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七0)临证谈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里面用到人参,人参的主治是不是心下痞?有一部分学者主张人参主治心下痞,这种认识来源于日本人吉益为则的《药征》:

人参:主治心下痞坚、痞硬、支结也,旁治不食、呕吐、喜唾、心痛、腹痛、烦悸。

对经方里面药物的研究,这种研究方式从吉益为则开始,后世的很多学者在跟从。据说这种研究方式好象更接近于经方用药的本身。而《药征》里而说人参的第一个主治就是心下痞坚,心下痞硬,心下支结。

当半夏泻心汤主治心下痞症的时候,人参是不是必用的?可不可以加减?讨论这个问题,涉及到我们临床上的加减。

《汤本求征》在《皇汉医学》里面是这样说的:人参以治胃衰弱痞硬,由于新陈代谢机能之减衰为主目的,与续发之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消化不良,下利等症状为副目的而用之。反之则必有害而无效也。故假令虽有胃衰弱之征,然无心下痞硬,则不宜用本药。虽有心下痞硬,若非此机能减衰之候,亦不宜用本药

我们读这个论述,能感觉出来还是比较忠恳的。人参治疗胃衰弱痞硬,是由于中虚,脾虚或者胃虚所引起的心下痞硬,应该用人参。如果是单有虚不一定要用人参,单有心下痞硬也不一定要用人参。一定是有脾胃虚弱和心下痞硬两者同时都有,才宜用人参。

为了研究或者为了考证人参是不是治疗以下痞硬,或者它的第一主治是不是心下痞硬?《药征》是这样写的:人参出上党者,古为上品,朝鲜次之。今也上党不出,而朝鲜亦少也。其有自朝鲜来者,味甘非其真性,故试诸促景所谓心下痞硬而无效也,不可用矣

乃今余取产于本帮诸国者用之,大有效于心下痞硬。然则其苦也才,是人参之正味。去土气而剉用,谨勿杀苦也。

《药征》说人参主治以下痞硬,又说人参以前是上党(今山西南部)出或者朝鲜出的,现在我们用的人参既不是上党出的,也不是朝鲜出的。现在也有朝鲜来的,但是都是假的,所以,现在治心下痞硬是无效的。也就是说,古人用的人参是上党的人参,对心下痞硬是有效,现在用的人参对心下痞硬是无效的。

而用日本产的人参,味是苦的,这才是人参的正味,对心下痞硬是有效的。产自中国和朝鲜的人参是没有治疗以下痞硬的功效的,他的意思就是这个意思。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这样想,吉益为则用的有可能不是人参,产于日本,日本人叫人参,但是,这个性味和中国或者是朝鲜产的人参是不同的,我们的人参是有参味甘味的,他们的人参是苦味的。

这样看来,吉益为则得的人参主治心下痞硬的结论,只限于他们日本产的这个“人参”主治心下痞硬,只是他把他们日本产的这个“人参”当做张仲景所说的人参而已。并且不可以泡制,如果泡制过的就把苦味去掉了,苦味去掉了,效果就没有了。而我们现在用的人参,红参或者是白参,大多是泡制过的。

吉益为则说的人参主治心下痞坚、痞硬,支结的前提是性味苦之日本本土所产人参,并且未经炮制过。如果照搬至我们今日临床,也许并不符合。因为他所说的人参可能不是我们所说的人参,而是另一个药物而已,用另一个药物来套用在我们现在使用是无效的。

程门雪在《书种室歌诀二种》中写道:“泻心虽有三方,而以芩、半、姜、连四味为主,三方均气必用之,其间黄芩、半夏一对,黄连、干姜又一对,铢两悉称,配合之精,后人万不能及也。”

“芩、连苦寒降泄,姜、半辛温开化,用必相兼,或二或四,不可偏废,此四味乃治胸痞之正药,余药随症转移,非一定也。”

程门雪说这两对药一定是要用的,不可偏废,也就是说,不可以只用芩连或者只用姜半,也不可以芩连的剂量偏大,姜半的剂量偏小。这四味药是治疗痞症的正药,其他的都可以加减,可以转移。这个结论是符合我们临床的。

“方中人参、甘草、大枣三味,乃因误下之后,自利日数十行,为正虚而设,并非治其胸痞者也,因症而加减之可耳。”

我们为什么要讨论人参是不是治疗痞症的必用药,意义就在这里。如果我们认为痞证必用人参,那么人参怎么也减不去。而如果按程门雪的这种解读,治疗痞症的主要药物就是姜、半、芩、连这四味药,其他的药都可以加减,比如说有虚,我们用人参、甘草、大枣,没有虚证,可以不用。如果虚得太厉害了,不但是人参、甘草、大枣,四君子汤,理中汤都可以用。如果不虚,补虚的药都可以不用。这样分析下来,我们在临床上就敢加减。

我们用的半夏泻心汤,要不就是药味可以很少,要不就是药味可以很多,但是,我们心里一定是要有数的。知道哪一部分药可以动,知道那一部分药尽量不去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