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老照片】再吐血收集花儿市地区新老照片140幅,这里有您曾经的家吗?

本期推送无音频!

花市大街的布局

花市大街位于崇文门外的东南处,细分为东花市和西花市。花市大街是它的主干道,全长大约2000多米,宽约10米左右。东起“白桥大街” ,西至“哈德门大街”。在它的南北走向又被几条胡同隔开,并相互通连。

西花市有两条对头的胡同,被称之为“南羊市口”和“北羊市口” 。

东花市同样有两条对头的胡同,一个是“南小市口”和“北小市口” 。

花市居民在制作绢花(东城区档案馆馆藏)

清末时期的蟠桃宫庙会(东城区档案馆馆藏)

东花市回民小学,建于1911年,前身是穆德小学。

为了帮助当时花市大街的贫苦回民子弟能上学念书,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先生侯喜瑞先生联合花市大街的回民老表共同捐资兴建的。

花儿市 葡萄常

“南羊市口”里面有:上堂子胡同西口、东巷胡同、守备胡同、东河槽、北河槽、朱营、黄家店胡同等。

“北羊市口”里有:上头条、上二条、上三条、上四条、中头条西口、中二条西口、中三条西口、中四条西口。

“南小市口”里有:上堂子东口、下堂子西口、上宝庆东口、下宝庆西口、上唐刀东口、下唐刀西口、炕儿胡同西口、上锅腔东口(注:上国强东口)、中锅腔西口(注:中国强西口)、四川营西口。

“北小市口”里有:中头条东口、中二条东口、中三条东口、中四条东口、下头条西口、下二条西口、下三条西口、下四条西口;“虎背口胡同”里有:下头条东口、下二条东口、下三条东口、下四条东口、东头条西口、东二条西口、东三条西口、东四条西口;“北上坡”里有:东头条东口、东二条东口、东三条东口、东四条东口等等。

这些熟悉的地方,有您的家吗?

(花市大街旧街景)

花市大街的回忆

花市大街也是曾经繁极一时的大街▼

东花市大街路北曾聚集着:花市百货商场、崇光电影院、象牙雕刻厂、灯笼厂、皮毛厂、高台阶大烟袋锅、内明远、东花市派出所、玻璃器皿厂、袁崇焕祠、五十九中。

东花市大街路南有:新华书店、日用杂品竹器店、花市澡堂子、东花市消防中队、北京地毯厂、副食合作社等。

西花市大街路北有一个门脸房,主要经营日用百货、针头线脑,名为“天合百货店”,俗称“大烟袋锅”。该店门脸前挂着一个大烟袋锅模型,使人印象深刻,所以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大烟袋锅”。这家百年老店大大方便了当地百姓的生活。

东花市大街有一家内明起清真饭馆,是大厂县人铁原寿先生开设的,该店夏季的烧羊肉和冬季的涮羊肉,可以称得上是绝对的正宗老北京风味。

1958年,北京市第一个无人售货商店——花市大街鞋帽商店,照片中顾客们在挑选鞋。

1982年,花市日用杂品商店凉席、竹帘、草帽专柜顾客盈门。

老人们都知道,位于西花市东头路南还有一个著名的茶庄——张玉元茶庄,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一个叫张文卿的商人在这里开了间茶庄。

由于他经营有道,讲求信誉,注重茶的品质,赢得了顾客的称赞,生意做得很是红火。后来为了扩大经营,于1908年在前门外观音寺街又开了一家张一元茶庄。

张玉元茶庄,“玉”在古汉语里也有茶的意思,“元”在汉语里是第一的意思。第二家茶庄取名的“张一元”则有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意。

印象里▼

小时候经常去启元茶庄买茶叶,回来的路上,经过对过儿的“新华书店”还要买上一本小人儿书,要不就在启元迆东的“花市电影院”(原来叫崇光电影院)看场电影。畅怡园澡堂也是我常去的地方,离家很近,特别是夏天,三天两头要去那里洗澡。

花市大街也曾是北京五大庙会之一的“花市庙会”的举办地,主要在西花市大街的火神庙。旧时花市庙会也是老北京唯一的春节庙会,是老北京人购置年货的首选,堪称节日庙会之首,繁荣了五里长街的经济。

天合成烟袋铺这个名字现在知道的人不多了,但提起“大烟袋锅儿”就没有不知道的。这“大烟袋锅儿”原本身是卖各种烟袋的铺子,因为用一个特制加大尺码的大烟袋当店铺的幌子,由此而得名。

花市大街的著名店铺

清朝初期,花儿市街上的店铺渐渐多了起来,从清代后期到民国年间,是花市大街商业是繁盛的时期,之后渐趋衰落。

今天的西花市大街

东花市大街

花儿市歌

  花儿市中多市花,

  市花五色人前夸,

  人来买花价不赊。

  制花有匠极工巧,

  枝叶纷挐出春爪,

  一饭花中尽堪饱。

  担花早起上长街,

  千捆锦绣头街排,

  护花高悬凤字牌。

  富家生女称国色,

  一花三日插不得,

  贫家无米愁炊烟,

  女儿买花不惜钱。

这条街上的老字号随着城市的改造已经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拨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但留在记忆里的却永远都无法忘记。

【崇文税关】

老北京的城门各有特色,崇文门以税关闻名。清代的崇文门税关就设在花市上三条胡同的西口。做稅官可是个肥差,慈禧太后的弟弟桂祥只出任税关监督一年,就将他家在方家园的桂公府府邸翻建一新,还志得意满地说:“我这后半辈子总算不用愁了”。

清人有一首咏崇文门税关的诗写道:九门征税一门专,马迹车尘互接连。内使自收花担税,朝朝插鬓掠双钱。这是说小商贩挑着担子进入崇文门时,因手不空闲,就预先在鬓角插上两个铜钱,任凭收税的太监掠去,成为他们的额外收入。瞧这小费收的,明目张胆。

花市十景浮雕之一

【火德真君】

火德真君是中国民间信仰之一,是古代一位将军的化身。这火德真君其实就是一个三头六臂的化身 ,有着六只胳膊,每只胳膊分别拿着弓、箭、宝剑、火葫芦等法器,浑身金盔金甲,看着凶神恶煞,掌管着民间的火。人们常常拜奉他,祈祷家里不会出现火灾或者其他的灾难。

花市十景浮雕之一

花市火神庙就在国瑞城东侧对面,现在是图书馆。小院不错,常有人来此借书。

《火德真君庙重修记》碑

【清真古寺】

从外表上看不像寺院,据说这是清式建筑,内部宏伟,殿宇宽敞。这寺历史深远,是北京原有敕建四大清真名寺之一。这寺里现有由清朝第一代裕亲王所书“清真”二字木匾、其他木匾石碑,乾隆三十五年“重修礼拜碑记”等。

花市十景浮雕之一

花市清真寺

清真寺的后身,在居民小区内。

清真寺南侧的门

福善寺~

在清真寺向南,还有一座“福善寺”,也在这小区内。虽说就剩下这么三间山门,总比没有强。

【千年枣王】

“千年枣王”是一棵老酸枣树,原生长在崇文区上堂胡同14号院内,现在原地保护,于“花市枣苑”住宅小区之内,小区就以此命名。

据碑文记载:这棵古树约有八百多年树龄,为市级保护古树,堪称为酸枣树的“活化石”,每年都开花结果。做为枣树,特别是酸枣树这么粗、这么高大,实在是罕见,“枣王”当之无愧。

花市枣苑雕塑铭文

小区花园

花市枣王,经历了近千年风霜,依旧是春华秋实。珍稀。

【皂君铁狮】

皂君庙的位置据说现在是小学校,在花市大街十字路口东北角有一所回民小学,不知是不是这里。没有了皂君庙,自然见不着“铁狮子”了。

据说皂君庙前的这对狮子,雄狮在左,雌狮在右,一个左顾,一个右盼。雄狮呈张口状,右脚踩一铁绣球;雌狮做闭口状,左脚踩一幼狮,情意绵绵。

花市十景浮雕之一

花市十字路口回民小学。这路口向西是西花市;向东是东花市;南北向则分别是南、北花市。路口这里叫羊市口。

铁辘轳把~

距小学校不远处的古井,这地方也因此得名“东花市铁辘轳把”。

传说,皂君庙前的这对铁狮子,每天夜里都会去铁辘轳把胡同的水井喝水,天亮前准点返回,从不延误。虽没谁看见过,但是却留下了老北京人常说的歇后语:“灶君庙的狮子-铁对儿。”意在形容志同道合的好友之间的形影不离,心领神会。这是多么有意思的故事呀。

【卧佛著书】

卧佛寺位置现在是鼎新大厦的后院中,原是供奉佛祖释伽牟尼的寺庙。始建于明代,清乾隆年(1766年)重修。

原山门内有圆殿,中置立佛一尊,后殿有木制卧佛,原西廊有一口明代铁钟,因钟声幽美,寺被称为妙音寺。也有一说,此庙称妙音寺,因寺内有卧佛,被俗称为卧佛寺。解放后卧佛先移至西郊大慧寺,后又移至法源寺。

值得一提的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曾在花市卧佛寺暂住过。红学家周汝昌著《曹雪芹小传》一书,书中说曹雪芹曾住过此寺。齐白石还曾到此寺访遗迹,绘画并题诗:“风枝露叶向疏栏,梦断红楼月半残。举火称奇居冷巷,寺门萧瑟短檠寒。”曹雪芹居此未久,即迁往香山”

卧佛寺原址,现在是一所会馆。

据说,曹雪芹曾经在此暂住,后迁往香山。

【袁崇焕祠】

袁崇焕祠建于清代中期。袁崇焕屈死后152年,乾隆四十七年(1782),千古奇冤终得以昭雪,真相大白于天下,朝庭颁昭在埋葬袁崇焕处为他建祠。广渠门,正是当年袁崇焕驰援京师,大败金兵的地方。

袁崇焕,明代著名爱国将领,评价历来褒贬不一。

袁崇焕祠,院内主体建筑是一座青砖青瓦的祠堂。

门楣上方高悬扁额:“大明英烈袁崇焕祠”。

祠堂迎面悬挂着英烈的遗像,督师遗像两边的对联是:杖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上悬匾额“碧血丹心”。

祠堂后为袁崇焕墓,葬着袁崇焕的头颅,墓前立有清道光十一年(1831)湖南巡抚吴荣光题写的“明袁大将军之墓”石碑及石供桌。

坟侧小丘为佘义士之墓。1952年曾对袁崇焕祠和墓进行修葺。

佘幼芝办公室、休息室。袁崇焕死后,佘氏义仆为其收敛骸骨,葬于此地,这里以前叫东义园。佘氏家族遵祖训,从此世代为袁守墓。佘幼芝是佘氏后人,2020年佘幼芝女士去世,本节目曾作专题节目纪念。

一句诺言到底能守多久?信守忠义的佘家,为了先祖的一句祖训,十七代人守了整整374个年头,不惜代价忠义守墓。袁崇焕墓第十七代守墓人佘幼芝,也是守护袁崇焕墓的最后一个家族成员。

隆安寺~

在袁崇焕祠向东,白桥大街的小巷内有一座“隆安寺”,不开放。庙虽不大,却是外城著名的佛寺。康熙年间重修,具有明代寺庙的建筑风格。

【广渠春晓】

广渠门旧城楼已经不复存在。1930年代日军占领时期将箭楼拆除,1953年为道路通畅拆除了城楼和瓮城。百度词条说,根据“广”的释义,推测“广渠”的意思应是宽广的大渠,可能寓意着“通畅顺达”。再说,“广”和“渠”都有“大”的意思,是同义词,因此“广渠门”可能是当时北京城规模宏大的一座城门。推测因此得名。

花市十景浮雕之一

护城河、广渠门外

广渠门旧貌

【蟠桃圣会】

蟠桃宫,正名叫护国太平蟠桃宫,中国民间信仰之一,祀西王母。这蟠桃宫就在东便门角楼对面,云腾宾馆的北侧,是北京有名的道观之一。明清至民国年间,每年三月初一至初三日有庙会,称“蟠桃圣会”。这庙1987年拆除了,只保存有“蟠桃圣会”琉璃砖和乾隆年间《太平宫碑记》石碑一座。

花市十景浮雕之一

《太平宫碑记》碑亭

《太平宫碑记》石碑

旧时的蟠桃宫。

蟠桃宫旧貌。

【角楼映秀】

花市十景浮雕之一

东便门角楼,春天梅花节时拍摄的。

明城墙遗址公园梅花节,时间是2017.3.26。

2017.2.23拍摄

东便门角楼下的庙会。

看图中人们穿戴和树梢上萌发的树叶,应当是春天,想必这就是“蟠桃圣会”实况吧。

花市店名录~

在东花市东街路口的东北角,有一排很有意思的牌子。上面写的是从花市大街的1号,一直到花市大街的129号,都是各家店铺的名号,细细看来很有点意思。

更多的我虽不清楚,但绢花铺子买绒花;山货店买凉席;杂货铺买铁皮烟囱;地摊儿淘小人书,这可都是我儿时亲历的事。在当时,这些日常小事,那可都是一家子的大事,出行也是个重要活动呢。几十年后想起来,依旧是美滋滋的、好玩儿的、暖暖的。

时光飞逝,古老的花市大街也早已没有了当初的影子,很多刻骨铭心地方更是荡然无存了,那些土生土长的“花儿市人”,走在这条街上是否也会有一种陌生的感觉!

“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找到不到我的家”——这句歌词真实地反映了曾经出生在花市大街,长在花市大街每一个人的心声,昔日景象只能从老照片中追忆了。

文图来源:

BTV这里是北京

北京市档案馆

花市枣苑

孟氏老树游记

其他网络公众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