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一小官堪称商业奇才,留下的文明至今被沿用
作者:小熊
什么样的人生才称得上是快意?是现在红到发紫的李子柒还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归纳下来,快意的人生大概是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吧!
但是,在古代,有这么一位网红作家,以诗文著称于世,却也是美食界的杠把子,在束缚诸多的清朝,依然把日子过成了别人的终极梦想。
他就是清朝第一小资男——袁枚。
袁枚
康熙五十五年,袁枚出生在一个没落的书香门第,因父亲教子有方,“幼有异禀”的他从小便饱读诗书。
九岁才开始学诗做文,十岁却无师自通,袁枚对写诗非常有天分和热情,在十几岁的时候便才情横溢,自己也经常表达对书的喜爱:
《对书叹》记载:爱书如爱命。每过书肆中,两脚先立定。苦无买书钱,梦中犹买归。至今所摘记,多半儿时为。
早年开挂:年少金榜题名
雍正六年,闲着没事干的袁枚参加了乡试,和自己的老师一同中了秀才,这一年,袁枚12岁,老师42岁。
袁枚的早年简直可以用开挂来形容:9岁学文赋诗,12岁考上秀才,19岁被补为廪生(秀才经过岁考和科考两试成绩优秀者),23岁进士,金榜题名。
袁枚
天才总是有个有趣的灵魂,从小穷怕了,进入仕途也就只有一个理想:升官发财。只可惜命运喜欢捉弄人。26岁的时候,因为偏科“满文不及格”,就被贬到江宁做知县,眼看着7年过去了。
升官无望,发财也没戏,梦想把自己折腾到焦虑,袁枚经过慎重思考,找了个“丁忧侍母”的理由就辞职不干了。
真正的原因其实是不想过拍马屁的日子(清朝官场格外注重繁文缛节),想继续读书寻找自己的诗和远方:
《答陶观察问乞病书》:不过台参耳、迎送耳,为大官做奴耳...每过书肆,如渴骥见泉,身未往而心已赴,,一日不读书,如作负心事...
袁枚
经商天才:打造清版“农家乐”
辞官后,袁枚就想打造自己用300两银子买来的大园子。这个园子就是红楼梦大观园的原型,也是曹家被抄家才捡漏得来的。
现在一无所有,只有钱了,为了生活情趣,袁枚花了整整两年时间进行大力改造:
吾平地开池沼,起楼台,一造三改,所费无算。造屋不嫌小,开池不嫌多,屋小不遮山,池多不妨荷。奇峰怪石,重价购来,绿竹万竿,亲手栽植。器用则檀梨文梓、雕漆枪金;玩物则晋帖唐碑,商彝夏鼎……
因为一时过于自信,园子才搞到一半,7年积蓄就被挥霍干净了,无奈之下,他只能做回老本行再去攒点钱才行。
大概这样折腾了十年,园子终于建成了。
袁枚只做过几年小官,俸禄不高,也不是那种贪污枉法之人,不到40岁就提前下岗。那时官员离职后不能保留在位时的任何待遇,他怎么维护这个耗费巨大的园林呢?
著名才子,专业诗人的个人品牌他早就有了,也就顺手经营了卖诗文,卖书,开学馆这几个项目。
《随园湖楼请业图》局部
《随园湖楼请业图》局部
还把随园中的部分土地树林池塘湖泊租给农民,让他们从事养殖业和种植业。
更妙的是,袁枚开发旅游业:把园子的围墙全部拆掉,还告诉所有人:请随意游览。
放鹤去寻山鸟客,任人来看四时花。
果不其然,经过精心打造的随园成为了南京最出名的景点,“每逢佳日,游客不绝”。据传,乾隆第二次下江南也曾考虑过去随园观赏一番。
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
美食博主:撰写《随园食单》
每日川流不息的游客总要吃饭,于是他也办起了餐饮业。
考虑到自己本人爱好美食,又喜欢收集食谱,平常还和大厨们交流颇多,于是,脑洞大开的他想到了做私房菜,还能充分利用早前租地的农民就地就近为餐馆提供食材。
南京城赫赫有名的名厨王小余也自愿跑来成为袁枚的厨师,“随园餐厅”也开张营业,很快就名声大噪,无论什么阶层的人们,都以“曾入随园品菜”而骄傲。
在此期间,袁枚通过收藏的食谱和大厨的交流,还撰写了一本《随园食单》,从山珍海味到家常小菜,无一不有,每一道都是自己的心血。
例如,如何煮茶叶蛋:
鸡蛋百个,用盐一两,粗茶叶煮,两枝线香为度……
不仅讲了菜的做法,也涉及了很多关于烹饪的技术,还有如何上菜:
盐者宜先,淡者宜后;浓者宜先,薄者宜后;无汤者宜先,有汤者宜后……
如何配菜:
清者配清,浓者配浓,柔者配柔,刚者配刚,方有和合之妙……
就连咸鸭蛋也讲究:
《随园食单》: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红而油多。高文瑞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如果不是真的热爱,哪有一个咸蛋有研究得如此透彻?
袁枚
更绝的是,他从来都没有把自己的食谱当做私藏秘密,反而公开印刷出售,在这种骚操作下,他和随园的名声越传越远,成为了清代一个活着的传奇。
据说由于游客太多,随园的亭台楼阁,餐馆茶肆每年都需要换一次被游客踩坏的门槛。
总结
纵观袁枚的一生,随性洒脱,写过恐怖小说《子不语》,反对过缠足,提倡女子接受教育,也吐槽过三从四德,在世人眼里“破坏纲常”的他,正如大限将至那句:“千秋万世,必有知我者”,现在,两百多年已经过去,懂他的人也越来越多,生活有时候不仅仅是为了活着,如果真能像他一样生活,也需要好几分胆色和真性情,就像现在被我们追寻的李子柒,我们羡慕着她的归园田居,却始终没有几个人能活成她的样子。
参考文献:
1.《答陶观察问乞病书》
2.《随园诗话》
3.《随园食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