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节的食物
正月十五,元宵节。在鄙乡,有种说法,不出正月都是年。所以,你大可不必为正月初一或初二,因一时疏忽,缺了短了哪项礼节而懊恼不已。正月还有大把的时间,等着你去弥补呢。也有人说,过了正月十五,年就算过完了。孩子都开学了,家又回到了原来的模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且不管它,先过节再说。元宵节在正月里,是节中节,就跟亲上亲一样,那是真亲啊。元宵节自然吃元宵。在鄙乡,元宵有两种做法,一种炸,一种煮。炸元宵讲究技巧,不然的话,元宵放入油锅后,将劈啪作响,油星四溅。吾家第一次炸时,就遭遇了这种情况,直吓得母亲连连后退。后经人点拨,方知,元宵下锅前,须用牙签在元宵上扎几个小眼,便不会出现爆锅那样的骇人场面了。试之,果然。元宵炸好后,饱满浑圆,色泽金黄,透着富贵相。煮元宵是大众吃法。但煮好亦不易。煮好的元宵亮、软、粘,自不必说。最妙是元宵汤,又稠又甜,仿若茶汤,好喝。曾听马三立老的相声《吃元宵》。是说孔圣人师徒三人远游,半路腹内饥渴,偶遇一茶食店。因囊中羞涩,孔圣人遂做出“龌龊”之事,“一”变“十”。十个元宵下肚,不饱;开始喝免费元宵汤。三人比赛似的,一碗接一碗,直喝得元宵变锅贴。相声中形容元宵汤“甜么梭的、黏糊糊的、像杏仁茶”。当真,确乎。
二月二,龙抬头。还是先从一段相声开始,苏文茂等人合说的群口相声《酒令》。甲乙二人按月找节日,甲占单月,乙占双月,丙帮助乙。甲说:正月十五,元宵节。丙替乙说:二月二,龙抬头。“什么节?”“抬头节。”台下哄然大笑。“哪有'抬头节’啊”。 的确,没有“抬头节”,二月二也不是节。这是相声甩的包袱。但在鄙乡,二月二又的确不是个普通的日子,有风俗,也有禁忌;不是节,却当节过。“二月二,剃龙头”。众所周知,正月不剃头,尤其是男孩子。还有句老话,“正月剃头,死舅舅”。这句老话因何而来,有何依据,不得而知。但传得久了,人们便信以为真。任由头上的毛发在正月里野草般疯长,也不敢越雷池一步,只盼正月早走,二月快来。出了正月,人们忙不迭地奔向理发店,每个理发店几乎都人满为患,师傅们忙得不亦乐乎。如此看来,“二月二”倒真的成了理发界的节日了。二月二这天,还有个禁忌,就是不管大小工地,也不管工期是否吃紧,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歇业大吉。这又为何?问过身边人,都含糊其辞,莫衷一是,没有定论。“二月二”的吃食很简单:摊煎饼,炒豆芽,煎肉片。荤素搭配,相得益彰。
五月初五,端午节。五月初五,叫惯了,便叫成了五月单五。端午节是纪念大诗人屈原的。许多地方,都会举行热热闹闹的纪念活动,但在鄙乡,乡人们却很淡定,从未听提起过。他们只管端午节这天要吃粽子。鄙乡的粽子有两种馅,一种枣的,一种豆沙的。听说南方有肉粽子,没有吃过,好不好吃,是否符合北方人的口味,便不敢妄加评论。粽子包好后,置于一大锅内,上面放一拍子,拍子上压一大块石头。然后,寻几块大木墩做劈柴,填于灶内,让其慢慢地燃,差不多要燃一宿。第二天早晨,透过窗户,尚能看见余烟袅袅。这样煮出的粽子才地道。每年的端午节,几乎都与麦收撞车。麦收是抢活,容不得半点耽搁,吃饭也马虎。幸好有粽子。吃两个,就能盯半天。所以,每年的端午节都是在辛苦忙碌中度过的。
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吃月饼。故乡涿州,古称范阳,历史悠久。城西有一条老街,名鼓楼大街。鼓楼大街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依然保持着原来古朴的风貌。街两边的店铺大都有些年头了。街北有一糕点店,名“沙记”。“沙记月饼”很有名,名播四乡八里。每天都有人来此购买;尤其到了八月十五,来买月饼的人更是络绎不绝,队伍排得很长,能排到街当中。“沙记月饼”是酥皮月饼,在桌子上轻轻一磕,月饼皮“簌簌”掉下来,捧在手中,嘴凑上去,好吃得很。除了月饼,乡人们还会在自家做一种甜食:糖火烧。我觉得,糖火烧就是小型的糖饼。吃糖火烧着不得急。刚烙得的糖火烧,里面的糖又稀又烫,稍不留神,就会滴在身上,烫出一片红。听过一个笑话,说有个人吃糖火烧,不小心烫了自己的后脑勺。听的人一脸懵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自己怎么会烫了自己的后脑勺呢?原来,此人吃糖火烧,糖滴到胳膊上,他抬胳膊去舔,没想到举起的手里的糖火烧中的糖又滴了下来,正好滴在后脑勺上。释后恍然。这人也真够倒霉,这事也绝对奇葩。
冬至大于年。和“二月二”一样,冬至也不是节日。冬至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但为什么说“冬至大于年”?搜索百度,上面解释:“《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如此说来,冬至作为一个“吉日”,被人“庆贺”,始自西汉,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既然冬至“大于年”,便与年的分量不相上下,自然,吃食也与“年”一样。冬至也吃饺子。一家人,围炉夜话,把“饺”言欢,其乐融融,提前氤氲在过年的祥和氛围中。
腊月初八,腊八节。“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是年的起跑点。从腊八始,年的味道越来越浓。腊八节喝腊八粥。腊八粥是由大米、小米、糁子、绿豆、红小豆、花生豆、核桃仁、红枣等八种食材熬制而成。这只是我所知道的。然,各家与各家所选食材又多有不同,所以,腊八粥中的食材又何止八种。小时,腊八那天,尚未放假,母亲为了我和妹妹能吃上腊八粥,起的非常早。等我们醒来,屋外还夜黑如漆,而屋内已然粥香飘溢。喝一碗母亲精心熬制的腊八粥,浑身上下暖意洋洋;踏进深冬的黎明,一点都不感觉冷,仿佛整个冬天都被那碗腊八粥给融化了。腊八节还有腌腊八蒜的习俗。腌好的腊八蒜,湛青翠绿,蒜辣醋酸,相融相合。待到春节,吃饺子,蘸腊八醋,嚼腊八蒜,实为美味。
春节。春节即是年。过年是大事,非其它节日所能比拟。过年要提前置办年货。年货的种类丰富多彩,非一二言、三五句能说清楚,需另谋篇幅翔述。现先录两则童谣,权作抛砖引玉,也可窥视皮毛。童谣一: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童谣二: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转……
作者简介:张艳军 ,男 ,河北涿州人。 喜欢文学。有作品散见于《思维与智慧》《岁月》《经典美文》《辽河》《湖南散文》等刊物。
燕鼎文化公众号2019年3月推送文章
排行榜
(依据文章推发后七天的阅读量,取前三名)
第一名 阮亚玲 这山这水这猴 2115
第二名 辛爱枝 为全民阅读保驾护航 1466
第三名 曹平 我们的父亲 819
燕鼎文化公众号启事
为鼓励广大作者多出精品,进一步促进燕鼎微信作品质量的提高,本平台在2019年度实行月榜和年终榜奖励机制:一、每月阅读量前三名和全年总排行前二十名的作品入选《燕鼎文化书库.燕鼎文化优秀作品集》;二、对每月阅读量第一名和全年总排行前六名的作者给予一定的奖金鼓励,并优先签约成为燕鼎签约作家。
月榜阅读量以当月推送的文章7天的统计数字为准,依次评出第一、二、三名,并于次月在公众号的显著位置公示一个月。年终榜阅读量统计的截止时间为2020年2月底,3月份公示一个月。
燕鼎文化编辑部
顾问:凸凹 颖川 袁学骏
总编:刘泽林
执行主编:刘剑新 陈玉泉
副主编:张佃永 黄长江 熔 岩
编辑:釗琋 思文
联系电话:13111688191 刘剑新
13501001691 陈玉泉
投稿邮箱:ydwhtg@163.com
请您点击标题下方蓝字“燕鼎文化”或长按二维码
关注燕鼎文化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