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鬼谷子医经(36)经后荣痛汤

生黄芪30克  党参12克  白术6克  茯神10克   甘草6克  当归6克  川芎6克  白芍10克  熟地10克   香附6克  酸枣仁10克  益母草15克  鸡血藤15克

治气虚血弱之痛经,证见月经量少或虚崩,正值行经之时或经后腹部空痛或头痛隐隐,伴少气懒言,夜寐不安,舌淡苔白,脉细或弱。

方中黄芪为君益气养血摄血,对于气血虚之经水少者可补之,对于气虚血崩则可摄之,诚妙用也。方中采用八珍汤气血两补,又有益母草,鸡血藤活血调经使其补而不滞,少佐香附更能 使气血顺畅而柔肝止痛也,妙在八珍汤中易茯苓为茯神,且加酸枣仁共凑养血安神以达神安而血归之妙用也!全方配伍巧妙,对于气虚血弱,不荣则痛之痛经实为有效良方也。

或问曰:此方乃八珍汤加味而成,既然养血,为何当归川芎少,而白芍熟地多耶?

答曰:此方之精妙之处便在此处,四物汤乃补血经典名方,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各等分,然此方则不然,盖因此方乃补气而养血之用,故师当归补血汤之黄芪与当归之比例乃是五比一,今 黄芪三十克,故当归六克尔,又川芎之性大剂量则喜上行而治头疾,小剂量则可配伍当归而达补血之功,故亦用六克也,又因黄芪三十克补气而恐有生阳之过,而白芍熟地养血又能育阴,可 制黄芪生阳之过,故白芍熟地之量为十克而多于当归川芎也。全方剂量配伍讲究,且合乎中医中药之理法方药之法度,故临床运用效果显著,此一心得体会,对于躬身临床之医家诚为之重要 ,不可不思之也。针对药物剂量问题,愚以亲身经历,愿与诸位共勉,多年前愚在省中医院康复科实习期间曾遇一名医给一中风偏瘫后遗症患者开一处方,名为补阳还五汤,服用月余,丝毫 不见任何效果,患者家属似有不满之意,遂私下问愚为之奈何,愚拿其脉象,确为气虚血瘀之证,补阳还五汤并无错误,疑惑之余,愚翻阅所开之方,不禁让愚大跌眼镜,方如下:黄芪15克  当归10克 赤芍10克 地龙10克 川芎10克 红花10克 桃仁10克。这就是某名医开的补阳还五汤!同样的方子,剂量掌握有误,那么方义必定有误,临床用之,何来效果可言?但看王清任补阳还 五汤原方:黄芪生,四两[120g]; 当归尾 二钱[6g]; 赤芍 一钱半[5g]; 地龙 一钱[3g];川芎 一钱[3g]; 红花 一钱[3g]; 桃仁 一钱[3g]。本方所治证候,半身不遂,系由气虚血瘀所 致。半身不遂变称中风。肝主风又主藏血,喜畅达而行疏泄,“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气为血之帅,本证中风半身不遂,一属中气不足则邪气中之,二属肝血瘀滞经络不畅,气虚血瘀发为 半身不遂。治宜补气活血为法。气虚属脾,故方用黄芪120克补中益气为主;血瘀属肝,除风先活血,故配伍当归尾、川芎、桃仁、赤芍、红花入肝,行瘀活血,疏肝祛风;加入地龙活血而通 经络。共成补气活血通络之剂。关于药物剂量问题,愚再举一例,被誉为仲景群方之魁桂枝汤:桂枝(去皮)、芍药、生姜、大枣(切)各 9g,甘草(炙)6g。此方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再看仲景 之小建中汤:桂枝(9克) 芍药(18克) 生姜(9克) 大枣(6枚) 炙甘草(6克) 饴糖(30克)。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主治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两方仅一味芍药剂量不同,稍加饴糖,方义,治则 ,运用完全不同,可见仲景对剂量之拿捏何其重视,诚为后辈注重方药剂量之典范!为医者,身系患者生命安危,此一节,不可不重视也!

曾有人质疑:阁下书中所载之方似乎有前人之影子,倘若将先贤之经方稍作改动,易之以名,如此,天下方剂岂不多如繁星乎?

愚答曰:但观仲景之桂枝汤与小建中汤,不过一味芍药之剂量不同尔;四君子汤与易功散,只加一味陈皮而已;六味地黄丸脱胎于仲景之桂附地黄丸;八珍汤为四君子汤合四物汤;桃红 四物汤亦是四物汤加桃仁红花尔;血府逐瘀汤,少腹逐瘀汤,膈下逐淤汤,通窍活血汤皆为桃红四物汤变化而来,如此例子,不胜枚举,此之为何耶?愚以为,无论剂量之改变,亦或药味之 加减,属新创之方,还是属经方之加减方,要看此方是否有医学理论做依据,是否有临床之适应症,是否有临床疗效作支持,既然有医学理论和临床疗效作支持,且又不同于先贤之经方,愚 认为此方即为继承地发扬经方之新方,中医事业的推动,新鲜血液的注入,脱离不了此种创新精神,师古而不泥古,此之谓也!

某女 40岁,痛经两年,加重半年。病情如下:经量少,每逢行经之时和经后腹部空痛不适,因而夜间无法安睡,西医嘱其休息,热敷腹部,并予以止痛药维持,近半年愈发严重,故寻求 中医于愚处,愚观其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细弱。不假思索,其乃气虚血弱之痛经,立投经后荣痛汤,加减调理月余,痊愈。

经后荣痛汤

八珍益母鸡血藤,

黄芪香附枣仁成,

虚证痛经夜难寐,

经后荣痛此汤盛。

来自:简兮  > 《中医》

<

(0)

相关推荐

  • 清代名医开一神奇方药,有效调理中风、中风后遗症

    说到中风,历代医家各抒己见,东汉大医张仲景认为要祛风,名字就叫"中风",所以张仲景就从风来论治.金元名医刘完素从火论治,朱丹溪从痰论治. 到了清代,出了位奇人,他叫王清任,为什么说 ...

  • 手麻、脚麻、腿麻,介绍一剂经典名方

    我们当地有位老中医,行医数十载,大半辈子都在为乡亲们解除病痛. 有位老爷子,手指麻木已经有五六年之久了,起初一直不为所动,最近一段时间越发觉得这手指像木头一样厚重,又好似有万千蚂蚁在上面爬来爬去,拿筷 ...

  • 舌头底下有青筋爆出是什么原因?

    舌头底下青筋爆出,即中医所说的舌下静脉迂曲,同时伴有颜色紫暗,是人体内有瘀血的征象.看舌下静脉是中医舌诊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什么会出现舌下静脉迂曲.紫暗呢?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气虚血瘀 血液的 ...

  • 中医鬼谷子医经(5)四陈汤

    四陈汤 法夏15克  陈皮15克  枳实10克  吴茱萸10克  干姜6克  茯苓10克  甘草10克  人参10克  生姜20克  大枣4枚 治寒痰伏胃之呕吐痰涎,或纳食欲吐,或胸膈痞闷,或胃脘疼痛 ...

  • 中医鬼谷子医经(22)肉桂赤石脂汤

    肉桂10克   煅赤石脂30克(先煎)  海螵蛸15克   芡实30克   山药30克 治脾肾阳虚之久痢,或久泄,或遗尿尿频,或女子赤白带下,崩漏,或男子遗精滑精,早泄,舌淡苔白,脉迟弱或细弱. 赤石 ...

  • 中医鬼谷子医经(21)升清降浊汤

    升清降浊汤 生黄芪20克 藿香10克 石菖蒲10克 厚朴10克 法夏10克 泽泻10克 柴胡6克 升麻6克 炙甘草6克 生姜5片 大枣5枚 治脾虚痰湿困体,气虚而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证见神倦乏力,少气懒言 ...

  • 中医鬼谷子医经 (61)

    断乳方两首: 一,通经断乳汤 益母草30克 桃仁10克  红花10克  当归10克  赤芍10克  川牛膝10克  苏木10克   青皮6克 土鳖虫6克  琥珀6克(研末分吞) 通其月经,使乳随经走, ...

  • 中医鬼谷子医经(33)

    滋阴引经汤 麦冬30克  枸杞10克   生白芍15克   生地15克   熟地15克  代赭石15克(先煎) 川牛膝10克  炒王不留行30克  轮回酒50克 治阴虚火旺,虚火上炎之倒经,证见月经期 ...

  • 中医鬼谷子医经 (70)

    双活除痹汤 羌活15克  独活15克  防风10克  白芷10克 淫羊藿15克  五加皮15克  威灵仙15克  桑寄生15克  狗脊15克  巴戟天10克  肉苁蓉10克  川乌6克  草乌6克   ...

  • 中医鬼谷子医经(6)

    温表凉里汤 羌活10克  白芷10克  细辛3克  生石膏15克  炙甘草6克 治肺胃有热复感外寒之外寒里热证见身微热而痛,欲饮冷水,或喘或气逆,舌苔薄微黄,脉浮紧或浮数. 羌活,解表寒而善祛上半身风 ...

  • 中医鬼谷子医经 (52)

    阴冷(性冷淡) 一,补阳欲火煎 黄芪30克  人参10克  当归10克  附子10克  桂枝10克 肉苁蓉10克  巴戟天10克  川牛膝10克  蛇床子10克  小茴香6克  艾叶10克  花椒10 ...

  • 中医鬼谷子医经(8)张氏清上温下汤

    张氏清上温下汤 黄芩10克黄连6克薄荷10克生石膏15克升麻10克代赭石15克(先煎)川牛膝10克黑附片10克肉桂3克(研末分吞) 治上焦热甚而下焦虚寒证见口舌生疮或面部痤疮或血热之鼻衄,吐血,齿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