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日课214丨一个职场人基本的伦理修养
今天是经典日课第714讲,孟子日课第215讲。欢迎你留言交流。
鲁欲使慎子为将军。孟子曰:“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殃民者,不容于尧、舜之世。一战胜齐,遂有南阳,然且不可。”
慎子勃然不悦,曰:“此则滑釐所不识也。”
曰:“吾明告子:天子之地方千里,不千里,不足以待诸侯。诸侯之地方百里,不百里,不足以守宗庙之典籍。
周公之封于鲁,为方百里也,地非不足而俭于于百里。太公之封于齐也,亦为方百里也,地非不足也,而俭于百里。今鲁方百里者五,子以为有王者作,则鲁在所损乎?在所益乎?
徒取诸彼以与此,然且仁者不为,况于杀人以求之乎?君子之事君也,务引其君以当道,志于仁而已。”(《孟子·告子下08》)
慎子,名慎滑釐,善于用兵。鲁国准备拜他为将,以攻取齐国的南阳。南阳,山之南为阳,泰山之南谓之南阳。孟子劝阻他说:
兵,凶器;战,危事,古人不得已而用之。一定要百姓训练有素,才可以上战场。如果平时训练无方,就让他们冲锋陷阵,是将其置之必死之地也,这是加害于百姓。
加害于百姓之人,圣王必诛而不赦,必不容于尧舜之世。兵家胜败不可测,即使你一仗就打败齐国攻下南阳,于理尚且不可,何况未必取胜。
战争作为政治的延续,不可不慎之又慎。《孙子兵法》有言: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况且战争乃是血淋漓的拼杀,战场上生命如草芥,即使是不得不战之时,国君也不能让自己的子民没有任何准备,去战场送死。(论语日课337:即使太平盛世也不能放松武备)
慎滑釐勃然变色,不高兴地说:
我不懂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战胜攻取,乃为将之奇功,大家都求之不得。这都不可以,怎么做才可行呢?孟子也很有耐心,他说:
我是以礼法,而非以事功而论。先王建邦设都,各有定制。天子的土地方圆千里,倘若不足千里,则赋税所入不够,无法接待诸侯,入不敷出了。同样,诸侯土地方圆百里,则赋税所入,可以供供奉祭祀会同,守住宗庙典籍。
诸侯百里的制度,创定于先王,通行于天下,与齐王室关系最亲近的齐鲁两国即是明证。周公被封在鲁,方圆百里,并不是周天子的土地不够而少于百里。姜太公以师尚父,似乎应该厚封,结果封在齐国,也是方圆百里,也不是周天子的土地不够而少于百里。可如今,鲁国的土地五个方圆百里都有了。如果有王者兴,修明法度,你认为鲁国的土地是应该减少,还是应该增加?
最后,孟子抛出自己的观点:
分封之定制,不可逾越。即使不用兵,白白地去拿他国的土地给这国,有仁者尚且不要,更何况以驱民于沙场之中以求得呢?君子服事君王,只是专心一意地引导他趋向正路,有志于仁罢了。
即使是鲁君想兼并齐国土地,慎子也应该匡正他,而不是逢迎。否则,慎子虽然成为鲁君的良臣,却成为百姓的罪人。
下属对领导不能一味听话,也不能投其所好,而应随事箴规,不要去触碰规则的底线,而这也是一个职场人基本职业伦理修养。
欢迎你在留言区交流。别忘了把今天的内容转发给你的朋友。在尔雅书苑,读懂中国经典。
温故知新
论语温故
家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