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前两句,到底用了哪些手法?比喻的争议最大
近日,有家长问穆老师,《陋室铭》中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到底用了哪些手法?孩子说是比喻,家长则认为是类比,请穆老师告知。
说句心里话,这是一道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一道题,需要考生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较强的文学功底。
老穆上网查了一下,发现各种说法都有,其中争议最大的就是比喻了。还有学生表示,他们老师也拿定不了,说“类比”比较稳妥一点。
那么,到底有没有比喻呢?其它的手法又是什么呢?
针对这些问题,穆老师就来简单说一下。
老穆认为,最肯定的手法就是起兴和对偶了,这是最没有争议的手法。
我们先谈谈起兴手法。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起兴,就是先说其他事物,再说要说的事物。
作者先言“有仙之山”、“有龙之水”,然后才说“吾之陋室”,这是典型的起兴手法。
我们再来说说对偶。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相同的意思的修辞方式。
对偶,从形式上,有单句对偶、偶句对偶、多句对偶和句中对。
从内容上,有正对偶、反对偶和串对偶。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与“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为对偶句,确切地说,是偶句对偶、正对偶。
老穆经过查证,比兴手法也是被广泛认可的一种手法。
比兴较之起兴,多了一个“比”。
那么,这个“比”到底是什么呢?是比喻,还是类比呢?
宋代朱熹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老穆通过查阅资料,确定“比”为比喻。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既然运用了比兴的手法,那就说明有比喻。
那么,将什么比作什么呢?
老穆认为,单从“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是看不出比喻的,必须要有后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句话来支撑。
如果有后句,那就有比喻了,确切地说,是比喻中的扩喻。
扩喻,它的特征是本体和喻体不在一句话中,它们分别构成短句,而常常组成平行句式。
老穆认为,应当是将仙、龙比喻室主,因为他们身上都具有相似的优秀特质。山因仙而名,水因龙则灵,室因吾而不陋。
山和水能不能比喻陋室呢?老穆认为,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可以比喻有吾之陋室。
朋友们,由于比和兴是一个整体,故而我们不单说使用比喻的手法,而是说比兴手法。
我们再来谈谈类比手法。
类比是基于两种不同事物或道理间的类似,借助喻体的特征,通过联想来对本体加以修饰描摹的一种文学修辞手法。
朋友们,当你看到“借助喻体”四个字时,是不是想到了什么?
对啦!类比,其实就是我们上面讲的“扩喻”,扩喻,又叫类比。
老穆认为,此句用了类比手法。
作者用“山、水”类比陋室,“仙、龙”类比“吾”,山有仙则名,水有龙则灵类比“室有吾而不陋。
朋友们,你们明白了吗?
那么,这句话还有没有其它手法呢?
老穆认为,有,那就是虚实手法。
山与水,是客观存在事物,而仙与龙则是虚构事物,故而是虚实结合。
山、水、仙、龙对于正在写这篇文言文的作者而言,是不在眼前的,故而为虚,后文中的“陋室”则是实的,所以这是以虚衬实。
最后,穆老师想说,如果考到这道题,我们一般回答比兴或类比,如果问你有哪些手法的话,穆老师的分析的手法都可以考虑。
最后,穆老师再为大家细分一下,如下:
修辞手法:类比、对偶、比喻。
表现手法(狭义):比兴(包含起兴,故不再写起兴)、虚实(虚实结合、以虚衬实)。
写作手法(表达技巧、艺术技巧等):比兴(包含比喻和起兴,故不单独写)、类比、对偶、虚实(虚实结合、以虚衬实)。
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