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佛经之谜总结之二:“三藏真经”的功能和如来传经的真实目的

(博士论西游第七四六讲,选自《西游谜中谜》(576)第九章――如来佛经之谜)

在上一讲,我们提到,“三藏真经”并不是如来的原创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他只能算作“三藏真经”的编纂者。在他编纂完“三藏真经”之后,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选择取经行动的主持者,而神通广大、情商极高的观音,主动请缨要担任此项责任,去东土大唐寻找取经人。

天然具有取经主持人资格的观音,她要去东土大唐寻找取经人了,不过,如来东拼西凑所编纂出来的“三藏真经”,它到底有何强大的功能,来吸引东土大唐派人前来取经呢?

如来在“盂兰盆会”上,他当众宣称,“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观音在太宗皇帝举办的水陆大会上,她又宣布,“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

按照如来和观音的说法,“三藏真经”共有四项功能,分别是劝善、祛苦、度鬼和修真。正是因为有这几项功能,如来对“三藏真经”的学术地位自我评价极高,他自认为“三藏真经”达到了“乃是修真之径,正善之门”的地步。

不过,即使观音将原来流行的佛派经典贬称为“小乘教法”,但它在劝善、祛苦和修真等方面,均不弱于被抬升为“大乘教法”的“三藏真经”!否则,小唐僧也不会被救,唐僧在水陆大会上的讲法不可能让“老幼人人放喜怀”,文殊菩萨也不会去度乌鸡国国王成就罗汉正果。

而对于吸引太宗皇帝派唐僧去取经的“度鬼”功能,唐僧在刘伯钦家中所做的法事,就能超荐其亡父“得脱沉沦”,这又完全戳穿了观音所称“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的谎言。

也就是说,“三藏真经”的所有功能,“小乘教法”完全都可以满足,因此,如来所自我评价“修真之径,正善之门”的极高学术地位,肯定极不准确。

这是因为,在西游时期,无论是已经成就正果的佛派众神仙,还是后加入佛派神仙队伍的唐僧师徒,他们的“修真”历程都与“三藏真经”完全无关;而天竺国金平府和尚“都指望修到你中华地托生”,这就说明,“小乘教法”在东土大唐发挥着极其强大的“劝善”功能。

而化身为“乌巢禅师”燃灯所创作的《心经》,却实实在在让唐僧和悟空在给孤园内开悟,最后皆成就佛果,可以看出,被评价为“修真之总经,作佛之会门”的《心经》,其学术地位远高于“三藏真经”。

经过观音的积极运作,再加上她对“三藏真经”的大肆宣扬,毛遂自荐的唐僧,经太宗皇帝李世民的派遣,走上了长路漫漫的取经之路。悟空、八戒、沙僧和白龙马先后加入取经团队,拜唐僧为师,从此,师徒四人并白马一匹,共同走过了降妖除魔的艰苦历程。

功夫不负有心人,唐僧师徒历经磨难,历时一十四年,行程十万八千里,终于到达灵山,却遇到了最不可思议的事情,那就是,阿难、迦叶二位尊者,在传经之时,却向其讨要“人事”,公开索贿!

那么,他们二人的索贿行为是自行主张吗?从他们所说的“白手传经继世,后人当饿死矣!”与如来所说的“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进行对照,就可以看出,阿难、迦叶的索贿行为,只能是如来的指示,而不是他们自行其是!

其实,无论是如来策划取经行动之时,还是观音到东土寻找取经人之时,他们都没提到拿钱换经之事,只不过随着取经行动的开展,如来发现,“三藏真经”传入东土,并不能使自己的势力扩展到大唐,而是观音将取代燃灯,与太上老君共享东土众生信奉。

如来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他改变了传经不收财物的初衷,不只是采取了向唐僧传一部分经卷的措施,还指示阿难、迦叶以向唐僧索要“人事”、传“无字白本”的方式,来达到彻底破坏取经行动,不让观音利用“三藏真经”获取利益的目的。

在燃灯的帮助之下,唐僧师徒得以换取“有字真经”,无法彻底破坏取经行动的如来,只能退而求其次,再次强调要收取“人事”,向观音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息,那就是,要让她在得到东土众生供奉的情况下,必须将其中的部分财物,作为“三藏真经”的“版权使用费”上缴如来,让其“后世子孙有钱使用!”

换句话说,无论是如来原本不收财物的想法,还是后来索要人事的做法,其实他传经的真实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得到东土大唐众生的财物供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