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哲理】如何把人生化繁为简,一生只做一件事?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处世哲理】

如何把人生化繁为简,一生只做一件事?
    为什么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做人?
    第一,人在宇宙之中,是一种不确定的生物,是一种具有选择意志的生物,是一种中间状态。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皮科·米兰多拉在《论人的尊严》中把这个理念表达得十分透彻:“造物主把人这种形象未定的造物置于世界的中间,对他说:‘亚当,我们没有给你固定的位置或专属的形式,也没有给你独有的禀赋。这样,任何你选择的位置、形式、禀赋,你都是照你自己的欲求和判断拥有和掌控的。其他造物的自然一旦被规定,就都为我们定的法则所约束。但你不受任何限制的约束,可以按照你的自由选择决定你的自然,我们已把你交给你的自由抉择。
    我们已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在那里你更容易凝视世间万物。我们使你既不属于天,也不属于地,既非可朽也非不朽;这样一来,你就是自己尊贵而自由的形塑者,可以把你自己塑造成任何你偏爱的形式。你能堕落为更低等的野兽,也能照你灵魂的决断,在神圣的更高等级中重生。”
    第二,人是一个未完成的生物制品,是宇宙里的迷路者。我们生而为人,但还不是真正的人,不过是各种意识和体制的产物。所以,人生的唯一的目的,是要回到人本来的样子,或者说,回到人应该有的样子。
    佛教把人应该有的样子叫“佛”,所以,成佛是人生的最高目标。道家叫做“自然”,自然是人生的最高目标。儒家叫做“圣贤”,人生最高的目标是做圣贤。苏格拉底用了“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这句话,表达了人并不是生下来就是人,人之所以为人,是需要经过审视的。
    第三,做人的过程,并不是一个求取什么的过程,而是一个把我们本来就有的东西挖掘出来,是一个回归的过程。是我们自己完全可以把控的。做官的过程,是去求取一个我们没有的东西,是一个向外的过程。做人,可以说是世间唯一我们可以自己把控的,而做官之类的所有事情,都不是我们能够把控的。但我们的愚昧在于,我们把所有的目标和精力都聚焦在做官之类的无法把控的事情上,而忘掉了我们唯一可以把控的事情。
    用广告界的术语,我们每一个人本来都是好好的甲方,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资源和产品,不需要求取,自己就有能量,能够吸引其它的资源;但是,我们偏偏选择了乙方的活法,不断地去打探各类甲方的要求是什么,然后,根据甲方的要求,不断地做方案,不断地争取为甲方服务的机会。做完一单,又去找新的甲方,提方案,求采购。周而复始,跟着别人跑了一辈子,什么也没有留下。
    王阳明把这种乙方的活法,叫做“逐物”,而甲方的活法,叫做“主一”。这个“主一”的“一”,就是“做人”。做人这一件事,就像水的源泉,就像树的根,你把它做好了,水就会成为活水,源源不断;树就会成为活树,生生不息。
    王阳明心学最大的意义,就是提醒我们要回到做人这个根本上来。
    那么,如何做人呢?
    王阳明提出的第一个原则:你应该有一个高于世俗的人生目标。对王阳明来说,就是做圣贤。
    王阳明提出的第二个原则:你应该为你唯一的人生目标找到动力。王阳明开始定位于心,心是我们做人的动力;最后定位于良知,良知是做人的唯一动力,只要把握了良知,就能把握这个世界的一切。
    王阳明提出的第三个原则:你应该把任何事情当做你唯一目标的实现手段。王阳明心学里的“知行合一”“事上练”,讲的都是如何把任何事情当做你唯一目标的实现手段。
    12岁的王阳明确定了“做圣贤”作为自己唯一的人生目标,成就了自己非凡的一生。王阳明的一生,身体方面,从小一直受到疾病的困扰,而事业上也非常倒霉,考试考了三次才考中,做官也是一路惊险,很多次遇到生命危险,但每一次都能化险为夷,王阳明归因自己对于良知的恪守。王阳明一生做了很多事,换了不少地方,但他说他一生只是在做一件事。
    王阳明心学在今天,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应该是:如何把一生化繁为简,一生只做一件事?
    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刚刚创立企业的时候,遇到年轻的员工“造反”,要集体辞职,在和他们的沟通中,稻盛和夫领悟到,办公司,只是为了实现个人的理想是不够的,经营公司的根本目的是:永远保障员工及其家人的生活,以公司员工的幸福为目标。
    但这还不够,在自传里,他这样讲述当时的心理转变:“自己的人生只是为了养活照料员工吗?作为社会的一员应当有倾其一生而要承担的崇高使命。因此,作为终生追求的理念,后来我又加上了‘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贡献’这样的内容……想明白这些后,心中豁然开朗。”
    稻盛和夫的经营理念,其实就是确定了一个高于世俗的人生目标。是他一生唯一的目标,其它都是手段。后来他又以“精进六项”等一系列管理方法,来落实他的人生目标,而那些管理方法,如果我们仔细去探究,就会发现,其中的核心只是:做人。
    稻盛和夫做了好几家上市公司,做了很多事,但他好像也是和王阳明一样,只做了一件事。在回顾他自己一生经历的时候,他有一句总结性的话:“人只要坚持正确的为人之道,整个宇宙都会帮助你的。”
    我们很多时候陷入各种困境,我们总想着找到一个方法马上解决,但结果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总是得到一点缓解,然后,又周而复始,不断在烦恼里循环。比如,工作上遇到麻烦,我们可能会跳槽,可能会搞好人际系等方法,去解决工作的困境,但如果不从根本上想清楚,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工作对于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我想从工作中得到什么?我在工作中可以为别人带来什么?那么,工作会一直困扰你。
    婚姻也是如此,不断离婚,心理辅导,等等,但如果不从根本上想清楚,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婚姻对我意味着什么,我在婚姻里想要得到什么,我在婚姻里愿意承担的责任是什么?那么,婚姻问题会一直困扰你。
    所以,美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发明家富兰克林,20岁的时候,就给自己确立一套终生奉行的“正见”,彻底解决自己的人生问题。富兰克林小时候的经历并不顺利,贫困、缺乏爱、没有机会上学、离家出走、生意失败,等等,但最后,他成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和发明家。他在20岁的时候,总结自己过去很多的失败,源于错误的生活选择,因此,他决定为自己订了一系列的道德原则,力求自己道德完美,并可以一辈子恪守。这些原则包括:
    正义:不得损人利己;
    节俭:不得浪费,任何花费要么利他,要么利人;
    秩序:生活物品要摆放有序,工作时间要安排合理;
    决心:要做的事一定下决心去做,决定做的事一定要完成;
    沉默:避免无聊闲淡,言谈须对人有益;
    真诚:不使用欺骗手段,考虑事情要公正,开口要言之有物;
    中庸:避免极端倾向,尽量克制报复心理;
    平静:不为俗事所扰,包括常见的琐事或者不可避免的事故;
    贞节:若非为健康或繁育后代,绝不纵欲,保持健康、神采奕奕,不损害他人或自己的声誉或安宁;
    谦逊:以耶稣和苏格拉底为榜样。
    富兰克林的这些原则,其实就是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就是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总的做人原则。有一点很有意思,富兰克林从小接受长老会的教育,但他不是一个宗教意义上的教徒,几乎不去做礼拜。而且认为没有一种道德原则值得终生践行。
    但在20岁的时候,他从自己本身出发,从源头上清理自己的生活,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找到了适合他自己的价值观,并把它们变成一套原则和生活方式,严格遵循,结果是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
    富兰克林有一个习惯,就是有一本小本子,里面是设计好的表格,对于自己哪些原则做到了,哪些没有做到,都一一记录下来。每天都记。而且富兰克林喜欢抄写各种格言。这种记录的习惯,其实是对自己的生活每天在做一个整理。
    这个习惯很像中国明代袁了凡,就是写《了凡四训》的作者,每天记录自己做的事情。袁了凡的例子,也能说明正见的重要性,袁了凡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首先确立一个“因果报应”的世界观,无条件地相信自己的念力和行为一定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然后制定了一套详细的生活原则,每天坚持去做。这都是从源头上为自己的人生找到彻底的解决方案。
    但我们常常不愿意从源头上去解决人生问题,总是为自己找了很多借口,比如,性格,往往成为我们的借口,我的性格就是这样的,我的星座是摩羯座,性格就是这样,没有办法,我的属相是兔子,性格就是这样的,没有办法。
    这种性格决定行为的理念,阻碍了我们对于自我的认知,尤其阻碍了我们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努力。
    但在佛学的系统里,不是性格决定行为,而是行为决定性格,并不是因为你是摩羯或天平,有了一个固定的性格,在决定你的行为,而恰恰相反,是你的行为,在决定你的性格。一个很小的行动的改变,比如站的姿势,坐的姿势,等等,都会改变你的心态和精神面貌。
    哲学家叔本华讨论人之所以命运不同,归纳出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人是什么,就是广义的人格,比如健康、力量、气质、道德、理智、教养等;
    第二是人有什么,就是财产和各种所有物;
    第三是一个人在他人的评价中处于什么地位。
    叔本华的看法是:“人生幸福首要的最本质的要素就是我们的人格”。叔本华的意思是,人生最本质的事情就是做人,而做人就是成就自己的人格。
    “人是什么”比“人有什么”,要重要得多。在是否幸福这件事情上,个人的人格、气质、心态、信仰,比汽车、房子、珠宝等更为重要。也就是说,你的个性才是最宝贵的财富。你需要去追求物质、名誉,但你更需要追求的,是你独立而健康的个性。
    就好像今天这样变幻莫测的时代,能够让我们应对变化的,从根本上说,并不是靠找一个稳定的单位、职业、技能,这些都靠不住,甚至房地产之类也靠不住,靠得住的,只有你自己的德性、思维方式、学习能力、心理承受力,等等人格方面的因素,这些才是真正属于你的,能够确保你在险恶的尘世平安生活。
    所以,如果我们把握了做人这个根本,那么,一生就很简单,却又很丰富;根脉清晰,枝繁叶茂。
    所以,如果我们不能把做人这一件事做好,那么,做其它再多的事也没有什么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