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意孤行将核污水排入大海,对全世界乃至中国,有什么危害?

这几天,日本准备将福岛核电站污水排入大海的想法再次将福岛核事故这件事提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从日媒报道的消息我们可以得知,日本政府已经基本决定将核污水直接排入太平洋,以应对即将告罄的污水储存罐。此消息一经传出就遭到了世界各国的强烈反对,其实早前日本就一直有将这块“烫手的山芋”就此解决的想法,但一直都在各界的谴责下搁置,可如今日本准备破罐子破摔,彻底放弃之前“绝不轻易向太平洋排放核废水”的承诺,无疑是一种想让全世界承担他们犯下的错误损失的荒唐做法,把自己放在了国际社会的对立面上。那么这些核污水一旦被排入海洋,造成的影响会有多严重呢?

咱们先来看地图,福岛核电站地处的福岛县位于日本东北地区的最南边,东面就是太平洋,东西横跨奥羽山脉,从东往西依次分成了滨通、中通与会津三大区域,面积有1.38万平方公里左右,仅次于北海道和岩手县,排在全日本第三位。福岛核电站所处的福岛工业区属于太平洋沿岸气候,夏秋降水量比较丰富,冬季也相对来说也很温和,气候舒适,相较于受寒流影响的中通地区和受日本海沿岸气候影响的会津地区,这附近居住的人数较多一些,产业发展也比较快,各种矿工业、制造业比较发达。

作为当时世界上在役的最大核电站,福岛核电站的一站1号机早在1971年3月就投入了商业运行,二站1号机也在1984年4月开始了运作,到事故发生时福岛核电站的一号机组都已经服役了近40年之久,出现了许多设备老化的现象。其实在一号机组投入使用的7年后核电站就曾发生过临界事故,后来在2005年和2006年又分别出现了储存核废料的池水外溢、机组放射性物质泄漏的事故,此后福岛核电站问题频出,且还存在着下属公司私自篡改数据隐瞒安全隐患的情况,让整座核电站屡出争端。

2011年3月11日,日本的东北太平洋地区发生了里氏9.0级的大地震,地震引发了特大海啸,地震导致东北海岸福岛核电站的四个核电厂共计11个反应堆自动停堆,超过核电站第一核电厂厂址标高14米的海啸轻松冲破了防御设施,造成厂内的包括供电设施、储存罐在内的一系列设施遭到重大破坏,并引发了连锁爆炸,整个福岛核电站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据统计,此次地震加海啸让整个日本东北部地区近20000人死亡或失踪,成千上万的人流离失所,沿海地区的工业及基础设施基本被破坏殆尽,难以恢复。

此次福岛核电站事故被确认灾害级别为7级,与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同等,是目前核事故最高的级别。本来这只是一场天灾,可是在日本政府荒诞的作为下逐渐演变成了一场人祸,他们对福岛灾后的重新建设基本上是了却若无,以至于灾害过去了近十年这里仍旧杳无人烟,宛如死城,而为了给爆炸事故中核反应堆降低温度,日方为其注入了大量的冷却水,殊不知这些冷却水加上灌到反应堆里的雨水、地下水,共同形成了福岛核电站内数以万计的核污水。

随着大量核污水源源不断地从核电站中产出,日本政府仅是将它们储存起来,并没有采取其他有力措施,从日方统计数据可知,截止到今年2月,福岛核电站附近的核污水储存罐已达1074个,储存总量则超过了124万吨,预计在2022年前后将在核电站附近摆满储存罐,届时余下的污水将无法处理,只得计划排进沿边的太平洋中。

我们再来把镜头拉回福岛,可以看到,如果这多大124万吨以上的核污水从沿岸排入太平洋,首先受到影响的必然是日本自己,这些核污水会先沿着日本沿岸蔓延开,遍布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再延伸到东海和菲律宾海,向着东边由太平洋流入美洲大陆,向着西边进入东亚各国沿海。根据世界环保组织的测算,这些核污水只需要三年时间就能扩散到欧洲沿海,进入中国海域的时间只会更短,定夺十几年就能够遍布整个太平洋,并向着其他海洋进军。

通过对福岛核电站周边海域的长期监测数据显示,海里的放射性物质含量超过了其他海域的数十倍有余,而该海域内的海生植物、鱼类基本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海底环境变得极端恶劣,大批生物随之死亡,生态平衡被打破,伴随而来的是整片海洋环境的严重破坏。

日本政府宣称,此次将福岛核电站的核污水排入太平洋前会对所有污水提前进行无害化处理,表示这种做法不会对海洋安全造成危害,但要完成如此庞大数量的核污水无害化处理,从技术层面来说就是个难以完成的任务,况且就算日本求助其他国家一同帮忙处理污水,需要支付的处理费用也堪称天价,要知道福岛核电站的核污水量现目前还在继续增加,光凭无害化处理想填满这个“无底洞”恐怕日本难以承受。所以说所谓的无害化处理能否真正落实还是个未知数。

对于此次事件,我国外交部发言人也表示希望日方谨慎决策,慎重思考排污入海将带来的后果,如果非要一意孤行导致不可挽回的局面日本必将受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谴责,到时候影响可就极其恶劣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