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的使命,是让家庭更像家庭,学校更像学校 | 一周精读

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独自完成培养孩子成才的使命。然而,现实中部分教师和家长对家校共育的理解还不到位,责任边界模糊,导致家校共育停留于表面,难以实现预期效果。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同样,孩子的教育也离不开家庭,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要实现真正的家校共育,促进孩子全面健康的发展,从本质上来说,不是把学校变成家庭,也不是将家庭变成学校,而是让家庭更像家庭,学校更像学校。

凝聚共识:

让家校共育卓有成效的三个理念

作者 | 王欢
来源 | 光明社教育家《“家校共育”如何更有成效?》
家校共育对于孩子的成长一定是正向的。当然,由于家长不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各个家庭有各自的诉求,老师与家长沟通不到位等原因,在实践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经常产生冲突与矛盾。对此,全国各地的学校都在做积极的探索,也取得了很多成果,各有各的高招。
史家小学多年探索家校共育,有三点想与大家分享。
  • 第一点,讲职责,不推责

家长和学校的教育职责分别是什么?这个职责边界可能有一些模糊。有时候可以模糊,但是这种模糊要以清楚自己在干什么为前提。
学校的职责是明晰的,就是要按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希望孩子心有温度,心有智慧;希望孩子会学习,能创新;希望孩子学而不厌,挫而不败。这都是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学校努力改革的方向。学校希望孩子是什么样的,办学的设计,课程、活动的设计都聚焦于此,作相应的改进。
那么家庭教育呢?家长更多出于自身的感性认识进行教育,缺少系统的教育设计。学校需要一种科学化的、规范化的、像学校教育一样系统化的家庭教育。家长在教育过程中由于没有明确的聚焦点而焦虑,没有方法、没有方向的时候,就会向学校推卸责任。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与家长探讨,家庭教育应该更多给孩子价值观教育。家庭教育应该教给孩子做好人、好公民这种基本素养。家庭教育应该给孩子好习惯的熏陶,当然最重要的,家庭教育要让学生能体会到爱,感受到爱,学会爱和表达爱。当一个孩子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他就能通过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习得的技能,去自我成长,自我发展。
  • 第二点,学校到位不越位

每年六一,史家小学都会给孩子推荐一本以“家校共育健康”为主题的小人书。第一年,我们让孩子认识身上重要的6个穴位,对这6个穴位进行按压有助于人的身体健康。我们让学生把这些东西教给家长,让学生在学会自护的同时,还有他护的意识。我们倡导的家校共育,是每一个活动都应该有教育的价值。我们培养家长的这种意识,就是让家长的言行举止不仅有榜样的作用,不仅是智慧的引领,还要有教育价值,从而形成学校到位不越位的状况。
  • 第三点,孩子动脑不动“恼”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情绪对他今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危险的情绪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而我们在教育过程中,经常对孩子有一种随意性的表达,导致孩子情绪不好。
如何通过家校共育,让孩子拥有良好的情绪状态?学校曾让学生做过一个“好家庭”的研究,研究完后孩子们提出“好家庭三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家人要常在一起,常沟通,常交流。
第二个要素是好家庭的成员之间应该好好说话。好好说话,一定会让孩子们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
第三个要素是家庭要有社会主流价值观。也就是说家庭要给孩子积极正能量。这是孩子们自己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代表孩子们希望拥有的家庭氛围,这样的氛围也将更能促进他们的积极情绪。

关键反思:

打通家校沟通意愿的关键,是安全感

作者 | 魏智渊
来源 | 知教师《老师怎么和家长交往?》
家校沟通中最常见的方式,是隔离、防御、讨好和自我辩护。所有这些方式的背后,都藏着一个不敢打开的自己。而这一切,也常常导致了冷漠甚至紧张的家校关系。或者,在表面的和谐下,潜藏着些许危机。
长此以往,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家长积了许多怨,其中可能80%是误解,20%是真实的工作失误。总之,家长依据自己获得不完整的信息形成一些认知。80%的情况下,家长会选择忍受,或私下抱怨,不会选择跟老师沟通。少数情况下,家长会选择跟老师沟通,或跟校长反映,或跟老师沟通没有结果时跟校长反映。
如果校长出面处理,到了教师层面,往往无限委屈:我每天也很辛苦呀,怎么家长这么不理解呢?而且家长把我的话理解成另一个意思了……
抛开是非不谈,一个有反思精神的老师,首先应该问自己:家长对我有意见,为什么不跟我说,而是去跟校长反映呢?
注意,这应该成为关键反思。
教师可能也跟家长说过,欢迎大家批评指正,或者有什么意见请给我留言。但是,家长真的会像你所说的那样,有事留言吗?不可能。为什么?因为家长没有安全感。
教师必须以实际行动来展现自己的诚意,在与家长的反复互动中,不断让家长愿意跟你沟通,愿意越来越多地表达真实的感受。毕竟,重要的不是语言,而是教师的反应。无数有建设性的反应,才塑造了良好的关系。
怎么以实际行动来展现自己的诚意?
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教师提供的是教育产品,那么学生和家长,本质上就是用户,哪一家做产品的,不主动征求用户意见?因此,定期地或不定期地就各项工作征集家长意见,本身就是工作的一部分。因为家长的意见是重要参照,可以帮助教师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计划和教学。
这种调整,并不会丧失教师的主体性和专业性。恰恰相反,主体性越强、专业性越强的教师,越倾向于倾听与对话。惟有自身不够强大,才会倾向于自我保护。
教师还需要考虑,你跟家长每一次的交流,是增强了家长下一次主动跟你沟通,以及诚恳反映问题的愿望呢,还是相反?
要防止只跟少数家长互动,教师一方面要积极主动地甚至有计划地跟所有家长互动,另一方面,也要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让其他家长看到你是怎么跟家长互动的。例如,可以在家长信,或家校群中说,因为某个家长的提醒你在哪方面做了调整,特别感谢这位家长。同时表示期待更多的意见、建议,包括批评。
久而久之,家长心里只要有一点不舒服就会跟教师讲。因为他觉得是安全的。这样,教师在跟家长不断的沟通中,就能借家长的眼睛看到自身的漏洞,得以持续改进。

形象树立:

家校关系中树立教师专业形象的三次契机

作者 | 田冰冰
来源 | 创意班主任《田冰冰:家校关系中,树立教师专业形象需“三破三立”》
时下的家校关系,很难是传统意义上的四平八稳的稳定关系,应该有动态管理的意识,善于在动态的变化中掌稳舵。变化不仅来自于教师面对问题的见招拆招,还应主动观察发现、归纳明晰家校关系规律,树立起在家庭面前的良好专业形象。
有效的专业形象的树立,仿佛挺拔高大的树干,更容易让教师在家校关系的动态生长中立地生根。
  • 用好集体教育契机,树立学术表达形象

与家长的集体会面,理应是教师树立专业形象的重要契机。试想,各行各业的家长专程应邀参加你安排的家长会,这应该引起你足够的重视,关注每一次家长会期间的对话效能,努力让集体家长会成为教师价值引领家长团队的有效时刻。
原则上,能在微信群里用文字说清楚的事情,没有必要在家长会上长篇大论。留出更多的时间,讲办学理念,讲培养目标,讲年段分析,讲学情特点,讲家教支招。让有效的时间以更清楚的学术对话来指导家庭教育。不用担心令家长费解。有恒心坚持对家长进行价值引领,更容易推动常态家校协作中的行动跟进。
集体家长会的环节,不可忽视的一个细节,是让家长了解你,了解一个十分能干的你。每个教师都是独一无二的专业形象,认真梳理自己的个人简介,不吝惜笔墨介绍清楚自己,是建设家校关系信任感的第一契机。
重视集体家长会上教师发言的品质也很重要。流畅的演讲,严密的逻辑和专业的表达,更能清晰传递教师专业形象。随手借用的舶来文章,结结巴巴在众人面前不能自圆其说的时候,“偷懒”会不知不觉中拆解自己的专业模样。
  • 用好个别辅导契机,树立学科专业形象

学科专业的一面,常需在具体指导中“秀肌肉”。专业的功底,自然也在具体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得以历练。每日的家庭作业,看准了夜晚八点的档口,送上对于个别难题的语音指导,简单炮制的难题微视频,解困正在共同破解难题的家长,常常是雪中送炭,急人所急。
破解家长微信群中常见的学生习惯问题,也是教师展示专业的契机。
举个例,一年级入学后,家长微信群中常见学生文具挂失的求助信息,除了一一帮助耐心寻找,班主任也可以通过集体回复的形式来释疑解惑。比如向家长讲解,此类行为属于在一年级上期学生自我物品管理能力还不到位的常见表现,培养此类习惯的常见策略,并表态班级将通过班会来协同教育。一段综述,述的是积极管理的姿态,述的也是专业表达的水准。
  • 用好关键事件契机,树立用心服务形象

家校之间的友谊,不仅仅是树立在集体教育上,很多时间,对于家庭的热心帮助,往往成了加深家校友谊值的重要细节。
不要介意给服务对象一些个性化的帮助,教师要习惯于当雷锋。这种总在“学雷锋”的过程,就是新时期学校教育服务意识的良好体现。很多时候,恰恰是这些指向个体的帮助,润泽并有效建设了家校关系。
从课堂的集体教学到课下的细节帮助,关键小事,往往更容易影响人和改变人,用好家长向你求助的契机,创设关键小事为学生服务,那些与众不同的教育故事,才是你教育经历当中可圈可点可讲的精彩。
新时期的家校关系,不可能是“即到即得”的凝心聚力,更需要教师的价值引领和持续建设。放低姿态,贴近现场,倾听服务对象诉求,转变传统观念;保持警醒,毫不松懈,持续展示专业能力,建设专业形象;同时,仍应关注抱着新手上路的敬畏之心,谨慎面对家校关系。思想稳健,行动得力,家校关系的良好氛围才有望在共同成长中稳健建设。

技能进阶:

适用于家校沟通的八个技巧

作者 | 沈磊
来源 | 沈磊的班主任笔记《适用于家校沟通和师生交往的八个基本原则》
在大量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个案之后,以下八个原则是我体会最深、受用较广的,它们适用于家校共育沟通的各种情况,有助于教师日常工作的正常推进。
  • 掌握主动

教师是专业技术人员,我们掌握着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原理,同时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对本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更深的理解,因此在经验和权威性的共同作用下,教师掌握着对话的主动权。
和家长沟通过程中,教师应该直接开启教育对话,并需要觉察谈话对象的状态和思考深度,主动将话题往深层次带入,提出设问,在启发和讨论中引导家长正确归因,找到问题根源,做好价值澄清。
  • 区分场合

不在公共场合(家长群、办公室等)进行沟通,营造安全、信任的沟通环境。
“有效沟通的过程模型”给揭示了影响沟通效果的重要因素——“噪音”,即对话双方以外的因素,包括环境、情绪、场合等。办公室里有很多“噪音”干扰项,如堆放了一定高度的作业本,卫生状况,其他任课老师(包括说话或走动)。
开阔的场所更适合表扬和减压。需要减压的时候,应将家长带到户外,微风、绿植、新鲜的空气等,通过多种感官有效刺激,有助于舒缓压力。
封闭的场所更适合严肃的沟通。封闭的场所可以是一间敞亮的接待室,或者是有温馨布置的空办公室等,暖色调,让人不压抑。
必要的家访也能给沟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
  • 相互尊重

相互尊重与彼此理解是有效对话的前提。
教师对家长的尊重体现在倾听为先。不管是否赞同家长观点,先让对方把话说完。充分表达的好处有两点:一是完全接纳对方的情绪,其实很多问题都是情绪问题;二是可以暴露问题,表达过程中的观念偏差恰恰是后续对话的核心要点。
家长对教师的尊重体现在客观的面对问题。从情感上出发,家长在沟通时一定存在“护短”的倾向,避开或淡化自己孩子的问题。这是人的本能反应,而沟通的目的就是正视问题,客观的查找自身原因。
相互尊重,不指责、不推诿、不强势,这才是面对问题的首要态度。
  • 目标清晰

教师要有沟通的目标定位:沟通的目的、达到什么程度、策略建议、预期的阶段性效果……要心中有数。
没有目标的沟通,基本等于闲聊,认认真真谈了几小时,身心疲惫,却一无所获。谈话前,教师要根据事情的性质和沟通对象的特点(性格、职业、经历等)做出预判。
  • 适度、得体

表达清楚,言简意赅,点到为止。
家长是成年人,有自己的认知理解,特别是有的家长本身就是各行各业的优秀人士,在听取教师意见和建议时更需要留足面子和余地。话不在多,多了就抓不住重点,反而不利于执行。
适度,才会在彼此都舒服的心理状态下走向配合,否则物极必反。
  • 正向引导

用积极的方式表达,从问题中找到扭转的因素,及时表扬、定时点拨。
学生“问题”的产生通常是因为“成长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有些是合理需求,这就是正向出发的原点。无论跟学生还是家长沟通,正向的引导都能让他们看到希望,做出改变。
  • 坚持底线

爱的教育首先是坚持底线的教育,是基于规则的包容。
如果在沟通中,我们不能达成统一意见,那么至少要以相关制度和规则为底线。比如最常见的手机使用问题,家长不能片面的以为尊重孩子就是和孩子协商使用时间,而当孩子违反约定后家长又一味妥协,不批评、不约束、不教育孩子,试图通过耐心和等待“讨好”孩子。这就是突破底线的行为,是毫无原则的爱。
班级公约、校纪校规、甚至更大层面的规则与制度都是沟通中可以参考的依据,它们也是教育引导中的必要条件。
  • 持续关注

不要只在某个时段(通常是出现问题后)才和学生或家长进行沟通,要关注学生发展的全过程。
沟通只是合作的开始,真正大量且细致的行动才是落实效果的有力保障。沟通后,教师要定期地通过短信、留言、电话等方式跟进落实的情况。教师应当和家长一起看到学生的转变。
这八个原则有其内在的逻辑关联,它们合为一个整体,在平等、尊重、协调的关系中促成合作,影响着沟通的效果。

家长公约:

良好的家校共育从一份“公约”开始

作者 | 陈琼
来源 | 22号天空《【家校沟通公约】历时2个月,制订53条家长公约!干货!》
这里分享一份西芯小学根据向全校家长征集的关于家校沟通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经校家委会团队、全校各班级会长、年级会长逐条阅读、梳理、筛选、归类、修改、整体、汇编形成的“家长公约”。
运行至今,已经将家校沟通的礼仪、流程、注意事项无声润进家长心里,内化与心,外化于行。
公约分为家校共育行动、家校共育沟通两大方面、四小方面,所有内容都凝聚了每一位家长、教师的智慧与共识。值得参考。
以下仅摘录公约“家校共育沟通”部分。
  • 家长和学校的沟通

1)家长主动发现、了解孩子的教育行为表现,主动和相应的老师沟通。应该主动了解学校、班级的活动和最新动态。

2)有问题积极、主动与学校、老师沟通,保证沟通的尊重与礼节,不攻击、侮辱、诽谤老师和学校。

3)到问题,不盲目定论,先与孩子进行沟通分析,始终坚信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一切为孩子好,所以在与孩子沟通中才不会出现偏颇。

4)反映问题不越级,按照层级沟通的方式,先和班主任沟通,得不到解决时再逐级向校方领导反映。家长有好的建议或意见先通过班级家委会反映给校级家委会,再由校级家委会与学校领导商议处理后,反馈给提出建议或意见的家长。

5)班级共性的问题按层级沟通,班级会长(或班主任)单独沟通,由班主任出面解决,如果班主任还不能解决就反应到学校相关部门解决,部门还不能解决,就由班级会长、班主任和部门主任与校长沟通解决,如果还不能解决,就由校长报区主管部门共同解决并对家长做答复。

6)最有效的沟通方式是直接沟通,面对面沟通。如:孩子在学习方面遇到问题,可以和对应的学科老师直接沟通。

7)如果不方便沟通,可以用QQ、微信、APP、电话、邮箱进行直接沟通。

8)礼貌对待老师;多站在老师的角度看待问题;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和老师谈心,做朋友。

9)定期像班主任老师及各科老师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换位思考,真诚沟通,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育建议。

10)与学校发展“步调一致”,努力为学校教育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升学校品牌,为打造一流学校而努力。

  • 家长和家长间的沟通

11)以和谐为目的,不过激讨论问题,不传播不切实际的消息,做到态度与学校共进退。

12)理解和支持家委会工作,每个成员都是志愿者、奉献者,为了孩子的成长和家长做了非常多的志愿服务工作,应该感激、感恩。

13)维护各种交流平台的纯洁与善意,共同分享孩子的成长故事。

14)孩子在学校和同学发生冲突后,作为家长应首先鼓励孩子自己化解矛盾,若得不到解决,再由双方家长出面沟通协调,若还得不到解决,再求助老师,禁止家长以任何粗暴的方式私下找对方的孩子处理问题。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同,应该私下沟通,应尽量避免因不同意见当面争执,以免孩子无所适从。孩子出现问题时,应首先客观分析情况。

15)以身作则,不传递未经正式公布的小道消息,尤其是负面消息。

16)通过集体活动,多组织、参加“家长沙龙”,加深对家长们的了解,并通过此类平台,与家长们交流学习教育心得,加强联系,互通有无。

17)好的想法或建议,可以先告知家委会,由家委会讨论后,给班主任报备或通气,再发通知到群里良性优质讨论,形成初步方案后提交班主任审核确定最终方案再执行。

18)班级形成乐于倾听、乐于分享的氛围,允许不同的声音与意见,同时遵循民主集中、少数服从多数的总体原则。

19)家委会定期组织会议(线上线下),搜集家长意见、建议,通过家委会运作的渠道及时和学校、老师做好沟通、讨论,有效解决问题,增强家校教育合力。

20)家长间沟通时观察询问应及时反馈、注意措辞简化语言、积极倾听换位思考、控制情绪避免冲突、注意态度真诚交流。

海外视野:

德国中小学如何实现成功的家校合作?

作者 | 孙进
来源 | 德国研究者《德国中小学的家校合作是怎样的?》
德国和中国家校合作方式看起来有些相似,比如家长会和家长委员会。但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相似的只是名称,就内容和实施方式而言,存在明显区别。
  • 形式多样、深度参与是特色

具体而言,德国的家校合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与父母交流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情况。除了接送孩子时随机的非正式交流之外,教师与父母的沟通主要是通过家长会、父母谈话、父母对话日、学习进展会谈、家访等正式的家校沟通机制。不同场合沟通的主题也不同。比如家长会一般不谈学生学习情况,而是会在父母谈话时进行。
第二,父母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这是德国各州《学校法》赋予父母的权利。父母直接参与,或者通过由选举产生的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各个层面的管理与决策。在全校会议这一学校最高的决策机构中,家长委员会的代表拥有三分之一的表决票数。
地方和州层面也有对应的地区家长委员会和全州家长委员会,代表学生家长参与相关决策。
第三,父母为学校提供各种志愿服务。父母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为学校提供不同的支持,例如:组织安排学校在下午的学习活动或主持兴趣小组,参与组织校园开放日和其他节庆活动等。
第四,学校为父母提供各种信息和咨询服务。学校通过宣传册、家长信、学校简讯以及校园网等途径,向父母介绍学校的办学情况及活动安排。当学生遇到困难,学校会通过心理咨询教师和社会工作教师为学生及其父母提供咨询服务,帮助学生和父母解决问题。
学校也会组织专题性的父母活动,通过相互交流经验或邀请专家讲座的方式,帮助父母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
  • 法律制度保障、全社会支持是基石

德国家校合作相对成功,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的促进和保障因素:
首先,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得到全社会认可,并以法律的形式被确定为学校办学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是父母的权利和义务。
与此相应,学校与父母在校内外开展合作的情况成为衡量德国学校教育质量的标准之一。落实家校合作由此得到制度保证。
其次,将信任与平等确定为家校合作的基本原则。各州都在《学校法》中明确要求学校和父母建立起相互信任的、伙伴式的合作关系。
父母和学校是平等的合作伙伴,德国立法者也赋予父母更高的教育决定权。例如,德国学生的分流比较早,在小学毕业后,学生可以升入不同类型的中学。孩子升入哪类学校的决定权不在学校,而由父母决定,学校仅提出推荐意见。
最后,教师和父母会获得相关的知识和培训,提高参与家校合作的能力。德国师范生在见习期会完成一个有关如何与父母合作和沟通的教学模块,学习掌握相关的法律规定、组织机构以及教育咨询理论方面的知识。
父母也会从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门、州立的教育研究所、全州家长委员会等机构那里得到资讯或者培训。
这表明,德国的家校合作并非限于家庭和学校之间,而是得到了社会其他相关机构的支持和帮助。教育是全社会的任务和责任,好的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来成就。

责编 | 三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