番独立要强的气度使她在何处都有安身立命的本领,又将她送至一帆风雨路三千之外远离家中糟粕,可能就是对她最大的偏爱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