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后开创了世界女性治理国家的先河
时间:2011-09-12 来源:历史春秋网 作者:纪大华 |
作者单位:江苏省姜堰市第四中学(225500)
摘要:吕后于公元前195年至公元前180年治理汉王朝,开创了世界女性治理国家的先河,也为中华文明史增添了浓笔重彩。但是,她协助刘邦打击分封势力,却被指责为残害功臣;她力保汉王朝的平稳过渡,却落得手段残忍的骂名;她以政治家的气魄敢破先帝信条,立非刘姓为王,国家治理得很好,却难平刘姓王的怒气。吕后死后的灭吕运动,最终使吕氏为汉王朝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笔者还原历史真相,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对众口一词的诬蔑不实之词,发出追问,为中华民族的杰出女性伸张正义。纵观世界历史,当欧洲还处于朦胧的黑暗时期,吕后就以聪颖的智慧、过人的胆略、高超的执政能力,开创了世界女性治理国家的先河,无论在中国史上还是在世界史上她都是第一人。
关键词:吕后开创世界女性治理国家先河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有两千多年封建文明史,而这期间登上至高地位治理国家的女性最早的是汉朝的吕后(吕雉)。她以女政治家的特有气魄为中华文明作出了贡献。吕后从公元前195年至公元前180年,前后15年当政,其中后8年称制,国泰民安,社会进步,有力维护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为“文景之治”打下了基础,也为汉王朝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同时留下了太多的是是非非。
一、吕后协助刘邦翦除分封势力,却被指责为残害功臣
刘邦在楚汉战争中,为了打败项羽,曾封了好几个异姓王。在建立了汉朝政权以后,这些异姓王对刘氏政权形成了极大的威胁。
1、吕后协助平叛楚王韩信。
楚王韩信虽然功勋卓著,但刘邦对他并不信任。其一,在刘邦守荥阳最困难的时候,韩信来人,要刘邦封他为齐王;其二,垓下之围,“至固陵,而信、越之兵不会。”刘邦加封韩信和彭越的土地,才使他们前来协同作战,最终打败项羽。[1]
汉六年,“人有上书告楚王信反。”究竟是什么具体的罪行,司马迁没有写明,但谋反应是确切无疑,因为司马迁在《淮阴侯列传》最后再一次写道“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意思是,天下已定,但韩信阴谋叛乱,这是大逆不道的事情,夷灭三族,不也是很适宜的吗?刘邦用陈平计,假称高祖至云梦泽狩猎,逮捕韩信。对陈平的计策,历史上并没有人说陈平“残害功臣”。[2]
历史上对出计诛灭韩信的萧何同样没有什么责备,只是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而对吕后却以“残害功臣”冠之。从上面一段看,是韩信对吕后、太子的主动进攻,韩信才有这样的结局。此时,韩信的谋反,已是确凿无疑。在封建社会谋反是死罪一条。
为什么对吕后有这样的责难?从韩信的遗言也知道:我堂堂大将军,竟死于女人之手,女人是何许人也,在封建社会只配站锅台,只配做针线,只配为男人生儿育女,死于男人之手也罢,死于女人手,是对我的侮辱。
在长期形成的男尊女卑的中国历史上,自然把残害功臣的罪名加于吕后了。
笔者认为,吕后所维护的,已经不是女性的利益,而是国家利益。因为韩信的目标,最主要的是灭杀太子,即后来的孝惠帝。太子,国之根本。男人能维护国家利益,女人为什么不能维护国家利益?
翦除庞大的分封势力,是吕后更深一层的考虑。中国社会的分封制造成诸侯混战,民不聊生,秦朝建立后即废除分封制,而行郡县制。吕后与刘邦共打天下,她深知刘邦分封诸侯王,是不得已而为之。吕后想趁高祖在世时翦除封国势力,不然到她儿子执政的时候,威势不足,还怎么对付个个如狼似虎的诸侯王?国家的安定和统一又怎么能维护?
2、吕后协助刘邦平叛梁王彭越。
刘邦对彭越谋反的平叛,也把“残害功臣”的罪名加于吕后。这是怎么回事呢?
据《魏豹彭越列传》记载:有人告梁王彭越谋反,因而捕彭越,囚之洛阳。“有司治反形已具,请论加法。”正巧吕后从长安到洛阳来,道见彭越,彭越向吕后哭诉自己无罪,愿回到故昌邑。吕后许诺。可是吕后却向高帝说:“彭王壮士,今徙之蜀,此自遗患,不如遂诛之。”于是,吕后仍令其舍人告彭越复谋反。“廷尉王恬开奏请族之。”[4]
而且,在《黔布列传》里,另有一段“夏,汉诛梁王彭越,醢之,盛其醢遍赐诸侯。”醢,就是把人死后剁成肉酱。这种对人的处置方法,刘邦只用于彭越,没有用于其他人,可见刘邦对彭越的反叛恨之入骨。彭越的结局怎么可能是吕后挑拨的结果呢?[5]
试想一下,如果吕后在洛阳没有遇到彭越,刘邦就会放过彭越吗?
将一个人或一件事发展的必然趋向,归于一个很小的偶然因素,绝不是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二、保汉王朝的平稳交接,却落得个手段残忍的骂名
1、千方百计,力保太子。
吕后是刘邦的原配夫人,生有一男一女,一男就是刘盈,孝惠帝;一女为鲁元公主。刘邦后来宠幸戚夫人,生子如意。刘邦几度要废太子,而立如意。这是关系到刘氏政权能否平稳过渡的问题,吕后当然是极力反对,但收效甚微。太子太傅叔孙通不得不以死直谏,对刘邦说:“以前晋献公因骊姬之故废太子,立奚齐,晋国乱了有数十年,被天下人所耻笑。秦朝因不早立扶苏为太子,后赵高得以诈立胡亥,以至于灭国,这是陛下亲眼所见。今太子仁孝,天下皆闻。吕后与陛下吃尽千辛万苦,得以建立汉朝,怎么可以忘记征战之难?陛下如果一定要废嫡立少,臣愿先行伏法,以颈血污地。”高帝说:“公罢矣,吾本戏言。”叔孙通继续说:“太子乃天下之本,本一摇,天下撼动,怎么能以天下为戏言?”高祖说:“吾听公言。”[6]
尽管大臣力阻废太子,实际上高祖还没有放弃自己的意愿。吕后请张良用计,请来商山四皓辅助太子。这四人皆是当年刘邦请不来的身怀绝技的隐士。这一天,四人同时出现,高祖大为惊讶,只得说:“烦公幸卒调护太子。”不废太子的事,这才定下来。[7]
2、国家人事安排,基本按高祖遗嘱办。
汉十二年,高祖病重,吕后问:“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戆,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8]高祖去世以后的人事安排,吕后基本上都是按照刘邦的遗嘱去办的。吕后忠诚于先帝之心可见。
3、怎样看杀戚夫人这一件残忍的事?
接下去吕后做了一件她历史上最不光彩的、最愚蠢的、也是最残忍的一件事,她不仅毒死了赵王如意,而且将戚夫人手足断去,挖去眼睛,熏聋耳朵,饮瘖药,使居厕所中,并称之为“人彘”。[9]
虽然从刘邦到孝惠帝这一次政权的过渡,吕后杀人是最少的,但由于是女人所为,又太过于典型,而使吕后留下了千古骂名。特别是中国的野史,专喜欢在女人身上做文章,你做的好事再多,由于有一件丑事,也能使你身败名裂。
在中国历史上为争夺继承权的斗争,大开杀戒的太多太多,不是杀两个,而是杀几十个,几百个,乃至几千、几万、十几万。
举几个例子:
赵武灵王废太子又可怜太子引起一场屠杀,自己也被活活饿死。[10]
公元前91年,西汉王朝爆发了一场“巫盅事件”,汉武帝决意要废卫太子而立晚年宠幸的赵婕妤所生的弗陵,结果汉武帝与卫太子兵刃相见,在长安城中激战五日,死者数万人,卫太子、卫皇后自杀,大批官员受株连而告终。这场剧变使得西汉王朝的政治经济到达崩溃的边缘,骤然由鼎盛走向衰败。
西晋八王之乱,从公元291年开始,先后有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长沙王、河间王、东海王越、成都王颖八王为争夺皇位,在洛阳相互攻杀,战乱达15年之久,死亡人口数十万。
南北朝时,后赵皇帝石虎的长子石富害怕弟弟石韬跟自己夺位,先派人刺死石韬,再图谋杀父亲,想提前接班。事败之后,石虎立即登上高台,把石富绑到台下,拔掉头发、舌头,砍断手脚,剜去眼睛,扔进柴堆活活烧死。石富所有的妻妾儿女,全都处斩。石富的幼子才5岁,哭着拉着祖父的衣带,想要活命,衣带被拉断,但仍被硬拖出去杀死。太子宫的官吏差役数千人全被车裂而死。
唐太宗李世民为了夺取皇位,发动政变,史称“玄武门之变”,杀了太子大哥李建成及其5个儿子,杀了四弟李元吉及其5个儿子。可谓“斩草除根”。在这场政变中被杀的人数总有数千人。许多史实至今还是个迷,因为历史总是胜利者写的。
靖难之役,建文帝力图削弱燕王朱棣的权力,朱棣打进南京城,夺了明朝大权,是为明成祖。朱棣仅诛灭朱孝儒九族,再加朱孝儒的学生,就死四五百人。南京城内一片恐怖。
三、吕后破先帝信条,又心地善良,国家治理得很好,却难平刘姓王的怒气
吕后在西汉的15年中究竟居于什么地位,应先弄清楚。孝惠帝的7年,尽管实际上是吕后掌权,但皇帝仍然是孝惠帝,年号并没有改。孝惠帝去世后,吕后称制,还是孝惠帝的儿子刘姓做皇帝,先是“美人子”刘恭,后是刘弘。确切地说,吕后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女性治理国家的第一人。
1、评价一位国家领导人的功与过,我们不是看他(她)对个别人的态度,而是看他的治理期间整个社会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人民是否满意,国力是否强大。
有以下事例:
第一,筑长安城。据《吕太后本纪》记载:孝惠帝三年“方筑长安城,四年就半,五年六年城就。诸侯来会,十月朝贺。”就是说,筑长安城大约用了不到3年时间。[11]那么长安城是个什么规模,“西汉长安城位于今西安市西北,总面积约36平方公里,夯土为墙,街道宽一般在45米左右,有九市……'市楼皆重屋’,商业十分繁荣,人口为50万左右。”[12]长安城“规模之大,超过罗马城三倍以上,在世界的城市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3]如果吕后时期国力不强盛,是不可能建长安城的。
第二,国泰民安,人民“衣食滋殖”。据《吕太后本纪》记载:“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王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意思是,孝惠帝及吕后称制的15年间,国家没有战乱,老百姓远离战争之苦,上至皇帝下至大臣都奉行“无为而治”,不再麻烦老百姓,尽管国家的上层有些变动,但天下太平,平安无事,国家少用刑罚,犯罪率大为减少。老百姓乐守田园,辛勤耕作,穿的吃的多多,衣食无忧。[14]
这完全是一幅太平世界的图景。国家轻徭薄赋,继续鼓励人民恢复生产,将因战争荒废的土地重新开垦,国家不收税或收极少的税。
这里特别注意的是两件事:
“太祖高皇帝下四年……除挟书律。”[15]
“高皇后元年春,正月,除三族罪、妖言令。”[16]
在吕后治理的15年里,没有发生一次诸侯王的叛乱。只是在吕后去世前一年南部边疆有个叫佗的人自称“南越武帝”,发兵攻长沙,吕后立即“遣将军隆虑侯灶往击之。”可惜的是,“吕后崩,即罢兵”。主张罢兵的,当然是孝文帝了。
第三,对外关系上,力主维护国家统一。公元前192年,“冒顿方强,为书使使遗高后,辞极亵嫚。高后大怒,召将相大臣,议斩其使者,发兵击之。”[17]所言“辞极亵嫚”是指信上说:“你死了丈夫,我死了妻子,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樊哙说:“我愿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最终吕后采纳季布的主张,压住怒火,平心静气复书说:“我已年老色衰,发齿也堕落了,步行也不方便。”然后赠与车马,婉言谢绝,终于化干戈为玉帛,匈奴自愧失礼,遣使向汉朝认错。
由此可见,吕后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是坚定的,但又绝不鲁莽,办事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
在吕后当政的15年里,一直没有外敌的大规模入侵。
2、吕后以女政治家的特有魄力,破先帝信条,立非刘姓为王。
吕后并没有忘记刘邦的话“非刘姓王者,天下共击之”,但是她认为这是可以改变的。我们现在讲“与时俱进”,自然古人也有个“与时俱进”的问题。谁说皇帝说过的话活着不能改变,死后也不能改变呢?吕后既然已经称制汉王朝,改变这一信条,没有什么不可以?这种气魄与我们今天破“两个凡是”的教条,一样的可贵。尤其是封建时代一位女人这样做要冒多大的风险,要有多大的勇气,从中可见吕后的气度和威严!
所谓“大封吕姓王”,主要是3人。一是吕产,为梁王。这个位子还是从吕后的长兄一步步传承下来的,儿子吕台为吕王,再传位吕嘉,嘉被废,然后弟吕产继承吕王位,又从吕王徙为梁王。吕后的长兄对建立汉王朝是立了功的,本来就是汉朝的列侯周吕侯。二是吕禄,为赵王。赵王这个位子好象很不吉利,连续死了三个,吕后问代王可否愿意,代王谢绝,吕后乃立兄子吕禄为赵王。吕禄的父亲吕泽之是吕后的次兄,同样为汉朝建立功勋,为建成侯。三是吕通,为燕王。[18]
此三人,历史上找不到他们的鱼肉百姓、胡作非为的劣迹,倒是刘姓王的劣迹很多。凭什么刘姓就能立王,吕姓就不能立王。我们今天某些人还以刘邦的话为是非标准,太可悲了!
吕后不只封了3个吕姓王,也封了好几个刘姓王,刘泽为琅邪王;孝惠子强为淮阳王、子不疑(义)为恒山王。[19]
几十年以后,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封的王更多,实际上将封国越分越小,使之不能与中央抗衡,最终达到取消封国的目的。吕后增加封国,尤其是将齐国又分出三个侯国,这是最初对封国势力的削弱。
3、吕后当权数年绝不张扬,更没有肆意横行,低调做人,心地善良。
第一,一个“畏”字,表明吕后对老臣的依重。
孝惠帝死后,“太后哭,泣不下”。哪有儿子死了,母亲不伤心的?张良子侍中张辟彊对陈平等老臣说:“帝无壮子,太后畏君等。”意思是,孝惠帝没有可以继承的壮子,太后是怕你们啊!如果有壮子继承,顺理成章,天下是刘家的,也有吕家的一份,还怕谁呢?可见吕后,欲哭无泪,是想得更远了。一个“畏”字,表明吕后,对老臣的依重,低调做人。后来,刘恭登基。陈平提出,诸吕入宫,扶助年幼的皇帝。[20]
第二,让多位吕家女儿为刘姓妻,通过联姻保持吕氏的一份应有地位。
孝惠帝的张皇后就是吕后女鲁元的女儿。吕后又把侄子吕禄的一个女儿嫁给朱虚侯刘章,另一个女儿嫁给刘恭,为帝后。把妹妹吕媭的女儿嫁给营陵侯刘泽为妻,该女还是一位出色的女将军。但吕后把吕某嫁给赵王友,把吕产的女儿嫁给赵王恢,都出了问题。
第三,对刘姓的张扬,多忍让。
朱虚侯刘章,二十岁,有气力,恨自己不得朝廷要职。曾入宫侍太后燕饮,太后令章为酒吏。章自请说:“我是将门子弟,请得以军法行酒令。”太后说:“可以。”酒酣,刘章请为《耕田歌》,太后许之。刘章唱道:“深耕穊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锄而去之。”言下之意,我是将门的后代,不是与我一样的将门后代,休想接班,我会将他们锄而去之。吕后当然听出了这句话的意思,但是“默然”,并没有说什么。一会,诸吕中有一人喝醉了,逃酒而去,刘章立即追出去,拔剑斩之而还,并得意地报告:“有亡酒一人,臣谨行法斩之!”太后及左右皆大惊,但也没有对刘章怎么样。从此以后,“诸吕惮朱虚侯,虽大臣皆依朱虚侯”。[21]如果吕后是个性张扬的女性,应斩杀刘章无疑,不留后患。她还是太善良了。
就是这个朱虚侯,等到吕后一死,即与其兄齐王刘襄配合,内外结合发动政变,颠覆刘邦正宗嫡传一脉,阴谋拥立庶子刘肥(刘邦的私生子)之子也是他的哥哥齐王刘襄为帝。(刘肥有9个儿子,势力之大,可想而知。)
第四,吕后临死前,留下大量黄金,“遗诏诸侯王各千斤,将相列侯郎史,皆以秩赐金”,安抚天下。[22]
这是一个女人善良本意的体现,所有的诸侯王,所有的将相列侯郎史,包括刘姓、吕姓,不分远近,不分彼此,都有份。这些黄金不知吕后存储了多少年,舍不得花费,她就是想的自己百年以后,留给众人,以息事宁人。中国历史几千年,还从来没有一个帝王这样做过。可是,刘姓王们却把这样的好心当做驴肝肺。
第五,遗言。
吕后临死前对吕产、吕禄说:“高帝定天下,与大臣约,曰'非刘氏王者,天下共击之’。今吕氏王,大臣弗平。我即崩,帝年少,大臣恐为变,必据兵卫宫,慎重毋送丧,毋为人所制。”[23]吕后已经料到自己死后政局会发生变乱,要吕产、吕禄不要给她送丧,不给政敌以政变的机会,要掌握好兵权,守住军营和皇宫。这段遗言,料事如神。她想象得出,一旦发生变乱,吕氏会是一个什么结局。
一个封建时代的至高女性,对重重男性社会,此时也无能为力了。
4、所谓“三赵王之死”。
“三赵王之死”,第一个赵王如意之死,前面已有论述。吕后随后封刘友为赵王,并将吕女嫁给他。谁知刘友不识吕后的好心,另有美姬,发誓“吕氏安得王!太后百岁后,吾必击之!”家庭问题演化为政治问题。甚至写出一首仇吕的诗歌。此后,赵王友被幽禁而饿死。第三个赵王是赵王恢,吕后把吕产的女儿嫁给他,他同样不以为然,“王有爱姬,王后使人鸠杀之。王乃为歌诗四章,令乐人歌之。王悲,六月即自杀。”[24]
这两个赵姓王不思为国家建功立业,想的是妻妾成群,为所欲为的糜烂生活,一旦不如意,立马诅咒发誓,与国家政权为敌。他们自觉血统高贵,凌驾于众人之上,吕家女也不在他们眼里。其实吕后清楚,刘邦的血统是什么,当年的吕太公不知比刘氏高出多少倍哩!此二人,死不足惜。
我们不得不作如下推理:既然把诛异姓王的罪名加于吕后,那么立刘姓王也是有罪的。因为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可是并没人把封刘姓王说成是“罪”,更没有人把这个“罪”加到吕后身上。罪的反面就是功。既然吕后诛异姓王有功,那么封刘氏为王也有功。对立刘氏王的有功之人,处置几个刘姓王为什么不可以呢?立得,而处置不得,在事理上、逻辑上、实践上都讲不通。
假定孝惠帝死后,吕后不称制,拱手交权,哪么汉王朝会怎么样呢?
从刘邦几个儿子、侄子的实力及人品看:
刘邦的长子,也是非婚子,刘肥一脉,实力最强。刘肥本人已去世,他有9有儿子,哀王襄、城阳景王章、济王兴居、齐王将闾、济北王志、济南王辟光、菑川王贤、胶西王邛、胶东王雄渠。[25]而且,齐哀王的“母家驷、驷钧,恶人也”。[26]
高帝兄刘仲之子吴王刘濞。此人在汉景帝时策动“七国之乱”。
刘邦的庶子淮南王长。此人在汉文帝六年“废先帝法,不听天子诏,居处无度,出入拟于天子,擅为法令,与棘蒲侯太子谋反”。[27]
琅邪王刘泽。
代王刘恒。
刘氏三王,齐王、淮南王、吴王之间将发生一场大屠杀。从吕后死后齐王发兵阴谋夺权看,从吴王发动七国之乱看,其激烈程度不会亚于楚汉战争,又会人民涂炭,血流遍地。吕后称制避免了这一场灾难。
四、吕后死后的灭吕运动,最终使吕氏为汉王朝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吕后在世,哪怕只有一口气,没有谁敢动。但吕后一死,情况就不一样了。当年的陈平拥吕的阴谋,要亮剑了;当年刘氏的誓言“吕后安得王!太后百岁后,吾必击之”要变为现实了。
1、所谓“欲为乱”是不实之词。
司马迁在《史记》全书中每当提到吕后死后,刘氏发动政变诛灭诸吕之前,总有五个字“诸吕欲为乱”,但究竟如何“欲为乱”却都没有具体内容。于是,所有的正史在写这一段历史的时候,也都是这几个字“欲为乱”,包括《汉书》、《资治通鉴》等,都没有具体“乱”的内容。
第一,笔者从事理上分析“欲为乱”是站不住脚的。吕后临终前,已授吕禄为上将军,军北军;吕产为相,军南军。皇帝为孝惠帝的儿子刘弘。吕后的威望至高,没有自已称帝,吕产、吕禄当然更不可能废帝了。吕后甚至关照吕产、吕禄防止宫中刘氏政变,要他们连送葬也不要去。吕产、吕禄还要乱什么呢?
第二,从刘姓王的发誓看。赵王友说:“吕氏安得王!太后百岁后,吾必击之!”赵王友是个典型代表,他们早就想夺权,只是惧怕吕后的威严,所以太后一死,就开始灭吕氏了,哪里还需要吕氏先“欲为乱”呢?
陈平与赵王友说的如出一辙,只是一为阳谋,一为阴谋。
看来,司马迁写这五个字是迫不得已。封建王朝自有他们的统一口径,如果谁违反了统一口径,就会有杀头的危险。司马迁已为写信史,遭受宫刑,何苦再去找死,那样怕连书也出不来了。其实,只要后世能读懂书中含着的意思就行了。
2、朱虚侯刘章为齐王登基称帝首先发难。
朱虚侯刘章在行酒令中已露出他的杀机。吕后的丧事一结束,他即暗中派人与他的哥哥齐王襄联系,要他起兵入京城,诛诸吕,夺取最高权力,自立皇帝。朱虚侯从中与大臣为内应。[29]
齐王起兵遭到齐相召平的反对,召平举兵围王府,齐王杀召平,遂发兵东,用欺骗的手段夺得琅邪王的兵力,然后向西直奔京城。在京城里的相国吕产听到这一消息,遣颖阴侯灌婴将兵击之。灌婴兵至荥阳,不再向东。他想的是,诸吕掌握关中兵力,是欲危刘氏而自立,令我破齐还报,这不是对吕氏有益吗?于是,灌婴使使告谕齐王及诸侯,与他们连和,“以待吕氏变,共诛之。”齐王听后,退兵至西界,等候通知。[30]
从这里,我们看到刘姓王与大臣已经结成统一战线,里应外合,共同反吕。但诸吕并没有“变”,怎么可以“共诛之”呢?
3、吕产、吕禄表现得软弱无能,更说明“欲为乱”是诬蔑之词。
太尉周勃被吕后抹去了兵权,怀恨在心,此时与阴谋家陈平相谋,劫得曲周侯郦商,要其子郦寄说服吕禄交出兵权。郦寄与吕禄是推心置腹的好朋友,吕禄哪里知道郦寄已为周勃、陈平收买,充当说客。郦寄说:“高帝与吕后共定天下,刘氏所立九王,吕氏立三王,皆大臣之议,事已布告诸侯,诸侯皆已为宜。今太后崩,帝少,而足下佩赵王印,不急之国守藩,乃为上将,将兵留此,为大臣诸侯所疑。足下何不归将印,以兵属太尉?请梁王归相国印,与大臣盟而之国,齐兵必罢,大臣得安,足下高枕而王千里,此万世之利也。”
周勃再次要郦寄劝说吕禄:“帝使太尉守北军,欲足下之国,急归将印辞去,不然,祸且起。”这其实是制造的谎言,帝未有此言。吕禄“以为郦兄不欺己,遂解印属典客,而以兵授太尉。”[31]
吕禄不知周勃的诈术,很幼稚,书生气十足,在关键时刻不动脑子,轻信别人。这也从反面说明“诸吕欲为乱”是诬蔑之词。吕禄哪里敌得过身经百战的老臣的谋略?他心里确实是在想:在京城管个什么南军、北军,惹来多少麻烦,还不如到封国去安逸,让他们去折腾,我去颐养天年吧!可是他哪里知道,这是一场生死决战,有你无我,有我无你,军队就是命根子,没有了军队,就什么都完了,别说是去封国,连命也会丢掉的。
吕产也如吕禄一样的无能。朱虚侯获得周勃的千人兵力,冲进宫内,立即把吕产杀了,丢在厕所中。他是诸吕被击杀的第一人。[32]
4、灭吕运动。
吕产第一个遭到击杀,太尉向朱虚侯祝贺,说:“所患独吕产,今已诛,天下定矣。”灭吕运动从此开始。周勃、朱虚侯指挥兵力,分头行动,“悉捕诸吕男女,无长少皆斩之。辛酉,捕斩吕禄,而笞杀吕媭。使人诛燕王吕通,而废鲁王偃。”[33]究竟吕氏数门被杀去多少人,史书没有统计,从古代一般户籍情况看,至少几百人,而吕后因各种原因杀的刘氏包括戚夫人,才只有六、七人。
灭吕之后,弑君行动就开始了。
5、灭杀孝惠帝后代、刘邦正宗嫡传一脉完结。
齐王一脉中有个叫东牟侯兴居的,责怪自己杀吕氏来迟了一步,抢着要立功,他说:“诛吕氏吾无功,请得除宫。”就与太仆汝阴侯滕公入宫,指着少帝刘弘说:“足下非刘姓,不当立。”于是,就把少帝弄到宫外杀掉了。刘弘是孝惠帝的后代,不姓刘吗?真是,要杀人,连姓也给改了。是刘不好杀,不是刘才好杀。说你不姓刘,你就不姓刘;说你姓刘,你就姓刘。这就是这一场政变中弑君的奇怪逻辑。不只杀了少帝,这一脉的全部斩杀,包括济川王太、淮阳王刘武、常山王朝、鲁元王吕后外孙,所有这些都是比少帝小的孩子。这一脉是刘邦的唯一正宗嫡传后代。[34]
如果把上面吕氏被杀的人数与正宗皇室被杀的人数相加,就是当年吕后当权被杀人数的几百倍。
五、“文景之治”与吕后治理国家时的明显对比
1、刘恒为帝,助长割据势力。
谁也没有想到积极发动政变的齐王未能取得皇位,倒是宽厚老实的代王刘恒取得皇位。是为孝文帝。他是刘邦的薄夫人所生,庶子。孝文帝当权,立即将原来一分为四的齐国,重新合四为一,齐国空前强大,另外又加封几个刘姓为王,加强了割据势力。
2、“文景之治”时:封建割据势力猖獗,匈奴发动对中原的进攻。
孝文帝三年,即公元前177年,“匈奴右贤王入河南地,侵盗上郡葆塞蛮夷,杀略人民。于是文帝诏丞相灌婴发车骑八万五千,诣高奴,击右贤王。”[35]
乘文帝去太原击匈奴之机,被文帝封为济北王、也是在政变中弑君的刘兴居,发动武装叛乱。[36]
一个是外部侵略势力,一个是内部割据势力,内外配合,企图推翻汉王朝。
孝文帝六年,淮南王刘长“废先帝法,不听天子诏,居处无度,出入拟于天子,擅为法令,与棘蒲侯太子谋反”。(见尾注27)
这两处叛乱虽然被消灭,但拥有53城的刘濞又露出了不臣的形迹。终于在景帝执政时发生了“七国之乱”,人民重新遭受战争的苦难。
3、对比。
在吕后当政的15年间,何曾有过一次诸侯王的叛乱?连匈奴也老老实实,边界基本平安。这不是从相反方面说明吕后治理国家的高明之处吗?
六、评价历史人物,不应以点代面,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有一本书叫《人一生要知道的100件中国历史大事》,以出版社的正规性和历史知识的权威性,再加上书名的普及性,有极大的发行量和影响力。关于吕后执政,书上是这样写的:“刘邦死后,惠帝继位,太后吕雉掌政。吕后阴险奸诈,心狠手辣,她曾用毒计杀死韩信、彭越。这时,她对刘邦子弟大下毒手,尤其是高祖宠爱的戚姬,她剃光她的头发,锁住她的双脚,让她舂米,并毒死她的儿子。吕后又砍掉戚夫人的手脚,挖掉眼珠,弄聋耳朵,灌了哑药,放在厕所里。让惠帝去看,惠帝吓得病了一年多之后忧伤而死。吕后又立少帝,并大封吕姓王,又让吕姓与刘姓结亲,防止叛乱。少帝听说他的母亲被吕后杀死,要替母亲报仇,吕后就把他杀了,又立新帝。至此,汉王朝已成吕姓天下。”[37]
同时,这段文字的许多内容完全是作者臆造的:韩信、彭越是吕后用“毒计”害死的吗?请问是什么毒计?你不要把萧何用的计加到吕后身上。“惠帝吓得病了一年多之后忧伤而死”,“一年多”是个什么概念,应是不足两年。是吗?起码的史实都不知道。孝惠帝七年才去世的。是否因为戚姬是高祖的爱姬,吕后的罪名就更大?“大封吕姓王”有什么罪?为什么刘邦能封王,女性当权就不能封王?你是依据的哪一家王法?
这位作者最根本的是思想方法出了问题。他是以点代面,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看不到一个人物的基本面,即对历史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还是推动作用。
吕后以女强人的气魄治理汉朝政局,前后15年,使得国泰民安,社会进步,有力维护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为后来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基础,也为汉王朝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个基本面,你为什么看不到呢?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我们丝毫不能离开基本面。汉武帝,父子相残,死了几万人。但你能因此否认汉武帝在历史上的贡献吗?他击退匈奴的多次进攻,将汉王朝的疆域扩展到大漠以北,同时在政治上继续打击割据势力,维护了中央集权,建立了大一统的封建国家。
曹操也杀人不少,但是我们更多地看到他对统一北方起了作用,又实行屯田制,对恢复生产起了作用。
法国大革命期间的罗伯斯庇尔实行恐怖手段,也杀了许多不应杀的人,但,是他将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可以说,几乎每一个对历史发展作出贡献的人物,都有不足的方面,更何况一位女性执政者,经验不足呢?
现在相当多的人,对为历史进步作出积极贡献的人,拼命抓住一点,大肆攻击。相反的,对阻碍历史前进的罪人,大加赞颂。没有半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真不知这些人要把社会引向何方?
七、吕后开创世界女性治理国家的先河,也是中华文明史上的浓笔重彩
1、中外比较。
英国女性治理国家最早出现在都铎王朝,第一位女王简·格雷夫人,1537至1554年在位;第二位玛丽一世,1553年至1558年在位,由于镇压新教徒,被称为“血醒的玛丽”;第三位伊丽莎白一世,1558年至1603年在位。她去世后都铎王朝结束。
这三位女王与吕后执政时间相距1700多年,而且统治的只是一个小国,没法跟吕后相比。
俄罗斯最早的女性治理国家,是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掌权。1724年5月7日,彼得在克里姆林宫圣母升天大教堂立叶卡捷琳娜为皇后,并举行了隆重的加冕典礼。1725年1月28日彼得去世后,皇后登基成为女沙皇,史称叶卡捷琳娜一世。在位两年1725年至1727年。1762年6月28日,叶卡捷琳娜二世在宫廷政变中废黜彼得三世,并登上皇位。
这两位女皇与吕后执政时间相距1900年,也没法跟吕后相比。
埃及最早的女王克莉奥佩特拉,于公元前69年出生在亚历山大埃及王宫,公元前51年登基。据有关资料介绍,登基时的她已是如花似玉的少女。按照王朝的古老传统,她不得不嫁给她的大弟托勒密十三世。不幸,此时的托勒密王朝已是风雨飘摇,当强大的罗马军队在亚历山大城登陆的时候,她圣女般地从巨大的地毯中飘然而出,献上美妙的胴体,俘虏恺撒,赢得了埃及的独立与安宁。恺撒死后,克莉奥佩特拉又瞄上了罗马的另一位将军。在小亚细亚的塔尔苏斯,那艘巨大的金尾画船一靠岸,英俊潇洒、热情奔放的安东尼就如醉如痴,为了“临凡的女神”,奉献了整个身心和毕生的事业。克莉奥佩特拉本想借助安东尼实现自己的理想,却被安东尼如火的激情煽起了爱情的烈焰,烧毁了安东尼,也烧毁了克莉奥佩特拉自己。公元前31年,又一位罗马将军屋大维来了,也看到了克莉奥佩特拉,但是他没有被征服。克莉奥佩特拉万念俱灰,忠诚的侍女们把一条叫做“阿普斯”的毒蛇装在无花果的篮子里送到她面前,她抓起小蛇放到自己的丰乳上,结束了神奇、浪漫的一生。
这位埃及女王执政时间比吕后迟130年,时间比较相近,但她靠妖艳和胴体取胜,更没法与吕后相比。
所有这些登上国家至高地位的女人,无论是统治时间的先后、智慧的高低、独立行政能力的强弱、付出代价的沉重与否等,她们远在吕后之下。
2、吕后的五个“世界第一人”。
吕后以元配夫人身份参与开国皇帝打江山,然后登上国家至高地位治理国家,在世界史上是第一人。
她治理国家之大、人口之多,又成就显著,国泰民安,人民殷富,是世界史上第一人。
她执政环境恶劣,周围有那么多潜伏的反对力量,她竟然废先帝之言,安然执政15年,在世界史上是第一人。
她的执政,是以吕氏几乎全部遭斩的代价换来的,其执政代价之沉重,也是世界史上第一人。
3、中华文明的杰出人物应走向世界。
尽管吕后在世界史上有那么多的第一,为什么她的名声远没有伊丽莎白、叶卡捷琳娜、克莉奥佩特拉那样的远播海外呢?
其一,中华文明具有其内敛性,尽管在许多方面已经处于世界高峰,由于长期的封闭性,世界各地很少知道,因而也就缺乏影响力。
其二,在人文科学方面,儒家占据了主导地位。孔子有一句话:“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总是视女人为国家的祸害。在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里怎么会有中国女性的地位呢?
其三,中国有这样一个传统,只要捉住你一个污点,你再有多么辉煌的业绩,也会用唾沫把你淹死。尤其是对女人,他们首先抓生活作风,比如对武则天;生活作风抓不住,就找出一个典型案例,比如吕后对戚夫人的案例。中国的此种传统与西方完全相反,乃至与埃及也大相径庭,那位克莉奥佩特拉女王,简直整个儿一个荡妇,如果在中国就是奇耻大辱,还能传出去吗?早就灭得无影无踪了。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应让整个中华文明走向世界,包括所有的杰出人物。
纵观世界历史,当欧洲还处于朦胧的黑暗时期,吕后就以聪颖的智慧、过人的胆略、高超的执政能力,开创了世界女性治理国家的先河,无论在中国史上还是在世界史上她都是第一人。
吕后开创了世界女性治理国家的先河,也是中华文明史上的浓笔重彩。今天我们还原其历史真相,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增强我们中华民族的自豪感,理解中华文明史的创立也有女性的一半,从而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激发女性的创造力,都具有现实意义。
二0一一年八月一
--------------------------------------------------------------------------------
注释:
[1]司马迁:《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第69页。
[2]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第543页。
[3]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第543页。
[4]司马迁:《史记》,卷九十《魏豹彭越列传》,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第531页。
[5]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一《黔布列传》,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第534页。
[6]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九《刘敬叔孙通列传》,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第573页。
[7]司马迁:《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第358页。
[8]司马迁:《史记》,卷八《高祖本纪》,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第83页
[9]司马迁:《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第85页。
[10]司马迁:《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第292页。
[11]司马迁:《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第86页
[12]蓝勇编著:《中国历史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261页。
[13]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15页。
[14]司马迁:《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第90页。
[15]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四。
[16]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五。
[17]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四。
[18]司马迁:《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第87、88页。
[19]司马迁:《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第86、87页。
[20]司马迁:《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第86页。
[21]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五。
[22]司马迁:《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第88页。
[23]司马迁:《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第88页。
[24]司马迁:《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第87、88页。
[25]吕思勉著:《中国通史》,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年,第133页。
[27]司马迁:《史记》卷十《孝文本纪》,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第95页。
[28]司马迁:《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第86页。
[29]司马迁:《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第88页。
[30]司马迁:《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第88、89页。
[31]司马迁:《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第89页。
[32]司马迁:《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第90页。
[33]司马迁:《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第90页。
[34]司马迁:《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第90页。
[35]司马迁:《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第622页。
[36]司马迁:《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第623页。
[37]马海艳、杨杰编著:《人一生要知道的100件中国历史大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年,第41页。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
[2]司马光:《资治通鉴》。
[3]吕思勉:《中国通史》,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年。
[4]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
[5]蓝勇编著:《中国历史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