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带钩的历史发展

带具是古人系结服装与悬挂配饰的重要工具,唐代腰带具由鞓带、带扣、铊尾、銙块所建构成形的套装模式,其发展系历经辗转改良而逐次递增所形塑的结果,在这种结构数量递增改变的过程当中,单一物件的带钩和以带扣为主的组装腰带套件,各以其擅长在形制和功能上予以承接与演化。

新石器时代的玉带钩

带钩的使用和发展其历史久远,依据浙江铜乡金星村遗址、上海青浦福泉山遗址、浙江余杭反山、浙江瑶山等墓葬,陆续出土的近10件玉带钩,并以其多数出于墓主腰部的状况,可推断远在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就出现并使用带钩的原始雏型(图一)。使用带钩除了大幅改善服装上革带系结和悬挂饰件之便利性,并且也因为使用玉料制作,大为彰显其身份地位的表征。证明原始先民在数千年前,就已经开始使用带钩束衣、装饰的事实(图二),良渚带钩当是中国腰带具的最早雏型。

图一、浙江铜乡金星村遗址出土玉带钩

就良渚带钩所属玉器文化发展脉络的追溯应该可与安徽含山文化、湖北石家河文化,共同归类于越文化玉器区域脉络之中。三大玉文化区域,在玉料、器型和纹饰发展上,各具特色。三大玉器文化源流之相互融合,共同成就了灿烂的中国古代玉器文化。

图二、良渚玉带钩用法示意图

检视在延安市芦山峁征集到二件具有有眼纹的龙山文化玉琮,若分自其玉质、器型和纹饰等特征进行研究,可知芦山峁琮应是综合以良渚、中原龙山、齐家、山东龙山等不同地域性文化,亦即汇集了华夏、苗蛮、东夷三大族系的特色于一体的玉琮。所以不同区系玉器文化之发展虽各有特色,但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影响的事实显然不容忽视。

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分类

中国新石器玉器文化的发展,区分为“原生型系统”(萌发于自身传统、有完整发展脉络并且广泛分布与影响的玉器文化;包括东北系统和东南太湖系统)、“次生型系统”(非萌发于自身传统、无完整发展脉络、显受原生系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玉器文化;包括西北陇右主系统、江淮亚系统、东方海岱亚系统、江汉亚系统、北方亚系统等)两种。其中良渚玉器文化则归类于“原生型系统”中,以长江下游地区太湖流域为中心的“东南太湖系统”。

“原生型系统”玉器文化,虽各有其独立的发展脉络,然彼此之间并不是属于没有交集的封闭型平行系统,因此不能排除其前后相承的影响关系;而良渚玉器文化中早期的龙首环、玦与东北系统的红山文化间似具有某种的渊源关系(尚缺乏考古发掘上的直接具体证据)。对于良渚玉器文化中张陵山遗址出土部份玉器进行考据,可发现良渚玉器和红山玉器具有相同的玉质;此外该遗址中良渚早期玉镯上之兽面纹,亦似对应于红山猪龙展开后之兽面形象,也不排除两者曾有进行接触之可能。

史前玉文化分为三大玉文化板块和五个玉文化亚板块,良渚文化则与河姆渡、马家滨、松泽等文化,归类于古越玉文化板块。这些玉文化板块和亚板块的发展,除了按照其各自的规律运动,又互为碰撞、渗透甚至融合,最终熔铸成为统一的中华玉文化。

图三、带钩各部位名称

新时期时代玉带钩出现断层

若对良渚文化突然消逝的原因进行猜测,社会上层滥用权力、浪费社会体系中有限的社会资源(如精美玉器的制作必定消耗不少资源),最终拖垮了原有的社会体系和结构或是其中一种答案。加上原始瓷器的出现已可仿傚玉器的光莹、硬陶上的花纹亦可模仿青铜器铸纹等工艺技术发展的蜕变,综合促使良渚文化之光华敛去,化作点点繁星洒落在江南的土墩上。除自然灾害(外因说)之外,因良渚玉器文化自限于其发展规律,无法及时扩展青铜技术,致使在北方龙山青铜文化先进高水平生产力的冲击下而走向衰退(内因说)。

以原属古越玉文化板块的良渚文化,可能因为遭逢海侵或洪水等自然灾害,迁徙到海岱玉文化东夷亚板块的龙山文化区域,亦扩散及于东夷、华夏、鬼、氐、羌等玉文化板块;除了对于培养及壮大各该地区玉文化作出程度性的贡献之外;亦对于夏、西周两朝的玉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良渚玉器文化中的玉带钩,不仅没有融入周遭或共属的玉器文化当中,亦未转化而为接续的文化所继受。

图四、战国时代使用革带钩铜造像

玉带钩使用的舒解

带钩使用的断层现象一直到了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才获得舒解,山东蓬莱村里集7号西周墓葬中青铜带钩的出土当是最早的例证,并且自此开展其另一阶段性的蓬勃生机。自春秋早期到两汉应该是带钩使用上的黄金时期,此一阶段带钩基本上系由钩首、钩体、钩纽等三部份建构而成(图三、图四),已经不复良渚带钩一体成型的简单样式,其材质也更为多样化举凡:金、银、铜、铁、玉、宝石等都是制材的范畴,其流行的中心范围虽以华夏地区的黄河中游(中原、关中地区)为主轴,不过;北到长城、南到两广、云贵等地区,也都曾发现带钩踪迹应均为其分布的区域。

图五、西汉早期玉龙附金带钩

这时期的带钩在材质上虽然呈现多变的样貌,不过;基本上仍以青铜制作为主轴;其作用则视出于墓主腰部或陪葬配器、配物的位置而定,如出于腰部周遭应为束系革带之用,如出于配器、配物附近则为配器、配物所专用,亦即属于佩挂剑囊或刀囊使用之带钩。但是华夏中原地区基于“君子比德于玉”的崇玉文化传统,带钩的材质原本应以玉料为最佳的选择,只是玉器的制作原具“如切如搓、如琢如磨”、性质坚韧、加工不易的材质物理性,以及必需耗费大量的制作工时且制后不易修改(因修改耗材而玉料稀少、昂贵)的工艺特质;所以原为北方草原游牧民族所喜爱和惯用的黄金装饰,以其质软并极易为手工所打造成型的特色,迅速成为玉料以外制造带钩的主要材质;并以铸造、细金珠工艺、压花、錾刻、扭丝等多样的装饰工法,广泛且深远的影响包括带钩在内,玉器制作在装饰特点和艺术风格上的转变。

图六、西晋刘宏墓出土龙纹带扣

其后源自于马具所使用的带扣,透过其扣舌装置进一步提升了革带系结的稳固性,并使其更能符合使用上机动性的需求;孙机就此项改变说明这种将马具使用之固定扣舌移植到带扣上,当为古代北方民族所创造,并且在进入南北朝以后,这种扣身以简单横轴支撑扣舌,腰带也变成前后等宽的一整条,并迅速向蹀躞带过渡(图五、图六)。

图七、北周若干云墓出土八环蹀躞玉带

至此腰带系结用的单一物件型带钩,在胡服习尚(上褶、下袴)导入改变服装穿着样貌的趋势下,渐次完成其阶段性的传承使命;而以鞓带、带扣、铊尾、銙块所共的构蹀躞式套装腰带具,则正式取代带钩成为唐代腰带系结的主要工具。

图八、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唐代伎乐狮纹带板

其后复因唐代对外域征战的渐息,导致腰带具原始系物、机动性等实用需求的降低,自此;多样材质(逐渐加入“玉”元素)和炫目的装饰风格,遂成为銙块、铊尾等构件,在碾制诉求上之标的和重点,最终更因为律令上的规制转化成为身分地位表征之器(图七、图八)。

中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从小小的玉带钩可以看出,整个历史发展的进程。玉带钩,不仅是玉器的文化,更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能够传承下来,难能可贵!


参考文献:

  • 王仁湘,《四千年前中国人的系衣束带方式》
  • 俞为洁,《良渚人的人体装饰品及衣冠服饰初考》
  • 蒋卫东,《良渚玉器的原料和制琢》
  • 苏秉琦,《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
  • 邓淑苹,《中国古代玉器文化三源论》
  • 邓淑苹,《晋、陕出土东夷系玉器的启示》
  • 黄翠梅,《中国新石器时代玉器文化谱系初探》
  • 杨伯达,《中国史前玉文化板块论》
  • 许倬云,《良渚文化到那里去了》
  • 石兴邦,《良渚文化研究的过去、现状和展望》
  • 孙机,《东周、汉、晋腰带用金银带扣》
  • 王仁湘,《带钩概论》
  • 王继红、吕砚,《玉皇庙文化青铜带钩研究》
  • 黄翠梅、李建纬,《金玉同盟─东周金器和玉器之装饰风格与角色转变》
  • 李建纬,《先秦至汉代黄金制品工艺与身体技术研究─兼论其所反应的文化交流与身份认同问题》
  • 杨家络,《新校本旧唐书附索引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