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队的羊圈》 杨 永
简介
诗
人
杨永,生于石河子,长于安集海。1975年毕业于一四二团中学。同年,到一四二团二营七连当农工。1980年7月考上老师,1981年调141团5连任小学教师。1986年调河北保定蠡县教育局工作至退休。闲暇时喜欢诗歌创作。
连队的羊圈
画家笔下羊群白云浪漫
诗人笔下的放羊牧歌温婉
兵团连队的牧羊却充满惊险
漫溢的羊只经过地边碱沟戈壁滩
密集的条田不能任由羊儿糟践
羊群啃了庄稼会被通报罚款
排碱渠芦苇茂盛却把羊儿沉陷
羊只若是丢失会被上纲上线
放羊人早出晚归吃不上一口热饭
喝冷水日晒风寒尘土弥漫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跋涉艰难
最可怕布氏杆病菌随时感染
142团2营8连和7连
安集海最低洼处一片盐碱滩
8连的羊圈在连队的正东面
7连的羊圈在连队的正西面
8连的羊圈归我父亲掌管
1969年石河子中学下放迁贬
红军战士抗日老兵余生与羊群为伴
时代的浩劫让生灵无一幸免
7连那个时候叫一队让知情人警叹
“队”里的职工大多是劳教刑满人员
英语老师李双喜是当时的羊倌
上海小青年为何扛起苏武牧羊的经幡
父母亲放牧认真又勤勉
几块冷发糕一壶水就是一整天
父亲提一把镰割排碱渠边的芦苇喂羊
母亲拾骆驼刺上的羊毛交给保管员
老师李双喜放牧的故事长久流传
羊儿吃草他诵读英语厚卷
连队里老人小孩都感到太新鲜
上海知青刻苦自学成为安集海的美谈
连队的羊圈是泥草干打垒夯成圈
顶部用树干树枝麦草和泥抹墁
夏天遮雨冬天避风雪严寒
母羊产羔时还要生火挂上棉门帘
羊只在圈里过夜拉下许多羊粪蛋
日积月累羊粪堆成厚厚的截面
冬天职工们清羊圈穿一件薄衣衫
十字镐铁锨架子车场面热火朝天
那一年小青年们分来7连
宿舍没盖好冬天暂时睡羊圈
早晨起床脸盆水冻成冰块
青年们在连队经受严峻考验
70年代中期缺油少肉细粮很稀罕
胆大妄为者把贼手伸向羊圈
月黑风高夜变成了杀羊吃肉天
我在7连小分队抓了好几个偷羊犯
李双喜老师放羊踏遍盐碱滩
有一次雨后放牧脚踏泥坨饥渴难言
下班后食堂里一气吃了7个发糕
1公斤4百克把肚子撑得滚圆
李双喜老师苏武牧羊好几年
学英语修成正果当了英语教员
李老师平易近人率先垂范
退休后荣归上海福德圆满
我父亲辛勤牧羊一直到退休
握枪的手紧握羊鞭壮志弥坚
跟随儿子从石河子迁居昌吉
改革开放后安享幸福晚年
7连的帅小伙宋玉钟情羊圈
下连队主动要求放羊吃苦肯干
牧羊班长为全体青年树立典范
为放羊宋玉与美女朋友断了姻缘
这一生我对羊圈充满情感
总看到父亲放牧时那张古铜色的脸
星期天我也曾帮父亲放羊换他回家吃饭
我拾拣羊毛偷偷带回家让姥姥捻线
那时候生态自然羊只膘肥圈满
只可惜调拨任务重职工吃肉指标有限
瓜菜代的生活在记忆里充满艰难
龙梅玉荣的事迹让连队羊圈神圣庄严
2016年战友们重返7连流连忘返
美女冯新华激动地情不自禁跳进羊圈
老宋玉说我真想带铺盖在羊圈睡上一晚
大家伙儿围着老职工许林刘雪玲嘘寒问暖
7连远处的棉田里正在喷洒农药
窒息人的农药味随风四处弥漫
棉田旁排碱渠里芦苇依然茂盛
但我怀疑连队的牧草都受到污染
连队的羊圈肥沃了菜地果园农田
更让李双喜老师和宋玉走得沉稳遥远
坐落在荒野中的熟悉又寂寞的羊圈
请让我用文字为你谱写一首真实的诗篇
乌市2017.8.27
编辑推荐阅读
《致长辈们》不周山
爱终究是要来日方长的事情
从《摔跤吧!爸爸》看爱的另一种可能
创作 作家
不周山 | 余长城 | 蒋小寒 | 查文瑾 | 潘慧增 | 书香一瓢
再水一方 | 文海 | 小彤 | 茶香 | 孟奀 | 怀素 | 黄玉生
李全文 | 红叶霜美 杨永| 陆文谿 | 江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