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半本《摆渡人》后的瞎想
注:本公众号的所有图文均出自作者本人,如果转载请注明出处就好(麦浪孤帆或者大盗贼),如果愿意注明出处当然最好。
一直就有买书的习惯,曾经也特别喜欢看书;可自从离开了教室也就再难静下心来读几页纸几许文字了,似乎只有在教室的时间是多余出来的,余下的就该有它的用处,比如浪费、或者准备浪费。
和《摆渡人》一起买的还有其他几本书,书名都已经模糊了;而选择看这本也是因为随意翻开就发现了“通假字”,这点令我倍感亲切——认识我的人、特别是看过我拼凑的文字的人,没有不知道我拼凑文字的马虎,经常好好的一句话就卡住了——有些莫名其妙的字或词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而原本应该在那的却又找寻不见。
善于推卸责任的我将一切推给“输入法”,并想方设法说明是它“会错意”的结果,与我没有太大的关系。如果厚脸皮是种态度的话,我觉得自己是属于相当有态度的。
在这里我要抛开“通假字”,谁叫自己贪便宜,连书籍都要选择廉价的“绝对正版”呢?谁不知道很多“真”商人的保证和绝对只是随意说说的呢?
言归正传,说《摆渡人》。看这本书我睡着了好多次,并不是内容不精彩,而是每过一个章节就想“死一次”来找寻故事中的感觉;真死是不行的,我楼顶种的那些花还需要有人拍照炫耀呢!不然孤来而寞往就实在可惜了它们将花开的认认真真了。
真死不行就假装一下——假寐,闭着眼睛找寻故事里的荒原、还有跟着摆渡人的自己;然后,然后就呼噜声响起、穿透窗乘着轻风·····
就这样,在满满的遐想中以为假寐的真睡,且沉得连梦都忘记做了。逼着眼不行,那就醒了借着提神的烟睁着继续胡思好了。
如果现实真的如此——生命的尽头,抛弃了躯体的灵魂需要穿过一片属于自己内心的“荒原”,那么属于我的那片会是怎样的?或许是花开不眠的春天早晨,太阳和煦、花香漫野······
而那个“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的摆渡人又会是什么样子?难道会是:穿橄榄色军装、头戴贝雷帽、叼着雪茄的人在前面边走边叽里咕噜的说着我听不懂的语言······
是的,我很渴望能与切·格瓦拉一起走过荒原;语言不通的问题或许可以用雪茄和崇拜的眼神来解决······
读过了故事也几乎就忘记了过程,只是凭借想象留下的那片苍茫还依稀有些影子;所谓的“摆渡人”也无非就是自己心里那道渴望着被保护的意志光芒,跟着它走——一个根本不存在的灵魂、或者说就是自己心里的一点点渴望。谁知道呢!我只觉得死亡不该如此浪漫,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谁还向往天堂;在路上,在荒原里发呆等着妖魔鬼怪来将自己的灵魂撕碎吃掉就蛮好。或许,灵魂再“死去”之后还会有另外的荒原呢!
书还在看,也不知道还要看多久;一个虚无的灵魂和一个永存还不吃不眠的摆渡人正走在路上,俗套的剧情应该是把它们都拉倒一张床上来一场感性与理性的搏斗,而结果却是无论那边胜利都给将彼此留下无限的遗憾。
本来是人间自有真情在,如今却发现那一个不属于躯体的空间也会“飘散着爱得味道”;且不去拨开爱得有多努力,只是既然有“味道”了就必然是情到深处了。
结局怎么样还不得而知,可刚过半程就已经虐心了;我希望的结局很简单,迪伦和崔斯坦只是在梦里的相遇。
迪伦没有死,崔斯坦却在下火车的出口遇见;然后十五岁的心思荡漾,莫名其妙又彼此“好像在哪里见过”;再然后,两个人的背影连着笑意消失在初雪飘落的街道·······
余下的等我读完余下半本再扯。说实话,我蛮喜欢这本书的,至于原因嘛——不知道它是我唯一记住了全部故事人物名字的一本书算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