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风景今何在?
——读钟芳玲《书店风景》有感
我带着复杂的心情,读完了《书店风景》(钟芳玲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版)。
说心情复杂是因为,一方面,感谢台湾作家钟芳玲在走访了数千家书店后留下了这本书以及书中精美的照片。这让我(包括所有爱书人)得以足不出户地“造访”世界各地的著名的书店。另一方面,面对大型超级连锁书店以及类似“亚马逊”之类的网络书店的冲击,为数众多的实体书店纷纷关门。这是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任何人也抗拒不了,阻挡不了。纵然如此,作为一个读书人、爱书人,我还是为一家家消失的实体书店感到惋惜、遗憾甚至是伤感。就像面对自己的亲人,明知他们的衰老、去世是必然的结果,但那份忧伤和痛苦不但没有因此而减轻,反而加重了。
向逝去的书店默哀!很有必要。《书店风景》颇有在“告别仪式”上“生平介绍”的意味。从这个角度看这本书,顿时觉得书本沉甸甸的。
我的青少年时代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候没有书读,但依然喜欢去当时位于淮海东路与民主路交叉口的新华书店逛逛,注意力专门集中在批判类的书籍上——因为那类书的后面总会附上“批判的靶子”,即旧的文章。例如有一个小册子是专门批判《朱伯庐治家格言》的,后面就附有原文。买来之后,便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有些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便查字典词典、向父亲讨教。用不了几天,我就能全文背诵了。至今,“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这些句子仍深藏在我的记忆深处,一旦需要使用时,即可信手拈来。
1977年恢复高考,我从丰县大沙河果园考取了连云港财经学校。在财校的日子,我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在了读书上。各门功课但求及格,腾出时间来用于读书。每逢星期天,和好友作连外出,落脚的第一站必定是新浦主干道“解放路”上的新华书店。因为囊中羞涩,每次都是反复慎重挑选,才买得一两本书。那时候的新华书店,顾客和书之间隔着柜台,想看哪一本书要向店员所要。我们买书,总是弄得店员不胜其烦。书买来后,便和作连彻夜捧读,读后我们俩便交流心得。后来回徐州工作,家门口的书店及后来兴起的“先锋书店”、“百花书店”等都是我时常光顾的地方。因为喜欢书,每一家书店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同为爱书人,好友作连知我心意。前不久,他到台湾,逛到台北的“诚品书店”时,忍不住打电话给我,问我需要什么书。虽然我没让作连买书,但作连的知我懂我,还是让我感动了一番。
在时代浪潮的冲击下,徐州市的书店几乎消失得一干二净。与时俱进的我,也学会了在网上买书。一批又一批的书由快递送到家中,方便得很。在我的生活中,“书店”早已无影无踪了。钟芳玲的《书店风景》,勾起了我对书店的回忆,也让我重温了书店的温馨。
《书店风景》印刷精美、图文并茂、文字优雅、内容丰富,是读书人不可错过的一本好书。唯一的缺点就是价格高了一些,当然,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爱书人,便觉得它一点都不贵了。
作者钟芳玲是一个写书的人,更是一个喜欢读书、编书、买书、卖书、藏书的人。书,构成了她的生活世界。在当下书店日渐式微、人们远离书籍的时代背景下,我把钟芳玲以及她的《书店风景》当作最美丽的风景。
钟芳玲写了“书话三部曲”,《书店风景》是第一部,还有《书天堂》、《书店传奇》在等着我。不能再耽搁了,此刻就去“拜访”《书天堂》、《书店传奇》!
2018年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