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手记|万川毕汇 平湖万州 —— 王旭

编导简介
王旭,《记住乡愁》编导。
代表作品:《松溉镇——念乡情 报乡恩》《秀山古城——鸡鸣三省 和合共生》《万州——万川毕汇 顺势而为》等。
每座城市都有它的属性,一座城市的模样跟生活在这里的人是相关的,它所承载的不仅是它本身的历史厚重感,更多的也在诠释着一群人一生的片段。
——王旭

万川毕汇,平湖万州

一江碧水,水中杉林,江上鸥鸟,当我第一次来到重庆的万州古城调研时,眼前的平湖风光让我至今都难以忘记。当你站在岸边,你很难想象,这就是长江,江面开阔,巨轮驶过,衬托得万州城俨然有了滨海港口的气质。当你走进城中,有时候又会疑惑,此间格局是城,也是山,山在城中,城在山中,各种小巷子、长梯坎儿,隐匿在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城区。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用一碗炸酱面开启一天的烟火味道,用一份鲜香烤鱼结束一天的忙碌脚步。
在古城江边,有一座建于民国年间的钟楼,它曾是古城里最高的建筑。无论长江上游还是下游驶来的船只,远远的看到这座钟楼,就知道万州到了。以这座钟楼的所在位置为界,钟楼往下曾是下半城,钟楼往上就是上半城,因为三峡蓄水,下半城已经淹没在水底,我们今日所见之万州,仅存部分上半城,这让我们不禁好奇,千年之前的这座古城究竟是什么样子,这方水土经历过怎样的变迁,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又是靠着什么样的生存智慧得以收获今日幸福的生活。
以前交通不方便的时候,长江就是黄金水道,万州有川东门户,五省通衢的地理优势,古万州人在长江边世代生存,擅长逐水而居,他们巧妙地利用山形地势,在江边修建起一座水滴形的城墙环绕古城,城池从山顶到江面逐渐扩大,这样建城既能把房屋街巷集中在南面起伏不大的平地上,也能倚靠北部的高山和城堡来防御外敌。坚固的城池,给万州人带来了安稳的生活。到了唐宋时期,古城发展成为川东地区的水陆交通枢纽,享有“舟车之会”的盛誉。唐贞观年间,因“万川毕汇”“万商毕集”而得名万州。
2020年,长江流域开始实施十年禁渔,对于很多渔民而言,离开江水怎么活?不仅是一种生活习惯的适应,也是一份谋生技能的改变。万州的渔民们世代以捕鱼为生,他们更懂得,保护长江的重要性。采访渔民老陈的时候,他看着波光粼粼的江面说出了自己的期待:“国家把长江鱼发展起来了,我们后面这一批人,他在长江边来玩耍,来看,看得到鱼,那个高兴,对于子孙后代都有好处,最终受益的还是老百姓。”心思活络的老陈早早看清了形势,第一时间办起了农家乐,端起了“新饭碗”。
和老陈一样,很多渔民心里都明白,只有这辈人退捕上岸,子孙后代才有长远的福报,所以他们纷纷上岸,在别的领域寻找自己的一方天地。渔民们常说“先懂势,再做事”,我觉得正是因为他们看清形势大胆变通自己,才能抓住新机遇,开启了岸上新生活。
在整个拍摄过程中,要谈到最让大家感动的,还是万州特有的那片“水上森林”。初到万州的时候,远远看到江岸边一片片郁郁葱葱的鲜红色只觉得好奇,后来林科所的任凭老师带我们真正走进那片消落带,近距离观察中山杉,我们这才发现这些树木的根系全都浸泡在水里,正在我们感叹中山杉生命力顽强的时候,任凭老师指了指远处的水面,告诉我们,在水底下十米深的位置,还有很多杉树是被完全淹没的,要等来年春天水退了才能看到。
由于三峡蓄水和放水,下游河段水位也会发生变化,这中间有30米的落差,在万州境内形成了近24平方公里的消落带,植物很难在这里生存。但是既然有了消落带的形成,就一定有可以适应这里的植物。世间万事万物,皆有规律,只有尊重规律,顺势而为,才可以取得成功。带着这样的坚持,万州人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树种——中山杉。如今,这种植物已经完全适应了当地环境,将自己发达的根系深深扎入消落带的泥层,当我们走在杉树林里,脚底踩的不光是泥土,还有无数中山杉生长出来的如同野草一样密集的气生根,它们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茂密的杉树林,不论水涨水退,都如同一面绿色城墙牢牢护卫着万州古城,一如万州人,不论时代更迭,始终守护着自己的家园。
走近万州,听到这些古城里发生过的故事,接触到这些眷恋家乡的人们,才能理解什么是真正意义的“顺势而为”,顺势并不是一味地只强调顺应,而是在认清局势和规律的前提下,代代古城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更好的条件来建设家乡。肯取势者可为人先,能谋势者必有所成,我想正是依靠着这样的生存智慧,万州古城才能历经了岁月沧桑,却依旧生机勃勃。
编辑 | 赵瑞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