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代末以来,美国建筑商的生产效率已经下降了一半
效率避开了建筑业
——自上世纪60年代末以来,美国建筑商的生产效率已经下降了一半
原载《Economist》杂志,孙楚津译
九年前,柏林Brandenburg机场完成了第一次混凝土浇筑。机场计划于2012年开张,花费12亿欧元(18亿美元),并且每年接待3400万旅客。现如今航站楼里却只有那些戴着安全帽的人。项目超过预算六倍,仍有66,500个建筑问题需要解决。去年项目发言人被解雇,因为他称该项目为“shit-show (
)”,并且说只有“嗑了药”的项目经理才能保证机场的开张日期。
柏林的机场是一个更广泛问题的极端例子。从表面上看,建筑业似乎足够健康。建筑业全球市场价值10万亿美元,保险公司Euler Hermes预计今年将增长3.5%。但是牛津大学Saïd商学院的Bent Flyvbjerg说,世界范围内超过90%的基础设施项目不是未按期完成就是超预算。即使是最尖端的科技公司也遭遇了同样的问题。苹果公司位于硅谷的新总部比原计划晚了两年才开张,并且超过预算20亿美元。较小的项目也有类似的困扰。英国建筑师的一项调查显示,他们的建筑当中有60%不能按期完成。
咨询公司麦肯锡表示,建筑业保持着所有产业中的生产率增长最低的尴尬荣誉。在过去的20年中,全球建筑业每小时价值增加值平均每年增长1%,约为制造业增长率的四分之一。富有国家的趋势尤其糟糕。在同一时期,在德国和日本这两个工业效率典范国家,其建筑业生产效率几乎没有增长。在法国和意大利,建筑业生产效率还下降了六分之一。在美国,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建筑业生产效率更是令人惊讶地下降了一半。
建筑材料的价格并非原因,它们已经在增值计算中减去(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上升)。遵守各种规定带来的负担——例如申请许可证——只负部分责任。美国劳工统计局表示,自1987年以来,在美国此类规定造成生产率损失八分之一。
负更大责任的是两个更为广泛的结构性趋势。首先,工人替代机器,工业的资本密集性正在减弱。这一转变在拥有廉价劳动力的国家更容易理解。例如在沙特阿拉伯,从印度或者巴基斯坦引进工人比购买机器更便宜。然而在许多国家,劳动力成本可能会刺激企业用资本替代工人。
相反,建筑业需求的波动性促使建筑商们限制投资。咨询公司Bain & Company的Luc Luyten表示:“建筑业在痛苦的经历中学会了为下一次衰退做好准备。”重资本的建设方式带来了高昂的固定成本,而且在低谷期难以降低。与之相反,工人则可以被解雇。
第二个大问题是,建筑业的大部分都没有统一起来。高效企业理应挤压落后企业,从而产生更大、更具生产力的企业。“但是建筑业似乎是一个违反亚当·斯密的行业。” Mr Luyten表示。这一部分是因为建筑规范不仅在国家之间不同,在国内不同地区之间也存在差异,使得规模效益难以获得。大多数项目的定制性更是进一步限制了规模的通常优势。由于大多数项目设计不同,承包商每一个项目都必须从头开始。
目前美国有大约730,000个建筑单位,平均每个单位10名雇员;欧洲有330万个单位,平均每个单位4名工人。竞争激烈,而且利润率比零售业以外的任何行业都低。这种碎片化造成了自己的问题。微薄的利润使得投资更加不可能。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Thijs Asselbergs教授表示,通常项目有十多个分包商,每个分包商都希望利润最大化而不是合作控制成本。
结果就是这个行业不断提高给客户开出的价格,却全然忽视可以提高生产力的工具。“当我们都在用iPhone的时候,建筑业还停留在Walkman阶段。”荷兰建筑师Ben van Berkel说道。许多建筑专业人士还在用满是错误的手工计划。一个上世纪60年代的混凝土框架塔楼建造师会发现除了更好的安全标准,如今的建筑工地几乎没有变化。
关于建筑业可能如何前进的例子并不难找到。如同建筑师的基本要求,更多的建造师可以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其他方法尚处于早期阶段,但也展现出了前景,譬如遥控起重机和自动驾驶推土机(日本设备生产商Komatsu正在开发后者)。诸如海上建设等商机,已经显示出对技术和量产的投资是如何大大提高效率的。
在陆地上,一些企业成为量产的基地。瑞典宜家公司的子公司BoKlok只在现场进行五分之一的施工,其余工作在工厂内完成。构件可以标准化并由此降低成本。BoKlok认为其建造速度是行业常规速度的两倍。一家名为Katerra的美国公司也在亚利桑那州的工厂中生产公寓的预制构件。这将有助于每家公司独立完成自己的每一个建设阶段,而不是依赖于一堆冗杂的分包商。
最快的增长发生在中国。尽管基数较小,劳动生产率正以每年7%的速度不断增长。日趋紧张的劳动力供应已经促使企业尝试自动化。模块化建筑也在兴起,有一家公司在19天内建起了一栋57层高的塔楼。
然而,这些技术仍然是不普遍的。对大多数企业而言,微薄的利润和对未来低谷的恐惧持续地限制了投资。即使是采用了新方法的公司,增长也会受制于对新技术质量的怀疑。中国的一些模块化塔楼已经在单元之间出现了渗水。在英国,曾经在量产房屋方面的尝试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上世纪60年代以来建造的劣质模块化社会房屋已经拆毁。英国抵押贷款出借方会避开使用“非传统建造方法”建造的房屋。BoKlok和Katerra希望他们的建筑能矗立一个世纪。但是和建造施工的其他种种一样,观念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改变。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