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望岳》到《春望》,杜甫经历了什么
一个人的心路历程,会在他的文字之间显露出来,就算再隐曲的表达,也会折射出内心的真实。一个作家,总会有意或无意地记录他的时代,哪怕他是一个超现实主义的写作者。
而杜甫,恰恰是一个现实主义色彩特别浓郁的诗人。我们从他的诗篇中,窥见时代的投影和他自己的生活轨迹,是并不太费力的一件事,也正因为如此,他的诗,具有了“诗史”的性质:不唯是国家的诗史,也是他自己的诗史。
杜甫生于公元712年,这是一个很特别的年份:就在这一年,唐睿宗李旦传位给第三子李隆基,是为玄宗。五十年后,唐玄宗驾崩(762年),李白也驾鹤西游。看来李杜确实有缘分,一个生逢玄宗登基,一个死值玄宗离世。
李隆基英明善断,雄才大略,是一个天生的政治家。在他的伯父——唐中宗李显——被皇后韦氏夺权并毒杀以后,李隆基与姑姑太平公主联手发动政变,诛杀韦后和她那喜欢弄权的女儿——安乐公主,使得李唐江山重回父亲李旦手中,可以说立下了无与伦比的大功劳。后来又果断灭掉觊觎政权的太平公主和她的势力,集大权于一身,励精图治,李唐王朝才渐渐重回正轨。可以说,李隆基身上,最鲜明地体现着他太爷爷李世民的精明强干和俊伟风范。
李隆基在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等几位贤相的先后辅佐下,开辟了“开元盛世”的新局面。此时国家富强,百姓安居乐业,迎来了李唐王朝的黄金时期。杜甫在《忆昔》一诗中曾经热情地给予礼赞:“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私。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于国于家,这都是一个多么理想的时代!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二十多岁的青年杜甫在父亲的资助下,开始了他的漫游生涯。他先下吴越,又回洛阳,再游齐赵,过了一段裘马轻狂的好日子。739年,27岁的杜甫还没结婚,尚无家庭之累,他漫游到泰山脚下,仰观山之高峻,想象登山之乐,想象在山上远眺到的一望无际的碧绿,胸怀为之高旷,精神为之振奋,于是满怀激情地写下《望岳》一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在这首诗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青年所感受到的壮阔的境界,向上的精神和伟大的理想。诗篇是那么富于感召力,因而至今仍是人们喜爱吟咏的名篇,是中学语文必选的佳作。
但是,时局在变化中,个人的命运也将随之摇摆。
唐玄宗在亲手开辟了“开元盛世”以后,以为天下太平,可以好好享乐一把了,于是用人方面出现了重大失误,把口蜜腹剑的李林甫提拔上相位,一呆就是十六年的时间。此后接上来的是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这两个人有意肥私,无心奉公,又没有出色的政治才能,由他们把持朝政,李唐基业只能不可避免地走向腐朽,有识之士都明白。可是李隆基醉倒在美酒与美人一起制造的温柔乡中,哪里醒得过来?
就在他的醉眼朦胧中,蓄谋已久的安史之乱爆发了,这是在公元755年,杜甫33岁时。李隆基无力招架,只能远遁,他再也不是当年的雄豪俊伟的青年领袖了,他已经完全蜕变成了油腻垢污的老头子。
李隆基跑了,带着他的皇子皇孙和后宫宠儿,去了偏僻的成都去保命了;随后老太子李亨擅自在前线登基,事后才将大事告知老皇上。而一心忠诚的臣子杜甫,只知道国家有难时要效忠朝廷,毅然离开刚刚安置在陕西鄜州羌村的妻儿来追随皇帝。不曾想未入长安,即落入叛军之手,被拘囚起来,执送长安看管,失去了人身自由。
757年春,杜甫在羁留中,怀着极端痛苦的心情写下了《春望》一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一年杜甫才45岁,可是他的头发却已经全白了,而且越来越稀少,快簪不住簪子了。
的确,国不成国,家不似家,效忠不了皇家,保护不了妻儿,诗人没有理由不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