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良春】望诊经验

'望而知之谓之神'。望神、察色在中医诊断学上占有重要之位置,因此在广泛使用前人经验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摸索新的线索,总结新的规律,更好地提高辨证识病的水平,是我们这一代中医的职责。兹就望诊观察肝炎眼血管变化、人中诊法、舌边白涎诊法作一初步探讨,就正于同道。

1

肝炎患者的眼血管变化

《内经》日:'肝开窍于目。'肝炎病情的轻重及转变,亦必然反映于目。

我在临床上发现多数肝炎患者的眼血管,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而这变化对急、慢性肝炎的诊断和预后,有密切的关系。我曾请南通医学院附院眼科采用角膜显微镜、眼底镜等仪器协助检查了28个病例,其结果如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病员的球结膜和眼底视网膜血管都有变化,其变化与病情基本成正比。病情较轻或趋向痊愈者,其眼血管变化较小或正常;而病情严重者,其眼血管变化亦较突出。眼血管变化较显著的患者,其肝功能大多不正常,肝大消退亦缓,并有眼花或视力减弱、昏糊、眼前似有金星出没等肝血不足之征象。后来为了简化检查过程,便直接用肉眼观察了100多例肝炎患者,其结膜血管不仅充血,而且还有如锯齿状的弯曲出现。

  • 凡是眼血管弯曲明显者,为早期象征;

  • 扩张较剧,色鲜红者,为病势演进之征;

  • 模糊或不太明显者,则为病程已长或向愈之征。

  • 其血管末端有黑点者,表示肝区疼痛较剧。

病症向愈的患者,肝大已缩小或不能触及,其眼血管变化亦随之逐渐消失。可见眼血管变化对肝炎的病情进退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

'人中'诊法

祖国医学诊法内容丰富多彩,但是人中的诊法却很少有人重视。《灵枢·五色篇》有'面王以下者,膀胱、予处也'之说。景岳注云:'面王以下者,人中也,是为膀胱、子处之应。子处,子宫也'(朱师认为子处,应包括男女生殖器官,不单指子宫)。指出了'面王以下'与'膀胱、子处'的关系,即'膀胱、子处'有病,可以从'面王以下'表现出来。

1.人中可作为男女生殖系统疾病的辅助诊断

我们认为,经文所说'面王以下者,膀胱子处也',是单言色诊,至于人中与中指同身寸之差异在辨证中之应用,则未见论述。笔者跟随朱良春老师学习时,在这方面获得了初步的认识。根据朱老的多年临床体会,认为正常人的人中长度基本与中指同身寸长度相等,凡是长度不等的,无论男女,'膀胱、子处'均有病变,且长度差别越大,症状就越明显,男则有阳事、生育方面的病症;女则见经带胎产等异常。根据临床观察,中指同身寸长度大于人中者较为多见,包罗的病症亦较广泛;而人中长度大于中指同身寸者较为少见,且常为子宫下垂。若人中沟深者常为子宫后位,浅者多为前倾,宽阔者多为子宫肌瘤。因此,人中色诊与长度切诊相结合,临证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2.检测300例男女人中变化,证实它的诊断价值

曾测量男女病例的中指同身寸及人中之长度各150例,现将其中异常者分述如下。

男性中指同身寸长度大于人中0.5cm的有29例,占受测人数的19.33%。其中阳痿、早泄的9例,不射精的3例,不育的4例,子痈的3例,狐疝的9例;1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长度相差0.8cm,无生殖系统病症。

女性中指同身寸长度大于人中0.5cm的有69例,占受测人数的46%。69例中,伴人中沟深者7例,浅者6例,宽阔者15例。其中月经初潮迟(16~21岁)且痛经的16例,崩漏的14例,痛经而7个月早产的1例,经前头、乳房、小腹胀痛或兼吐衄的10例,习惯性流产的2例,痛经伴妊娠恶阻的9例,不孕的3例,痛经伴带多的10例,21岁月经初潮、带多、怀孕2胎均横位的1列,闭经的3例。以上除21例未婚者外,均作了妇科检查。检查结果中,子宫发育不良的8例,子宫前倾的2例,后位的5例,子宫颈口狭窄的4例,粘膜下肌瘤的7例,间质性肌瘤的5例,浆膜下肌瘤的2例,功血症的13例,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的1例,肥胖性生殖无能综合征的1例。

300例病例中未发现有中指同身寸长度小于人中的。

3.病案举例

兹将运用人中诊法之病例简介如下。

笔者曾以对1例人中色黑而人中长度短于中指同身寸0.7cm的阳痿遗精不育患者(疗前精液检查:数量正常,死精数占70%),结合临床辨证,治予补肾益精,患者人中黑色消除,复检精液:精子6600万,活精子占80%活动良好。又治1例人中色青且赤,长度短于中指同身寸0.6cm的痛经少女(16岁),正值经期,辨为肝热炽盛下扰冲脉,随证施治,痛经止,人中青赤色消失。另有1例左侧睾丸急性炎症患者,人中色青,人中短于同身寸0.9cm,经用龙胆泻肝汤加减,人中青色消失,病告痊愈。综上可见,人中诊法包括其色诊、切诊及人中与中指同身寸之差距,对临床辨证施治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身寸与人中之长度差距超过正常范围(相差大于0.3cm)的98例除1例男病员外,均有生殖系统病症。

长度差距在正常范围(相差小于0.2cm)的则无生殖系统病症。一般经治获效的患者,其人中的异常颜色(如黑、赤、青),均随病情向愈而转为正常,但人中长度不能改变。(林纬芬整理)

3

'舌边白涎'诊法

舌边白涎,是在舌之两侧边缘约5mm处,各有一条白涎聚凝而成的线索状泡沫带,由舌尖的两侧向内伸延可达寸许,清晰可见,不难辨认。有因患者言语、饮食顿可消失者,但静候片刻,即可复出。朱良春老师指出:舌'边白涎乃痰湿凝阻,气机郁结之征也,虽见之于舌,若审其内,证自可见。'临床上朱师常以此为痰气郁结之征,以豁痰渗湿,调气开郁之法辨证论治,屡屡获效。征诸古籍,未见记载,殊堪珍视。兹将朱师医案举例如下:

例1:痰气凝结案

徐某,女,32岁,1965年4月16日。

喉中如有炙脔,咽之不下,咯之不出,检视无异常。苔白,舌边有白涎两条,脉细。此梅核气也,起于痰气凝结。治拟理气化痰。

制厚朴3g,姜半夏6g,化橘红5g,旋覆花9,玫瑰花10g,生白芍9,合欢皮12g,甘草3g。

上方服5剂,并嘱患者怡性悦情。药后喉中异物感与舌边白涎均消失。

例2:痰湿中阻案

周某,女性,22岁,1965年8月7日。

疟疾后1周,痰湿未化,中宫不和,头眩神疲,纳呆,肠鸣泄泻,苔白腻,舌边有白涎两条,脉濡细。法当化痰湿,和中宫。

藿、佩梗各6g,苍术皮5g,广木香5g,山楂炭12g,车前子9,姜半夏5g,熟苡仁12g,六一散9。

服3剂,舌边白涎消失,症情趋复。

例3:脾虚痰蕴案

刘某,男性,25岁,1965年6月27日。

头晕神疲,四肢倦怠,口粘时渗涎沫,纳呆,嗜睡,苔白腻,舌边有白涎两条。此脾虚湿困,痰浊蕴中,运化失司。治拟燥湿运脾,以化痰浊。

焦白术6g,淮山药15g,姜半夏6g,制川朴3g,陈皮6g,熟苡仁12g,白蔻仁3g,香橼皮6g。

服3剂,脾虚渐复,舌边白涎消失,仍予健脾化湿法调治而愈。

例4:痰阻清窍案

任某,男性,50岁,1965年9月15日。

眩晕宿疾,作则视物旋转,耳鸣呕吐,苔白腻而厚,舌边有白涎两条,脉弦滑。盖无痰不作眩,证属痰湿逗留,阻·遏清窍。法当渗化痰湿,以利清窍。

代赭石15g,旋覆花10g,焦白术10g,泽泻15g,杭白芍10g,灵磁石15g,姜半夏9,黄菊花5g,车前子15g。进上方3剂而愈。

(0)

相关推荐

  • 肝癌是如何分期的 肝癌预防这四点很重要

    肝癌的发病率在我国近些年来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而且好多患者在发现的时候已经是晚期了.那么肝癌是如何分歧的呢?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如何有效地预防肝癌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肝癌是如何分期的 第 ...

  • 朱良春对“舌边白涎”诊法的经验:痰阻清窍案

    朱良春对"舌边白涎"诊法的经验 作者/俞淦琪 舌边白涎,是在舌之两侧边缘约5毫米处,各有一条由涎之泡沫聚凝而成的线索状泡沫带,由舌尖的两侧向内伸延可达寸许,清晰可见,不难辨认. 有 ...

  • 面审真题临床微生物检验技术高级职称考试 快速背题

    高级职称面审(临床微生物检验技术)高级职称考试 快速背题 面试题库(案例分析) 面试题库 面试题库(简答题)背题 面试模拟1 面试模拟2 面试模拟3 高级职称面审(临床微生物检验技术) 面试模拟1 1 ...

  • 【干货】口咽通气道如何正确使用?

    概   述 口咽通气管,又称口咽导气管,是一种由弹性橡胶或塑料制成的硬质扁管型人工气道,呈弯曲状,其弯曲度与舌.软腭相似,易于插入. 临床常用的口咽通气管,为一椭圆形空心塑料管,外形呈"S& ...

  • 朱良春对“舌边白涎”诊法的经验:痰湿中阻案

    朱良春对"舌边白涎"诊法的经验 作者/俞淦琪 舌边白涎,是在舌之两侧边缘约5毫米处,各有一条由涎之泡沫聚凝而成的线索状泡沫带,由舌尖的两侧向内伸延可达寸许,清晰可见,不难辨认. 有 ...

  • 朱良春用药经验—[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转载】

    朱良春用药经验-[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 发表者:赵东奇 183人已读 白薇轻清虚火,透泄血热 白薇味苦咸,性寒,入肺.胃.肾经,具有清虚火,除血热等多种作用.朱师用白薇的着眼点有三:①白薇能清 ...

  • 朱良春用药经验:片姜黄配海桐皮,效专行气活血、通络定痛

    肩关节周围炎属于"痹证"的范畴,多见于中年以后的患者,故有"五十肩"之称.由于此际气血渐衰.肝肾渐亏,气血衰则关节失于濡养,肝肾亏则其所合之筋骨松懈,故虽见肩周 ...

  • 朱良春用药经验(50)葶苈子乃泻肺强心之佳药

    葶苈子味辛苦,性寒,入肺.膀胱经.长于下气行水,对于痰浊内阻.壅阻气道.气逆喘咳者,或水肿胀满.而体气不虚者,用之多收佳效.然葶苈子有甜苦之分,<纲目>云:"葶苈甘苦二种,正如牵 ...

  • 朱良春用药经验:蒲公英应用琐谈

    蒲公英遍地皆有,寻常易得,而其功用颇为神奇.本品味甘苦,性寒,能化热毒,擅疗疔疮.恶肿.结核,又能疗喉痹肿痛,并可利尿通淋,种种治效,难以尽述.朱老对本品的应用另具手眼,择其数端,简介于后. (1)清 ...

  • 朱良春教授经验药对

    三七 大黄 郁金 牛膝 [用量]三七3g(分冲),熟大黄.郁金.淮牛膝各9g. [功效]止血祛瘀,疏肝理气. [主治]胃中积热.肝火犯胃之胃出血,证见呕血.便血者. [按语]脾胃虚寒者不宜用之.胃脘痛 ...

  • 朱良春用药经验:甲状腺肿瘤的克星——黄药子

    黄药子为薯蓣科植物黄独的地下块茎.李时珍<本草纲目>对其功用有八个字的说明:"凉血降火,消瘿解毒",颇为扼要.朱老指出:解毒,是指黄药子"主诸恶肿疮瘘:一喉痹 ...

  • 朱良春用药经验集:外治皮肤病圣药——苦参

    苦参,大苦大寒,纯阴沉降之品也.前人曾经指出:苦参"退热泄降,荡涤湿火,其功效与黄连.龙胆皆相近",而"其苦愈甚,其燥尤烈","较之黄连,力量益烈,近 ...

  • 朱良春用药经验集 二(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转载】

    朱良春用药经验集 二(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 发表者:赵东奇 9785人已读 27.半夏应用新探 半夏味辛性温,体滑而燥,其除湿化痰.和胃健脾.发表并郁.降逆止呕之功人所尽知.但其作用远不止此. ...

  • 朱良春用药经验集 四(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

    发表者:赵东奇 一.黄药子为治甲状腺肿大之主药 朱良春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临床大家,朱老学验俱丰,用药独具匠心,临床疗效显著.学生十分崇敬朱老,细心拜读<朱良春用药经验集>一书,受益匪浅, ...

  • 国家级名老中医朱良春用药经验

    一枝黄花 苍耳子 [用量]一枝黄花18g,苍耳子12g. [功效]疏散风热,清解表毒. [主治]时邪外感发热. [按 语]一枝黄花疏风达表.清热解毒,苍耳子行走上下肌肤,有疏散宣通之功,二药合用,既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