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帆战舰的分级(二)

2016-09-14  海上遥远   阅 10693  转 65

题图: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74炮战列舰,海上决战的中坚力量。核动力爱胖达2016-09-08 10:42:06   Rating of the Sailing Men-of-war (Continued)风帆战舰的分级(二)接前文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16970323386522,如同前文,以下是以分级为线索,简单梳理进入18世纪以来,已经成熟的西欧风帆战列舰(基本上就是英国、法国、西班牙三国)大体的技术演变历程。因为分级是海军建设和管理的标准,所以它是最合适的线索。话不说不明,来龙去脉还要从前文的17世纪后期讲起。17世纪50到70年代,英国通过三十年经营、三次大规模冲突而取代荷兰成为新的海上霸主,不过这话说得太早了——太阳王路易十四就像一颗冉冉升起的红太阳,他的海军在科尔贝、塞涅莱等父子的经营下,通过图尔维海军司令的技术运作,20年内成为可以抗衡英国的后起之秀。“在我之后哪管他洪水滔天?”17世纪末,太阳王在海陆两个方向上挑战传统强势力量,企图成为新的欧陆霸主。这就是17世纪末的大同盟(“反法同盟”)战争,战火一直延烧、跨世纪,直到18世纪初法国波旁皇室入主西班牙才结束。在17世纪90年代初,法国图尔维曾经在比奇角附近大败刚入主英伦的荷兰的奥兰治公爵、也就是威廉III手下的英-荷联合舰队。但从那以后英国在海上一路高歌猛进,到了18世纪初战争平息的时候,已经是无可置疑的海上霸主,对阵法国胜多败少,打得法国直接放弃舰队决战挑战制海权,而改用敦刻尔克的私掠船甚至是私人包租国家战舰的方式,通过破交战骚扰英国海上贸易生命线,虽然没有潜艇狼群厉害,但是其破坏也是造成最后停战的重要因素之一。于是17世纪末70年代以来的“海军造舰章程(Naval Establishment)”,与18世纪初英法隔着英吉利海峡两岸20多年的和谐发展结合在一起,英国就睡大觉了。造舰章程规定了:1)英国有多少艘战舰,她们都叫什么名字,她们分成几级,每级几艘;2)每级战舰主尺寸都固定,龙骨长、炮甲板长、底舱深(“型深”)、最大宽度(“型宽”)、三根桅杆都多高,各自应该在什么位置;3)施工细节,每个结构件都什么尺寸、怎么相互扣榫、什么钉子固定;4)武备,每一级别战舰各装什么炮。大体上:一等,100炮,三层甲板,最下层炮甲板每边14个炮门,自下而上:42-24-12-9磅炮;二等,90炮,三层甲板,最下层炮甲板每边13个炮门,自下而上:32-18-12-9磅炮;三等,80炮,准三层甲板,最下层炮甲板每边13个炮门,自下而上:32-18-9磅炮;70炮,两层甲板,最下层炮甲板每边12个炮门,自下而上:32-18-9磅炮;60炮,两层甲板,最下层炮甲板每边11个炮门,自下而上:24-12-6磅炮;四等,40炮,两层甲板,最下层炮甲板每边10个炮门,自下而上:18-9-?磅炮;。。。这就是18世纪头二三十年的大体样子。五级、六级舰记不清了不罗列了。注意三层甲板就有四层炮,第四层是露天甲板的炮,如下图。

两层炮甲板的女武神号战列舰,露天也有炮,所以是32-18-9磅三层炮。需要注意的是,博主作为一头胖达,根本记不住数据,也懒得翻书,将来如果有幸凝固成纸质版图书,那么自然会引用可靠的数据表格,上文的分级-火炮中上层甲板、露天甲板的12、9、6这些轻炮具体数据胖达我记不清了,前一篇的列举也是这样,只是大体有个概念。罗列这些数据主要作为下文技术讨论的材料。在这承平日久的20多年里,法国和西班牙也复兴了他们的海军。当时作为后起之秀的法国,反而更能从科学的角度去设计船舶,比强调传统沿袭的英国和荷兰更加合理。西班牙紧追法国的脚步,在18世纪上半叶,两国都有近代造船工程方面的科学研究-工程经验探讨类的成果,如前文(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14147837805290&mod=zwenzhang)。当然,这些文牍工作并不能高效地转化为实际的高质量技术产品,再加上英国人船艺素养实在太高,当西班牙和法国在18世纪30年代再次与英国爆发殖民地冲突(英国叫“詹金斯耳朵战争”)的时候,还是英国占上风、最终压制了这两国的海军。不过这时候睡了20多年大觉的英国人终于如梦方醒,这分级制度不改是不行了。一方面,“别人家”的战舰性能是如此出众,比如詹金斯耳朵战争中至少有两次,名义上同一级别的英国和西班牙70炮三等战列舰,英国三对一、简直是虎牢关三英战吕布的相仿,追打了一下午才杀败、俘获之。西班牙的70炮战舰比英国的整整大一圈,英国战舰风浪稍微一大,下层炮门就上浪不敢打开了;西班牙战舰高高的下层主炮却操纵自如。法国也如是,法西两国对英国的技术优势主要就是战舰更大,这本来是理所当然的,现在是在横跨大西洋的多个战场,西欧、地中海、加勒比、印度争夺制海权,而不是17世纪后期在英吉利海峡里;所以战舰必须底舱更大才能携带更多的食物和水,而航渡时也会遇到更高、跟多变的海况,只有更大的海船才能在大风大浪中继续奋勇前进——至少到17世纪 70年代,英国战舰仍然遵照传统,冬天不出门,因为风大浪高会导致底层炮门上浪而不敢使用。这样一来法西的大型战舰搭载和英国同样的武器,但船体更宽、吃水更深,于是下层炮门离开水面也就可以更高,可以在更大的风浪中使用。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英国穷酸小战舰,这是由于两党制的国会与海军部之间不停扯皮造成的。不像专制王权的法国和西班牙,英国别说增大战舰的尺寸,国会连新增战舰都不批,任何一党组阁后,在野党就专门抓着执政方的小辫子,执政方被掣肘而无法在国会通过新造战舰的预算,这样周而复始,只能按照僵化的造舰章程已经规定的规模去“替换(Re-build RB)”老旧的战舰。于是这RB就成了规避政治对手指摘的“政治童话”,新造战舰通通以RB的名义进行,被替换重建的老舰可能十年前就已经是拆解堆放在库房里的废木料了。如此文恬武嬉的英国愣是凭借高超的船艺技能压制了法、西海军的挑战,到了1745年,詹金斯耳朵战争中曾经环球航行(人类首次战舰舰队环球航行)、深感英国战舰落后于时代要求的安森海军中将入主海军部,开始了为期10年的管理体系的大改组,终于在1755年,把他的老上级都熬死,把他手下固步自封的老技术官僚也都熬死,完成了改革。

锐意改革的安森男爵,此后他们家出了一堆海军上将。这些改革的技术方面首先是“从炮甲板设计战舰”,就像今天从飞行甲板开始设计航母一样。过去战舰沿袭古代造船传统,从龙骨计算各种主尺寸,长宽高、炮甲板尺寸。结果建造时在舷侧开炮门的时候经常发现船体长度啦、肋骨布局啦和炮门位置不是那么搭配。安森确立的从炮甲板设计的原则,一方面保证了主炮搭载-船体结构布局的相互搭配;另一方面从设计阶段就可以开始正式向皇家火药库申领、订造与战舰搭配的全套火炮,不至于从前那样战舰造好后再“库存有什么用什么”这样地凑合。

上图,18世纪后期,艾格蒙特号74炮战列舰的全肋骨模型,可见从炮甲板开始设计的战舰,肋骨与炮门的规则排列。同时,把老先生们都熬死,就可以开始挑战海军造舰章程了。首先是引进法国的先进技术经验——俘获法国战舰,研究、模仿,法国人管这叫“抄袭”。当然并不是完全抄袭,法国战舰太大了,英国海军部里的老先生们也不是一下都死绝了,还有高寿的,所以只能是在原本造舰章程规定的尺寸上稍稍放大、“硬塞”进法国战舰那样多的火炮。首先是100门炮的一等战列舰要拉长,最下层炮甲板每边多加一个炮门,达到15个炮门,这就是胜利号(HMS Victory),造舰章程外第一艘一等战列舰,1755年开始计划设计,到1765年终于造好,法国再次挑战英国殖民霸权的“七年战争”刚好结束。胜利号比从前的一等战舰大了,稍稍加长了,也就具有类似上面法西大船的优势,航行性能比过去超重、穷酸的小一级舰好了很多,受到海军上下一致好评。然后就是“引进”法国74炮、64炮三等战列舰的形制。也就是还是加长、放大战舰。从前英国是70、60炮,现在两层炮甲板每层甲板每侧多增加炮门,74从70的12个变到14个,64从60的11个变到13个。这不仅仅是增加了4门重炮,原本70、60炮战舰高处露天甲板的小炮就有四门被两层炮甲板的重型主炮代替了。在今天看,这虽然只是很小的火力增加,但是船加长了,快速性就好了,同时按照比例宽度和吃水也有所增加,以致最下层主炮的炮门离水面也高了,适应更高海况的战斗。这些都是跟一等战列舰的大型化一样的、法西两国已经掌握的技术优势。

上图,最初的英伦74——都柏林级,为了照顾老先生们的感情,还是不够大,仍然有过去英国“寒酸”、“超载”的意思,适航性差强人意。不破不立,造舰章程中某些船型就不太合适了,需要整个裁汰取缔。如前文(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14147837805290&mod=zwenzhang)红色部分,越小、越窄、越短、越寒酸的舰体上累赘几层甲板,这船重心也越高,高高的侧影也越招风,下层炮门也被压得离海面太近。所以一等和三等战列舰才要大型化;而二等战列舰、三等战列舰中的80炮准三层甲板战列舰、四等战列舰,相对于它们自己的长度、宽度来说,甲板太高了、层数太多了。这样的战舰,1)重心太高,不敢配备过高的桅杆帆装,所以航速慢;2)舰体侧影太高、帆装太小,常常在侧风下因为舰体招风、纵帆不能有效发挥“空气舵”的平衡作用,结果向下风偏航、转舵不灵;3)下层重炮炮门离海面最多一米五,高海况也无法使用。二等战列舰是一等战舰的缩水版,虽然性能差强人意,胜在建造和服役成本低很多,所以不能够舍弃,因为英国在全球需要分舰队太多,而只有三层甲板的战列舰才能有空间同时搭载舰长和舰队司令的两拨文秘-参谋人员。从作战性能看90炮二级舰跟三等战列舰更接近——18世纪90年代法国大革命战争以前,英国一级舰都是42-24-12-9磅炮的配置,二级则是32-18-12-9的配置,三等战列舰则是32-18-9。所以论下层甲板重炮,二级舰真的是没法和一等战列舰抗衡。更别提超载的“寒酸”二级舰面对大型化加长的一级舰和74炮三等战列舰了,适航性不可同日而语。

18世纪末的二等战列舰博伊奈号船体肋骨图纸。胖达前文写了,原本造舰章程里,最下层重炮甲板每边13个炮门,经过类似一级舰的加长,也就是14个,但图上有15个,跟今天的胜利号一样,她也有16个,这最前头一个如前文所述,是假炮门(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15262276928003&mod=zwenzhang),并不能搭载火炮,主要是用来恐吓敌手、虚张声势。博伊奈号这个通过前文“替换(RB)”实现的传承舰名,在17世纪末的“前世”,正好也是需要取缔的舰型——准三层甲板80炮三等战列舰。

1692年的80炮博伊奈号,不算舰首的“心灵安慰”炮门,实际上舷侧是13个有效炮门,但是她的艉楼上特别密集地排列了9磅轻炮的炮位——有什么用?只能沉重压迫尾部结构,增加尾部吃水;而且高处轻炮多6门,远不如舰体延长到74炮战列舰的长度,32、18磅重炮多4门。进入18世纪,为了改善尾部密集布置小炮这个缺点,连通了战舰的艏艉楼构成了“准三层”80炮,将原露天甲板的小炮平均布置,新的露天甲板几乎没有武备。所以80炮三层甲板战列舰,胖达在前文罗列数据里面只写了三行32-18-9磅炮,跟两层甲板露天甲板也带炮的三等战列舰一个火力配置,这种东西和74炮战舰相比就完全处在劣势了,所以被取缔。

自上而下,上面三个分别是到18世纪中叶一直有效的造舰章程里的一等战舰,80炮、70炮三等战舰。一等战舰稍稍放大加长就是胜利号,之间并无明显差别。但是第四个,18世纪末的74炮三等战列舰比18世纪初的80炮三等舰还长,但是比她少一层甲板的累赘,炮门位置更高。这74炮战舰也比她名义上的“前辈”,70炮大整整一圈。除了一二三等战列舰,尚有四级战列舰——最小号的双层甲板战舰。英国本来是40炮,也加长、增大了船体,成为44炮、50炮战列舰,搭载18-9磅两层主炮,火力也就和搭载24-12、32-18、42-24磅两层主炮的64炮、74炮的三等、90-98炮的二等、100炮的一等战列舰根本没法比。而且还受到小船双层甲板的“压迫”,适航性仍然呵呵。同一时代,另一种战列舰之外的洋上巡航战舰横空出世,这就是结合英国自身发展与法国经验,在1758~1765年的7年战争中成熟的“巡航舰”(Frigate),需要另外独立描述。这种战舰只有一层炮甲板,18世纪60年代搭载12磅主炮、80年代搭载18磅主炮,适航性全面超越44、50炮双层甲板战列舰,可以在高海况下与只能使用9磅二级主炮的四级战列舰PK。于是总结起来,经过1745到1755的革新,英国海军18世纪60到80年代的分级就是:1)最红的、性价比最高的战列舰就是74炮三等战列舰,虽然还是比法西的同类战舰要小,但是英国殖民地遍天下,也只好牺牲单个质量来换取数量,用人员素质来补偿;2)一级舰稍稍加长放大,每十年才造一艘,每个时期活跃服役的绝不超过5~7艘;3)一堆经济性能至上的凑合事战舰,即90炮二等战列舰代替一等战列舰;64炮的小号三等战列舰作为一种降低成本的尝试,并没有大规模建造;44、50炮四级战列舰纯粹是“名义”战列舰,通常情况下不参加舰队决战的战列线单纵队。但是她们便宜,可以当作“殖民地警察”用,如下图。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50炮四级舰,这东西性能虽然如此差劲,但在港湾水浅的北美当作廉价的警察力量还是不错的,结果在美国独立战争中被美国人的武装商船“好人·理查德”号击败,给美国少年儿童留下了光辉的爱国主义教材。18世纪中叶到18世纪80年代,英国先是在七年战争中在全世界范围内挫败了法国的殖民企图,但这又在北美造成了民怨,以此为契机,10年之后再度复兴的法国领着西班牙就再次挑战英国海权,英国惨痛丧失北美殖民地,美国独立。在这30年里英国重建其分级体系,引进法国先进经验。虽然英国殖民利益遍全球,导致战舰仍然比法国、西班牙偏小,适航性更差,但是分级体系总算与时俱进,特别是大量建造的74炮战列舰成为日后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vs法西最终海权决战时的中坚力量。那个时代新的技术因素再次改变了英国战舰的分级系统,留待胖达下回分解:18世纪末到1850年代的风帆战舰分级。

(0)

相关推荐

  • 转载:19世纪风帆战舰上的“新技术”(六)

    此文转载自核动力爱胖达老师的微博,近期我们会推出一系列核动力爱胖达老师微博里关于帆船的系列文章,在此特别感谢胖达老师的无私奉献!! 蒸汽动力 题图:彰显19世纪50年代英国钢铁.蒸汽和造船工业实力的& ...

  • 转载:19世纪风帆战舰上的“新技术”(二)

    此文转载自核动力爱胖达老师的微博,近期我们会推出一系列核动力爱胖达老师微博里关于帆船的系列文章,在此特别感谢胖达老师的无私奉献!! 火力倍增的新战舰. 题图:现存法国凡尔赛宫的一艘胖达我也不认识.两层 ...

  • 转载:19世纪风帆战舰上的“新技术”(四)

    此文转载自核动力爱胖达老师的微博,近期我们会推出一系列核动力爱胖达老师微博里关于帆船的系列文章,在此特别感谢胖达老师的无私奉献!! "从风帆到铁甲"的时代跨越与爆破弹 题图:海格力 ...

  • :19世纪风帆战舰上的“新技术”(八)

    此文转载自核动力爱胖达老师的微博,近期我们会推出一系列核动力爱胖达老师微博里关于帆船的系列文章,在此特别感谢胖达老师的无私奉献!! 好马配好鞍 题图:这是阿喀琉斯号铁甲舰么?@bios45,赐教~.四 ...

  • 转载:19世纪风帆战舰上的“新技术”(一)

    此文转载自核动力爱胖达老师的微博,近期我们会推出一系列核动力爱胖达老师微博里关于帆船的系列文章,在此特别感谢胖达老师的无私奉献!! 产业革命面前茫然的旧海军 题图:1812年的瑞典舰队,小号的三等战列 ...

  • 19世纪风帆战舰的结构难题(二)

    核动力爱胖达09.16 10:53阅读7502船体结构遭受的种种磨难题图:1765年胜利号预备下水(看不清首像,也可能是18世纪70.80年代的其它一等战列舰.).接前文:http://weibo.c ...

  • 转载:风帆战舰的桅杆(二)

    此文转载自核动力爱胖达老师的微博,近期我们会推出一系列核动力爱胖达老师微博里关于帆船的系列文章,在此特别感谢胖达老师的无私奉献!! 从桅杆小品风帆战舰的发展史 题图:16世纪葡萄牙大卡拉克(Carra ...

  • 转载:19世纪风帆战舰的结构难题(二)

    此文转载自核动力爱胖达老师的微博,近期我们会推出一系列核动力爱胖达老师微博里关于帆船的系列文章,在此特别感谢胖达老师的无私奉献!! 题图:1765年胜利号预备下水(看不清首像,也可能是18世纪70.8 ...

  • 风帆战舰舰首索具(二)

    此文转载自核动力爱胖达老师的微博,近期我们会推出一系列核动力爱胖达老师微博里关于帆船的系列文章,在此特别感谢胖达老师的无私奉献!! 17世纪的繁琐索具--"首斜桁上帆"时代. 题图 ...

  • 风帆战舰的动索(二)

    此文转载自核动力爱胖达老师的微博,近期我们会推出一系列核动力爱胖达老师微博里关于帆船的系列文章,在此特别感谢胖达老师的无私奉献!! 帆桁升降索 题图:19世纪,一艘英国战列舰预备进港. 接前文:htt ...

  • 风帆战舰后桅杆“动索”(二)

    此文转载自核动力爱胖达老师的微博,近期我们会推出一系列核动力爱胖达老师微博里关于帆船的系列文章,在此特别感谢胖达老师的无私奉献!! 后桅主帆动索 题图:18世纪西班牙拉美殖民地海岸要塞前生不如死的英国 ...

  • 19世纪风帆战舰的结构难题(三)

    19世纪风帆战舰的结构难题(三) 核动力爱胖达09.17 11:04阅读12014 龙骨变形的物理学 题图:法国18世纪上半叶的百合花号,船体结构处理领先英国半个世纪以上. 接前文:http://we ...

  • 19世纪风帆战舰的结构难题(一)

    木料造船的难题 题图:十八世纪中叶皇家乔治号船体模型油画.皇家乔治号是胜利号之前最后一代因循造船章程的"旧"一等战舰. 接前文:http://weibo.com/ttartic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