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荐读】为什么说“语文素养好,不怕新高考”?(来源:生本教育)

为什么说“语文素养好,不怕新高考”——

开门见山来谈:为什么说“语文素养好,不怕新高考”?!!

语文是所有高考学科的基础

首先,我们知道语文是所有高考基础学科中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一共上课9522节课,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毕业一共上课13000节课,语文是第一大科,占总课时的21%以上。中小学一共上了20门课,语文占1/5的课时还要多,语文是工具科,是国民母语,是学习其他各科的基础前提。而自教育部新高考改革以后,语文的权重进一步提升,甚至出现了“得语文者得天下”的金句。语文是一门大科,占分比重大。

语文不行,高考卷子都做不完

其次,教育部的“部编本”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明确表示:高考命题方式正在进行很大的改革,而且在悄悄地改——阅读速度,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现在是9000字,将来可能增加到1万字;阅读题量也增加了,今年的题量,不是题目的数量,是你要做完的题的体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5%~8%。未来,语文高考有15%考生做不完是正常的。

温教授还说:“高考语文阅读题的选文范围,将会远远超出高中教材和一般高中生的认知范围。难度、深度、广度,全面向学术级、经典级看齐!只看《读者》和四大名著,别说高考语文,中考语文都将应付不来!”

今后高考的区分度主要在语文

再次,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司长、国家副总督学、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秘书长王文湛教授在报告中指出:今后高考主要考语文,因为要考两次,数学降低难度,今后高考的区分度主要在语文,语文主要在作文。语文的作用是巨大的:第一,培养学生学习、使用祖国语言的能力;第二,进行思想教育,语文的思想教育任务不亚于政治;第三,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培养学生获取新的知识能力,搜集处理信息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第四,语文是进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

新高考改变“一考定终身”,语文更体现人才文化底蕴

最后,新高考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将高中学生的综合评价内容作为招生录取时的参考。从“招分”转向“招人”,打破了过去以分数录取学生、一考定终身的弊端。高考招录已经采用“两依据一参考”政策,即依据高考统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作为一个人的母语及文化的底蕴代表象征,语文素养直接决定高考人才录取的基础标准。

推荐:生本教育创始人郭思乐教授在分析“新高考”的教育发展形势时,高度强调了“语文素养”的空前重要性,特别指出了一条语文发展新的战略道路——“高考考素养,生本出素养,未来靠素养”。事实上,这条战略道路同样是20年来“生本教育”成功实践的经验之概述,请读者阅看《一个镇办高中的故事再续》。农村学校的语文教育发展战略——我们自信地认为,郭教授的“生本语文教育教学”战略,就是一条走向辉煌光明的康庄大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