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潮州饶平道韵楼

潮州饶平道韵楼位于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三饶镇南联村。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潮州湘桥韩文公祠东北58.8公里。


      道韵楼始建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有别于赣南、闽西北的多以正方形或矩形为平面布局的土楼,它是外观为正八角形古堡式楼寨。外墙每边41米,围328米,墙厚1.6米。面积约1600平方米。有72套三进堂屋,每套通进深29米,前二进为平房,后进为三层楼房,通高11.5米。寨内有饮水井30口。道韵楼的特色之处在于整个土楼处处与八卦相关,所有建筑的数目都是八的倍数,道韵楼中厅有左右两口水井,若八卦两仪。道韵楼具有八防的功能:防水、防火、防兽、防震、防贼、防旱等。楼周设有枪眼、炮眼外,楼门顶还特设有防火烧门的注水暗涵。道韵楼的瓦砖是经土布包好,再经火烧而制成,现尚可分辨出瓦棱上的布纹。土楼全部使用竹钉,历经多年,这些竹钉也无腐朽的迹象。全楼有正房56间,另有角房16间。楼中心是卵石铺边内为黄土的广场,靠南有一北向厅堂,堂前两侧有公用井两口,另有30口井设于正房与正房间的界墙之下,每房各得其半而皆可吸水。

(0)

相关推荐

  • 在饶平,遇见最美土楼——里秀楼

    在潮州的湘桥区.潮安区,以及饶平县 有着数百座土楼 它们曾经是村民们千百年来 赖以生存的住所 封闭的环境 为村民抵挡土匪强盗和野兽 但也牺牲了通风等舒适性 时代的发展 人们不再为住所的安全所担忧 土楼 ...

  • 古城 • 三饶

    三饶古城地处饶平北部山区,明成化十三年(1477)置县始建,县治至1952年,历时475年. 清乾隆<潮州府志>饶平疆域图 <饶平县志>载饶平城.衙:"邑地形胜,北枕 ...

  • 三饶镇:饶平旧县治

    三饶镇地处饶平县北部盆地中部,东连福建省平和县,西毗潮州市.丰顺县,南通汫洲镇的三百门港,北接梅州市的大埔县,闽粤公路干线穿境而过,是闽粤两省五县交界的物资集散地和贸易中心.这里也是梅潮两市的交通要冲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潮州潮安从熙公祠

    潮州潮安从熙公祠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彩塘镇金砂管理区斜角头(彩塘镇金一村南门.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东征军总指挥部政治部旧址西北17.1公里. 潮安从熙公祠为旅居马来西亚柔佛洲侨领陈旭年所建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潮州己略黄公祠

    潮州湘桥己略黄公祠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义安路铁巷2号.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潮州开元寺西北390米. 潮州己略黄公祠始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虽历经一个世纪多的风雨沧桑,但其建筑格局仍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潮州许驸马府

    潮州许驸马府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中山路葡萄巷东府埕4号.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系宋太宗曾孙女德安县主之婿许珏的府第.始建于宋英宗治平年间(1064-1067年),历代屡有维修.至今仍较好地保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潮州广济桥

    潮州广济桥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环城东路潮州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联结东西两岸,为古代闽粤的交通要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潮州湘桥开元寺东北520米. 潮州广济桥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为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潮州笔架山潮州窑遗址

    潮州笔架山潮州窑遗址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永安街,国保碑在潮州湘桥广济桥东头的马路对面.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笔架山潮州窑遗址坐落在韩江东岸笔架山西麓,北起虎头山,南至印子山,绵延四华里,窑址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潮州韩文公祠

    潮州韩文公祠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东兴北路18号.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潮州湘桥广济桥东头东北250米. 韩文公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纪念唐代文学家韩愈的祠庙.韩文公祠前临韩江,后依韩山.韩文公祠石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韶关南雄南粤雄关与古道

    韶关南雄南粤雄关与古道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南雄市珠玑镇梅关村.距江西赣州自驾大余梅关西南11公里.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韶关始兴长围村围屋

    韶关始兴长围村围屋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罗坝镇长围村.距南雄三影塔位南偏西50.4公里.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始兴长围村围屋建于清代1855年(清朝咸丰五年).由围楼和民居组成,坐北向南,面阔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韶关仁化丹霞山摩崖石刻

    韶关仁化丹霞山摩崖石刻位于广东韶关市仁化县丹霞山长老峰.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始兴长围村围屋东北62.3公里. 仁化丹霞山摩崖石刻年代上起宋代,下至民国,共有111处,其中宋刻8处,元刻9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