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这座别墅 曾是康有为故居 被誉为老城区洋房的代表却少有人知
地处山东半岛东南沿海的青岛,前海老城区一带现存360多座德式建筑,是欧洲以外留存德国建筑最多的城市,素有“东方瑞士,欧韵之都”的美誉。然而大多数游客来到青岛,只是把目的地集中在栈桥、海水浴场等著名景点,其实在附近还有两条弥漫着德式风情的小路——福山路和鱼山路,也值得去走走。
福山路、鱼山路及其周边的一些小路支路,是青岛著名且唯一的名人故居区,历史上诸多学者、作家、科学家在此寓居,所以又被称为“文化名人故居一条街”。沿着福山支路仅几步路的路程,即是著名的福山支路5号——康有为故居,这里也是探访所有故居的第一站。
康有为故居始建于1899年,是一幢占地4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124平方米的德式三层砖木结构楼房。整座建筑面朝汇泉湾,背靠小鱼山,环境宜人。据介绍,这幢别墅原系德国驻青岛总督副官、海军上尉弗莱海尔·利利恩可龙的官邸,是青岛最早出现的德人庭院别墅。
人们常用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来形容青岛的美,其实这八个字就是出自康有为的一封书信。1917年,康有为第一次来青岛拜访第二代恭亲王溥伟,被安排住在这座别墅,康有为对这里十分满意,称“青岛此屋之佳,吾生所未有”,并发出了“青岛之红瓦绿树、青山碧海,为中国第一”的赞叹。
说起康有为与青岛的缘分,还要追溯到1898年初,当时德国侵占了青岛的胶州湾,康有为对此痛心疾首,于是上书光绪皇帝,陈言变法图强的紧迫性, 这就是著名的《上清帝第五书》,这一事件也最终成为历史上著名的百日维新戊戌变法的导火索之一。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长期流亡海外,直到辛亥革命才得以回国。1923年,他重游青岛,花一千大洋从北洋政府手中买下了这幢庭院别墅,作为晚年时的栖息之地。在给友人的信中康有为写道:“吾今得宅,即德人初得青岛时之旧提督楼。屋虽卑小,而园甚大。望海碧波,仅距百步。”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此前住在这里的主人均未能善终,因此被人们视为“凶宅”。康有为购得此宅后不但重新对其进行布局、装修,还将溥仪结婚时赠给他的“天游堂”三字匾额悬挂于书斋之中以镇凶邪,并将此别墅取名为“天游园”,直到1927年3月31日在此逝世。
作为与青岛结缘最深的一位历史文化名人,康有为故居在青岛人文历史上也占有特殊地位。2000年10月,康有为故居经全面修复后对外开放,一层展厅介绍了康有为的生平及戊戌变法的历史照片、文献和实物,还有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研究康有为的专著和文章。
故居二层展厅内展示了康有为生前收藏的中外文物珍品以及35件书法作品。由于康有为故居毗邻海滨浴场和小鱼山公园,游客可以在游览小鱼山时顺便到此一游。交通:乘坐地铁M3号线在汇泉广场站下车。6路、26路、202路等公交车在鲁迅公园下车。故居全年每周一闭馆,门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