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千年古村乡愁浓
■编者按:
近年来,三亚乡村旅游已成为一种旅游休闲新时尚,越来越多的人转向农家乐式的消费,体验乡村风土人情。乡村旅游的兴起,为三亚乡村振兴、农民增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从今日起,本报推出“三亚乡村旅游”系列报道,将分别刊发《三亚千年古村乡愁浓》《三亚美丽乡村景如画》《乡村红色文化底蕴深》《三亚特色小镇活力足》《相约三亚田园乐趣多》,以飨读者。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三亚千年古村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淳朴的民风和古香古色的建筑遗迹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游客喜爱,已成为三亚乡村旅游的特色之一。
明清建筑:访古探幽感悟人生
游客在崖州区保平村古建筑张家宅大院里体验“点茶”。
崖州区保平村历史悠久,古称毕兰村,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曾是古崖州的边关重镇和海防门户,2010年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村里明清民居建筑群连片而建,有40多个一类历史建筑院落和160多间二类历史建筑,是海南省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最集中的明清传统民居群,处处散发出一股古老而令人敬畏的气息。
静谧的庭院、精美的门楣、雕匾,无声诉说着往日的繁华……走在保平村的小巷道里,享受难得的宁静,邂逅悠悠古韵。
“真没想到,保平村的历史文化底蕴如此深厚,这里的建筑艺术如此精美。”1月20日上午,在参观完保平村古建院落、百年酸豆树、保平书院、天后庙、保平桥、毕兰村遗址等景点后,来自西安的范先生表示,保平村不仅是崖州人的骄傲,也是值得外地游客观光的文化圣地。
“访古探幽感悟人生,岁月在这个古村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让人不禁回想起那一段段流逝的岁月。”抚摸着小巷里的石墙,来自海口的游客李青感慨地说。
崖州民歌:一块珍贵的“活化石”
“保平村是崖州民歌的发祥地之一,由于其历史源远流长,并承载着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俗等诸多方面的历史信息,可谓是了解和研究崖州社会历史发展的一块珍贵的'活化石’。”崖州民歌传承人张远来介绍,崖州民歌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崖州区保平村广场,当地演员为游客演唱崖州民歌。 崖州区保平村广场,当地演员为游客演唱崖州民歌。
张远来说,为让崖州民歌传承下来,三亚成立了崖州民歌协会,现有60多名成员。每年,协会组织五六次大大小小的表演活动,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崖州民歌。而崖州民歌传习所的成立,为崖州民歌的传承与发扬提供平台,让崖州民歌更好地与多元文化相依共存,延续好文化根脉,促进海南民族文化品牌的培育。
“我觉得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各有特色,虽然听不懂他们的语言,但是音乐的旋律让人印象深刻。”来自湖南的游客曹亚农告诉记者,虽然自己难得听到崖州民歌,但是能从心里感受到民族的智慧。
黑龙江游客张达成也对崖州民歌深感兴趣:“第一次聆听崖州民歌,虽然是方言演绎听不懂,但很有旋律和音域,崖州民歌很好听。”
“三亚一些乡村把本地特色与乡村游结合,通过具有本土特色的旅游文化活动,放大'旅游+’效应,让乡村游更有生命力。”海南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民宿客栈研究中心主任谢祥项告诉记者,三亚古村游潜力大、发展空间广。
千年古寨:隐于山岭的世外桃源
走进文门村,槟榔飘香木棉映红,芭蕉挺翠椰树葱茏,田洋四周重峦叠嶂。文门村是一个古老的黎族村庄,它经历了漫长的千年洗礼,被誉为“天涯第一村”。
1月19日下午,冬日的暖阳照在大地上,在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寨——文门村,垂钓比赛、亲子童乐园、射箭、水弹射击……游客们玩得不亦乐乎。“就想带着孩子来感受乡村特色,像黎锦、黎陶都是传统的工艺,能够近距离感受,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不错的体验。”游客邱燕玲带着5岁的女儿绘制完黎族图腾,又在村里逛了一圈,每到一处都不忘拍照留影。“文门村就像一个隐于山岭之间的世外桃源。”
文门村是三亚市2016年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之一。2016年10月,文门村以其在规划布局、设施配套、生态人居、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等方面的优秀表现,被海南省住建厅授予“海南省五星级美丽乡村”称号。2017年初,被国家住建部列入国家第一批“绿色村庄”名单。
“建设美丽乡村,改善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有效发掘村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特色。”天涯区文门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兰鹏表示,文门村依托现有自然资源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生态文化,打造集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农田劳作体验为一体的黎族风情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