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我不要卡尔,你来吧!”《伦敦上空的鹰》里的西娜最后说

《伦敦上空的鹰》这部电影,刚听说时以为是空战片,其实是间谍片,在当时(1969年放映)很轰动,是上译黄金时代的经典译作。

作为一部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合拍的谍战片,它借用了不列颠空战的历史背景,反应了二战时期的英国,称得上是反法西斯的经典教育片。

非常喜欢这个电影名,翻译的真棒极了! 它以其壮观的飞行场景著称,其恢宏规模超越了以往任何一部电影,包括敦刻尔克大撤退场面,混乱仿真度极高;爆炸、枪战戏份都不错。

这个发生在1940年的故事,原本展现的是德、英两国空军大战故事,后面就变成潜入作战。一支德军特工小队假冒英国军人,借敦克尔克撤退之机,混入英国本土,要破坏英国的雷达站和防空指挥部。英军也展开对潜入者的搜捕,最终粉碎了德军的阴谋。

以精锐小分队渗入敌后破坏,这是战场上的打法,没听说精锐小分队潜入敌国首都进行破坏指挥中心的行动的,简直就是送死,但经典就是留刻在记忆中的,没有太多的为什么。

片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个叫西娜的德国女间谍,她一出场就是对上司侃侃而谈——过去总听人们提到金发碧眼这个词汇,但却很模糊,这次有幸对号入座,确实名不虚传。和片中寥寥几个女性(包括女一号)相比,无疑女二号西娜才是最美的。

同为德国间谍,并打入英军内部的马丁,在片中是男二号。

他和西娜一见面就当众热乎起来,不惧公开他们的亲密关系。这叫情人相见,分外眼红。

我比较喜欢他俩的感情戏,与正面人物男一和女一之间略显单薄的感情铺陈相比,这对德国间谍的感情戏设置远远比正面人物吸引人,至少观影过程一点都不累,倒显得主角戏多余了。

比如这段揭示间谍人物性格的戏,当德军上司凶神恶煞地给马丁下达完任务,迅速离开这间屋子,只见西娜从里间走了出来,听马丁发了一通议论。

影片中塑造的间谍马丁形象,很贴合现在社会学家研究二战期间纳粹士兵的一些观点,他们很多其实并非恶魔,只是德国传统中的服从意识和忠于领袖的思想灌输,他们不得不服从命令,但内心的良知却也会挣扎。

所以这时他有点动摇,说自己只是个服从命令的军人,这就是表现其良心未泯的一面。

相比之下,西娜倒是比他沉稳得多,不忘提醒他,别忘了自己的军人身份。

这时候近距离看西娜的脸,感觉她姿容绝伦,非常入眼,即使不施脂粉,依然会那么艳丽,漂亮,且性感。

西娜应该是那类竭诚为帝国卖命的间谍。她不像马丁,远远没有认识到自身环境的凶险,如果知道她最终的结局,谁都得不胜唏嘘。

电影给了西娜很多近景,特写镜头,几乎要放大贴在屏幕上,越看越感觉美貌惊人。不过我也越来越发现,虽然她很美,也始终在微笑,但那是职业性的,如同一块优美的生铁在微笑。

生铁归生铁,确实也拍得真美,对于当时年代的中国人来说,绝对能过目不忘。

西娜在酒吧扮演女招待这幕,衣服一点不暴露,严严实实包裹身体的白衬衣和背心裙,反而多了诱惑,仿佛有意让她体内犹如百花怒放的生命力绽放开来。

马丁假装和女主谈着话,一只手慢慢移到桌子下面,打开女主的包,敏捷地取出证件,然后暗中传递给西娜,一切在有条不紊地进行——雄浑的战争场面,惊险诡异的间谍行动,交替上演。

西娜和马丁配合默契,凡是特工该会的,西娜无不精通——间谍还是掀起了风浪的。

间谍小分队的最高指挥者,是个眼神凌厉,说一不二的阴险角色。我总觉得电影在这个人物的塑造上,有点刻意夸张和丑化。不仅赋予了这个人绝对密集的最奸诈、最不可靠、最诡谲的元素,同时还让他具有了最冷酷的权谋。在与其他人的比较上,这一特性无疑更加明显——在这个德国军官身上,永远隐蔽着一种军人的凶猛表情。

但是他们的间谍行动并没有进行多久,西娜的噩运就降临了——事情非常突然,由于英国反间谍行动的迅猛,西娜在酒吧的身份暴露。

她赶到指挥所(也是她的住所),通报完这一情报,建议总部赶快撤走。结果却被上司当头喝命:你不能走!

西娜瞬间就石化了。

她太明白了,间谍身份暴露是行动大忌,但她以为自己为帝国组织忠心耿耿,付出了那么多(常年以美色诱人)做出了很大牺牲,怎么滴也能换来一线生机——这意味着在她危难之际,她效忠的帝国会拉自己一把,帮助自己脱离险境。

但一把手的思路不是这样的——它很像韩信被抓时说的那句千古名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当你没有利用价值了,哪怕是自己人也会无视你,让你蒸发。

因为在特工组织眼中,“暴露”这两个字,对于间谍具有一票否决权,无论什么样的智慧、机警、对于工作的热情与诚意,种种付出,等等,在这个词面前,全部灰飞烟灭。

上司强调完眼前的处境,根本不给西娜更多的时间,一声命令:卡尔。

这就意味着,由叫卡尔的这个人来执行处决西娜的死刑!

西娜的生命就这样一下子被推到了终点。

然而西娜没有再犹豫,反而很快冷静下来,神色一变,转向现场的马丁,说出同样惊心动魄的一句:马丁,我不要卡尔,你来吧。

意思再清楚不过了,我愿意死在你的枪下。

这是西娜死前做出的唯一没有选择的选择,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她对马丁怀有刻骨铭心的爱情呢?

只见马丁闻听西娜此言,瞳孔迅速缩小,复又恢复原状,表现真太细致入微了。这时候我才发现,在这个德国下级军官的脸上,永远隐蔽着一种农民式的温顺厚道。

再不舍也得执行命令,只见马丁拔出手枪,面向西娜,对方也从容转身,两个人几乎同时迈步。

这几步用俯拍镜头表现,充满仪式感,让人突然屏住呼吸——似乎正面人物才有这番悲壮的就义场面,从本片来看,显然是给反派人物加戏了,而且是增加了反战的戏码,这样能让这个反派人物的形象更加的立体,因为第一次看到敌方军官也有人类的情感。

表面看来是扩大了反派的空间,实质上对敌人的深度刻画正是对自己的挑战和尊重,敌人的水平决定我们的水平

反派人物并没有彻底的反,给反派人物一点点良知,这毫无疑问提升了本片的整体质感。

从表情上看,西娜已经完全认了命,脸上反而呈现了超脱的安详和宁静,也许她也早已对自己的间谍生涯感到厌倦——这个人物,就在此刻一下被演活。

一对恋人在诀别之际就这样互相注视。镜头随之开始慢慢旋转……

想象在当时的背景下,揣摩每个人的心理状态,自然是很有意味的。我喜欢这样风格的电影。

几个镜头下来,旋转速度明显加快。

我好像看到了从西娜身旁飞过的一千块玻璃的碎片,也似乎能看清每一块在她周围飞舞,慢慢地、一块接一块地不停翻动,

每一块碎片上面都有阳光在闪耀,像是细小而美丽的彩虹。
这简直是极唯美的描写了——战争题材的电影拍起来就是有深度,有那种生离死别的张力。

两人慢慢地吻在一起——这个长镜头对着两个人继续旋转,转得人心都碎了。

昔日恋人摇身一变,成了自己必须要处死的人,这一刻——太扎心了!

这就是另一类的相爱相杀吧,这段戏的插曲也是像主题曲一样激情澎湃,现在听来仍然余音绕梁。

一边亲吻一边枪杀自己心爱的女人,让她在吻中死去,这场面真太凄美了。

突然一声沉闷的枪响,西娜好像触了电似的一僵,音乐随之变缓,她搂抱着马丁肩膀的双手徐徐松开,接着身体缓缓地滑落,但余音仍然袅袅,充满恋恋不舍,然后一切戛然而止,死亡就这样降临。

眼看着恋人被自己杀死,从自己面前倒下。这分离残忍非常。同时这镜头又那么简练,干脆,又让人黯然神伤。

上升到战争的角度去看,这段戏倒也符合当时国际上的主旋律——犯罪的是纳粹党人,而不是普通的德国士兵,因为士兵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他们一旦以士兵的形象出现之后,就不得不抛弃个人情感,转而服从上级委派的任务,即使是自己心中并不认同这种方式,但也不能抗命。

这样的设定有助于战后的战败国人们形象的恢复,同时也能让更多的人对于战败国的人民放下敌对的态度,这算是一种引导。

作为德国军人的马丁,他最后绝对不会投降,但他怎么活下去呢,也许他的结果是自杀,因为西娜之死的阴影会跟随他一生。

美人计终美人殒——这就叫战争年代的爱情悲剧吧,即使是反派——难道非正义的一方就不应当被关注吗?

在那样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很多永远不会被人提及的小人物们,在隐蔽的战线英勇奋战,甚至献出生命保卫了伦敦,保卫了英国。最终让德国人失败。

但在这部电影里,至少德国间谍杀死的英国人数量远远的超过了自己的死伤,而且,还重点描述了他们的人性。

当然最后还是正义战胜了邪恶。所以用英国首相丘吉尔的讲话作为结束语:我们一定要永远珍惜这一胜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