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平平:没有安徽台,就没有《觉醒年代》

“归根到底,没有安徽广播电视台就没有《觉醒年代》!也没有我今天坐在这里跟大家交流。谢谢安徽广播电视台!”
6月24日下午,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的编剧龙平平做客安徽广播电视台“海豚大讲堂”时说了这样一番话。

他说,这个项目的策划、立项,包括剧本的写作组织,从一开始的采风,到后面开了四五次剧本研讨会等这些工作,都是安徽广播电视台组织的。

在龙平平的介绍中,一部爆款剧的源起逐渐清晰。

六年磨一剑
一部剧的责任担当

早在2015年,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广播电视台就开始谋划拍摄《觉醒年代》。

这部剧题材重大,使命特殊,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党史负责、对创作负责的精神,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广播电视台先后在安徽、北京两地多次召开高规格剧本研讨会,对剧本的主题表达、叙事方式、人物塑造,历史热点、疑点、难点和敏感点把握等进行充分研讨论证。

项目初期的推进异常艰难,曲折和困难特别多,但是不论何时,所有人都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

在安徽广播电视台的不懈努力下,

2016年1月,剧本大纲通过中宣部立项审查;

2016年12月,通过国家广电总局备案立项;

2017年6月,取得国家广电总局摄制许可;

2018年11月11日,在安徽省委宣传部、北京市委宣传部的共同努力下,《觉醒年代》正式开机;2019年5月21日杀青,进入后期制作;

2021年2月起,先后登陆中央电视台、安徽卫视等频道播出。

六年磨一剑,策划、立项、组织剧本、开机、播出……一部剧的诞生,体现了主流电视台的责任担当。
深入人心的表达
终会赢得共鸣
写剧本的时候,曾有人对龙平平说,你写的这个,老百姓看不懂啊。
龙平平不信这个邪,难道这部让自己在写作过程中多次泪流满面的剧,真的只能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吗?
事实证明,说这句话的人严重低估了中国的老百姓,低估了老百姓的审美。

《觉醒年代》播出之后反响异常热烈,相关话题一再登上热搜,豆瓣评分高达9.3分,成为口碑、收视双丰收的爆款。

老百姓不但看懂了,还特别喜欢。

交流现场,龙平平现场播放了“南陈北李”相约建党那场戏的片段:寒冬腊月,天色昏暗,大地苍茫,枯草丛生,陈独秀指着大堤那里流离失所的灾民,泪流不止:

我想建党!
不为什么,我为了他们!
我为了他们能够像人一样活着,为了让他们能够拥有人的权利、人的快乐、人的尊严!
为了中国的老百姓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
为了让穷人不再受欺负,人人都能当家作主。
为了人人都能受教育,少有所教,老有所依;
为了中华民富国强,为了民族再造复兴,
我愿意,奋斗终生!

龙平平说写这场剧的时候,他是一挥而就,一个小时写完,没有一丝阻滞。

他说,这是第40集,写前面所有的39集都是为了这一刻,都是为了陈独秀和李大钊举起来的这两只拳头。

有了这两个拳头,我们才溯到了一个党的源头。我的本意就是告诉大家,共产党是这样来的,这就是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据说拍摄这部戏时,于和伟是痛哭流涕,而现场所有的人也都是泪流满面。

在全剧的整个拍摄过程中,还有很多次这样的场景,比如巴黎代表大会,比如陈延年牺牲,全场所有人都是眼含热泪,甚至后期剪辑时,机房里负责剪辑的小姑娘也是剪一遍哭一遍。

龙平平说,说实话一开始我也有点信心不足,但听到导演告诉我巴黎代表大会那场戏,全场所有人都是眼含热泪,我一下子信心倍增,拍戏的人都受感染了,观众能不被感染?我不相信!

年轻人将《觉醒年代》封神

龙平平不相信这部剧打动不了老百姓,但他确实真的没有想到,这部剧会如此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数据显示,这部剧的观众60%都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年轻人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将这部剧封神:“觉醒年代YYDS”,永远的神。

还有那句著名的,后来被多家主流媒体引用的话:《觉醒年代》有没有续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续集!这句话也是出自年轻人的表达。

龙平平说:年轻人对《觉醒年代》的喜爱,是我在这部剧中最大的一个收获和感动。幸福生活的续集要靠谁来写?就是要靠年轻人。年轻人这样说,说明他们真正看懂了这部剧。

是的,凭借一部电视剧,两个时代的年轻人似乎得以穿越时空,心灵同悲同欢,情感同频共振,是一件特别不可思议又令人感动的事。

当陈延年、陈乔年青春的面庞出现在电视荧屏上,然后绽开微笑无畏赴死时,这个时代的90后、00后们,瞬间触摸到了百年前那些90后、00后们坚毅不屈的高贵灵魂,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这种神奇的力量让龙平平禁不住感叹:这就是文艺作品的力量!

安徽的红色题材有待
进一步挖掘

龙平平是安徽人,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是合肥地区第一个中共党组织书记崔筱斋的孙子。

他的爷爷崔筱斋,1924年入党参加革命,1932年被杀害于合肥长丰县。而合肥市,除了有条延乔路之外,还有一条筱斋路,就是为了纪念他。

龙平平说,小时候一直听家人说爷爷是唱着《国际歌》走上刑场的,但他没有感觉,以为是《烈火中永生》《红岩》这样的小说和电影才会发生的场景。直到他开始研究党史,才逐渐领会到这句话的分量。

一个人唱着《国际歌》去迎接死亡,这是怎样的一种信仰的力量?

龙平平说,他写陈延年、陈乔年微笑赴死的经典镜头时,脑海中多次浮现爷爷唱着《国际歌》从容就义的场景。

也许,在那一刻,从未谋过面的祖孙俩,灵魂相通,心灵契合了。

龙平平说,安徽的红色题材太多了,还有很多可以挖掘。而他也正在和安徽省委宣传部商谈进行下一个合作:把《觉醒年代》的部分内容拍成一部电影,以陈延年、周恩来、赵世炎三个人为主角。

百年芳华,无数先驱曾前赴后继,点燃自己,照亮黑夜。

百年荣光,回首觉醒年代,我们无所祈求,

惟念,不忘来路,初心如磐!

惟愿,当今盛世,能如你所愿…

供稿:袁海群

编辑:海豚先锋编辑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