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56年,安禄山攻破潼关,哥舒翰20...
公元756年,安禄山攻破潼关,哥舒翰20万精锐全军覆没。安禄山得意地说道:“让你这突厥种,还敢瞧不起我”!哥舒翰爬上前说道:“我这不是肉眼不识陛下吗?让我为您招降了李光弼、鲁炅,看李隆基还拿什么做皇帝”?
此时,作为阶下囚的哥舒翰,毫无昔日威震吐蕃的英雄气概,不断地跪爬、谄媚以求活路。而让哥舒翰由英雄变为狗熊的始作俑者,就是杀死封常清、高仙芝的唐玄宗。
安史之乱爆发的源头,是唐玄宗不再信任,四镇节度使王忠嗣。唐玄宗认为养子王忠嗣,与太子从小一起长大、感情深厚。害怕自己年迈后,王忠嗣为了太子上位,效仿自己逼迫父亲退位。
于是就罢免养子王忠嗣,选择了没有根基的胡人安禄山。将四镇节度使王忠嗣逼死,培养了一个自认为可靠的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为了驯服安禄山,唐玄宗动用了权谋手段:
唐玄宗一方面提拔杨国忠,对抗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同时又重用哥舒翰,制衡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但伴随着杨贵妃三千宠爱在一身,年迈的李林甫最终失势,唐玄宗的权谋平衡彻底被打破。
没有朝野根基的安禄山,丧失了李林甫的支撑,无法抗衡杨国忠、哥舒翰双重打压。最终铤而走险,率领平卢、范阳15万边军叛乱,引发了安史之乱。
但安史之乱的爆发,仍旧没有让唐玄宗从权谋斗争中醒来。这个沉醉在开元盛世美梦中的帝王,并不认为安禄山的15万叛军,可以对自己塑造的繁华大唐有什么实质性威胁。
正好封常清刚在西域打完胜仗,长安接待的宴会上,唐玄宗就将封常清派到洛阳,招募新兵抵挡安史叛军。这种近乎玩闹的安排,就是唐玄宗初期对安史之乱局势乐观判断的反映。
结果范阳边军久经战阵,将洛阳新兵打得落花流水,东都洛阳沦陷。唐玄宗为了撇清轻视安史叛军,以至洛阳沦陷的骂名,就处死了退守潼关的封常清、高仙芝二人。
失衡而无度的权谋斗争,至此开始成为了安史之乱的转折点。明眼人都知道,从军事角度来讲,郭子仪、李光弼纵横于安禄山河北老巢。只要死守潼关一年半载,丧失了根据地的安禄山叛军,必将面临粮草枯竭、军需不足、人心涣散的死局。
但唐玄宗处死封常清、高仙芝的行为,分明是将权谋斗争凌驾到了军国大事之上。一方面为了保存自己盛世之主的名声,封常清必须做丢失洛阳的背锅侠;另一方面,胡人安禄山的叛乱,使得唐玄宗同时丧失了对高句丽人高仙芝的信任。
至于之后启用突厥人哥舒翰,也并非真正的君臣交心,只是哥舒翰常年与安禄山争斗。两人势同水火,哥舒翰不可能与安禄山合作,唐玄宗以此开启新的权谋制衡罢了。
当然,哥舒翰也并非良善之辈,得到潼关20万精兵之后。立刻就对老上司杨国忠,进行了新的权力斗争,以求更大之荣誉。施压方法也是大义凛然,安禄山起兵的名义不是诛杀杨国忠吗?那咱们效仿汉景帝诛晁错,自己把杨国忠杀了,安禄山不就没有大义名分了。
一人之下的杨国忠,突然受到这种致命威胁,急忙向唐玄宗求救。哥舒翰已经有20万大军了,再让他搬倒了杨国忠,军政大权在一人还了得。于是唐玄宗先是允许,不安的杨国忠组建3000私兵,又调集长安武库组建1万霸上精兵,归属杨国忠指挥。
手握20万雄兵的哥舒翰,见唐玄宗组建新军制衡自己,直接出兵吃掉了1万霸上精兵。唐玄宗骑虎难下了,潼关外有15万安史叛军,潼关内还有20万要夺权的哥舒翰。而受直接威胁的杨国忠,在20万雄兵面前更是不复昔日荣光,惶惶不可终日。
唐玄宗与哥舒翰的君臣互搏,杨国忠与哥舒翰的将相不和,以及潼关20万雄兵将领对朝堂要职的觊觎,共同钩织出了安史之乱的变局。
从军事角度来讲,哥舒翰死守潼关赢面更大;但从权谋角度来讲,哥舒翰吞并1万霸上精兵的行为,已经触犯到了唐玄宗的禁忌;安史之乱的敌人未必只是安禄山,制衡的双方必须要强同强、要弱同弱。
节度使权力溢出对皇权的威胁,使得唐玄宗迫切需要一个,安禄山必死、哥舒翰惨胜的局面。而杨国忠更是害怕哥舒翰大胜,班师回朝进一步打压自己。于是在唐玄宗、杨国忠的合作下,要求哥舒翰出潼关的圣旨发出了。
理论上说,在节度使权力过大的局面下,这并不是完全的昏招。哥舒翰有20万陇右、安西精兵,兵力、战力皆不弱于安禄山,再加上河北的郭子仪、李光弼朝廷合围必胜。
但战争从来都是政治的延续,胜利并非数据的简单罗列对比。哥舒翰出潼关,打赢了是惨胜无功,打输了是封常清第二。自然心灰意冷,毫无指挥战心,再加上中风在身,无法发挥昔日水平。
潼关20万大军,夹杂着陇右、安西、长安各路兵马,主将哥舒翰身体抱恙、战心不强。没有一个主心骨,各自为政、一盘散沙。最终在潼关外一触即溃,20万大军自相践踏,落入黄河溺水者不计其数。
哥舒翰收拢8000残兵退往潼关,也被部下擒拿到了安禄山军中,继而有了开头求饶的一幕。客观上节度使的权力溢出,主观上唐玄宗的无节制崇拜权谋就是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渔阳鼙鼓动地来的根源,决不是杨玉环一个女人所该承担的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