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君臣关系的楷模

《吕氏春秋·审分览》“任数”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有司请事於齐桓公。”桓公曰:“以告仲父。”有司又请,公曰:“告仲父。”若是三。习者曰:“一则仲父,二则仲父,易哉为君!”桓公曰:“吾未得仲父则难,已得仲父之後,曷为其不易也?”翻译过来就是,齐国官吏向齐桓公汇报工作,求批示和指导。齐桓公听了半天后却说:“去请教仲父吧!”“仲父”,是齐桓公对管仲的尊称。过了一会儿,又来了一位官吏汇报,齐桓公听了半天,还是那句话:“去请教仲父吧!”就这样,连着打发了几个官吏,齐桓公身边近臣看不下去了,劝谏齐桓公:“事事都找仲父,当国君岂不是太容易了吗?”齐桓公听到这话笑着说道:“我没得到管仲之前当国君很艰难,现在既然已经得到管仲,我为什么不轻松些呢?”这样的故事我们听着格外的亲切,《三国演义》中刘禅称诸葛亮也是一口一个“相父”,只要是诸葛亮在,刘禅凡事都是先让大臣去直接请示诸葛亮。他那个国君同样也是做得非常容易。看似两者相似,但是这两对君臣之间的关系却是大不相同。

刘禅对诸葛亮是一种儿子对父亲的惧怕,在他与诸葛亮之间更多的是敬畏和恐惧,虽然国家的军政大权都交给诸葛亮,但是他心中总是有点不舒服,刘禅对诸葛亮总有种逆反的心理,两人似乎是在较着劲儿,否则就不会有李严事件。而齐桓公与管仲之间,那真是彻彻底底的信任,两人的信任基础是需求的结合,齐桓公想称霸,管仲有想一展抱负,两人不谋而合。齐桓公对管仲的信任是从失败中一步步悟出来的。

公元前684年,是公子小白成为齐桓公的第二年。齐桓公对于鲁国帮助公子纠夺位的怒气未消,刚开春,就发军伐鲁。去年交战时,齐国军队以残破之军打得鲁庄公落荒而逃,并且要来了管仲。所以这次出兵,齐桓公信心十足。

然而,这一战给全中国人民上了一课,上演了一幕进入教科书的著名选段《曹刿论战》。当时双方军队在鲁地长勺对峙,齐军气势正旺率先击鼓发起攻击。但是,鲁国就是不击鼓不应战,当时的人们遵守着交战礼仪。“以鼓战,以金止,不鼓不战。不成列,未成陈也。君子不战未成陈之师。”齐军连击了三次鼓,都难以进攻。就在齐军第三次击鼓气势衰竭之际,鲁军在曹刿的指挥下,击鼓冲锋,一举击溃了齐军!

长勺之战,让齐桓公首尝败绩,也让原本默默无闻的鲁国人曹刿一举成名。成为君主的第二年,就被曾经的手下败将打的溃不成军,齐桓公怎么想都觉得太丢人了,于是,齐桓公立马重整大军,于当年的6月再伐鲁。吸取了上次的教训,这次还拉来了宋国,两国联合伐鲁,确保万无一失。

但鲁军真是人品爆发。没想到先击败了宋军,又把齐军逼退了。一年两次被鲁国打败,齐桓公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似乎到这里还没有管仲什么事,当初从鲁国好不容易弄来的管仲为什么被齐桓公晾在一边?鲁国谋臣施伯当初极力劝国君杀掉管仲不要送给齐国,后来齐桓公得到管仲后,他就断言:“齐侯急躁而骄纵,虽然得到了管仲,但并不会用他。”管仲回齐国后,虽然齐桓公对他的谋略大加赞赏,但并没有重用管仲。由于齐桓公急于对外用兵,管仲的治国方针被搁置在了一旁。

鲍叔牙曾私下问管仲:“国君曾看中你的治国方针准备重整齐国,而现在国家越来越乱,你该怎么办?”管仲回答:“国君性格急躁,为人有量而知悔改,咱们再等等吧!”看着管仲的态度鲍叔牙只能干着急。果然齐桓公继位后的第二年,齐桓公就准备伐鲁,管仲对此强烈反对:“我听说有国之君,不能频繁用兵,不要忌恨小辱,不可重复犯错,国家就能安定;反其道而行之,国家就非常危险。”那时的齐桓公哪听得进去这些,派鲍叔牙带兵入侵鲁国,结果在长勺大败而归。

齐桓公大怒,继续发兵攻打,结果依旧是失败而归。齐桓公事后把失败归结于兵力太少,准备以鲁国的三倍兵力来包围它。齐桓公继续扩充兵力,3年内扩充到带甲士兵十万,兵车五千乘。他对管仲说:“我的士兵训练有素,兵器也齐备,这次我一定能征服鲁国。”管仲再次劝阻道:“齐国这次可危险了!您不实行德政而致力于甲兵;各路诸侯兵甲十万以上的不少。现在齐国想以兵力去征服天下,内失民众,外失威望。齐国要面临多大的忧患啊。”齐桓公仍然当作耳旁风,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公元前681年,齐国率大军伐鲁,鲁国连年征战也有点吃不消,这回鲁国国君怂了,主动向齐桓公请服,并要求会盟。这次会盟地点在鲁国的柯地,万万没想到,盟会之时鲁将曹沫突然劫持了齐桓公,齐国被迫归还了侵占的鲁国土地。这次盟会,让齐桓公在全军全天下丢尽了颜面。事后,齐桓公不想归还土地还要杀了曹沫。但是这次不知是连年的失败让他觉悟了,还是这次事件把他的脸面彻底丢光了,管仲劝谏他终于听了,没有计较此事,归还了鲁国的土地,反而赢得了天下的美誉,各路诸侯频频点赞。

这次事件后齐桓公的脑袋终于冷静下来了。痛定思痛,齐桓公这时才开始真正信任管仲,努力整顿齐国内政,放手让管仲去治理。齐国从此走向了富强,齐桓公也因此成为了春秋第一霸主。

其实齐桓公与管仲都有着共同的理想,但是齐桓公看的近,管仲看的远。两人在一起工作,不产生矛盾才怪。齐桓公执政初期,对于经历了内乱的齐桓公,非常迫切地想恢复齐国的强大,也想用权力去弥补当年的屈辱。面对曾经想杀死自己的管仲,虽然有鲍叔牙的力荐,但始终不能完全信任他。直到4年后,君臣两人有了充分的磨合,齐桓公也经历了次次碰壁,此时两人的理想才真正交织在一起。当齐桓公认识到这点,齐国才开始正式走上正路。

齐桓公的信任一直到管仲生命的终结,虽然之后离开管仲的齐桓公开始倦怠越发地昏聩,当他晚年时齐国再次成为一摊烂局,他临终前想起的还是管仲。

诸葛亮年轻时在卧龙岗自比为管仲,到了晚年汉帝称他为“相父”,这称呼这地位与管仲是如此的相似,而诸葛亮却永远无法得到齐桓公对管仲的那般信任,以及那么和谐的君臣关系。( 柳树下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