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批国保--古遗址(26)
本篇要目:
**********************************************
251.费县故城遗址
春秋、汉、北魏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
252.西沙埠遗址
战国至汉 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
253.琅琊台遗址
秦 山东省青岛市胶南市
254.昌邑故城址
西汉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
255.祓国都城遗址
汉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
256.青州龙兴寺遗址
南北朝至明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
257.磁村瓷窑址
唐至元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
258.板桥镇遗址
宋至清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
259.萧城遗址
宋 山东省聊城市冠县
260.土桥闸遗址
明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
**************************************************
251.费县故城遗址
费县故城遗址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费县,也称季王城,是春秋、汉代和北魏时期的古城遗址。费县故城遗址呈长方形,南北长2公里,东西宽1公里,周长6公里,面积约234平方公里。出土有瓦砾、陶片和砖块等文物。当地群众称此处为季王城。故城内坐落着古城里、西毕城、宁国庄3个自然村,城垣轮廓依稀可见。北城墙长954米,西城墙长2170米,东城墙长1935米,南城墙长1077米。近似长方形。城内偏北部有一丘陵,东西横列,岭北俗称“兵马城”,顺岭南下俗称“宫殿区”。城中部有小月河经古城里注入浚河。
故城内经常出土文物。在兵马城常见铜箭镞、铁刑具等;宫殿区内,多“千秋万岁”瓦当、铜镜、五铢钱、石钱范、犁范、砖、瓦等;城东南角和东部不断发现春秋战国墓;城西南角为居民区,砖、瓦遍地,堆积厚度近60厘米。另在宫殿区之东有季桓子井一眼,井旁有石碑两幢:一为清乾隆年间费县知事骆大俊所立,中刻隶书“季桓子井”;一为嘉庆年间山东督粮道孙星衍同知县郭志青所立。
2013年5月,费县故城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52.西沙埠遗址
西沙埠遗址位于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沽河街道西沙埠村西200米处,为战国至汉代文化遗址,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约2~3米。遗存多处大型墓葬。出土了陶器、瓦当、铺地砖、石磨、铜带钩、铁犁等物品。陶器有战国时期的高柄豆、宽沿圜底绳纹陶釜、三蹄足灰陶鼎等。瓦当有卷云纹圆瓦当及十分珍贵的“千周万岁”半瓦当等,并有很多筒瓦出土。石器以石磨最为典型,有凹状纹和放射状齿纹两种,属汉代石磨。
2013年3月,西沙埠遗址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53.琅琊台遗址
琅琊台遗址,位于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琅琊镇,占地面积为5.88平方千米,东西长约3千米,南北宽约1.96千米,东低西高、东西走向有主山梁和多道山梁,台基位于主山梁东侧,向西过山口与争高山对峙,台顶部宽阔平敞,周长150余米。琅琊台遗址出土有大量西周时期的青铜鼎、青铜环、青铜剑等,以及有刻着“千秋万岁”字样的秦代瓦当和陶罐等。琅琊台遗址是和秦、汉皇帝巡视活动有关的遗迹,对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研究均具有一定的考古价值 。
2013年3月,琅琊台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254.昌邑故城址
昌邑故城址位于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大谢集镇昌邑集。据<<汉书>>记载,当时昌邑从事冶铁生产的工役就是280从繁荣昌盛逐渐走向衰落·迨至元末,黄河几次决口,厚厚的泥沙把这座古城湮没在黄土之下,仅留下城廓残桓隐约可现·据<<巨野县巨志>>记载,明清时期,每当阴雨天,人们仍然隐隐约约看到城阙形·这就是著名的野古八景之一的"昌邑烟雨".后人作忆秦娥"昌邑怀古"赞日:烟雨歇,漠漠故城雄关堞·雄关堞,残阳晚照,汉家陵阙·楚汉交兵流碧血,郦商冲锋泣壮烈·泣壮烈,彭王略地,千古英杰。
昌邑故城址有四面墙,东墙长1.27公里、南墙长1.71公里、西墙长1.41公里、北墙长1.45公里。四城墙的宽度均在31米左右。大部分墙体保存较完整,现存高度多在4至6米之间,城墙的底部普遍在地表下约6.3米。在城的四面发现了多处疑似城门的地方,四城墙的外侧有宽约30米的壕沟。
2013年5月,昌邑故城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55.祓国都城遗址
祓国都城遗址,位于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是汉代时期的古城遗址,祓国古城城郭方形,周长2公里,有东、南、西三门。由于明代在此繁育过军马,对旧城曾作过修葺更新,所以至今仍形势可观;城墙残垣虽经历了近两千年的风雨剥蚀,高处至今仍有三米多高,南门的瓮城城墙也还保留大半。经考古工作者实地勘察验证,北墙部分段落夯土中夹杂汉代瓦陶碎片,明显地保留了当年重修过的痕迹。五十年代初期,城内中部偏北端还可清楚看到旧宫殿基础痕迹,群众在城内耕种土地,经常发现“货泉”以及石制货泉钱币、“大布黄千”铜币和铜盆等历史文物。直到现在,许多汉代陶片、瓦片仍信手可拣。至于因“牧马城”而派生出来的优美神话——“神马从城里出来,一声嘶鸣向南飞奔,留下了一溜'窝洛’(村庄名),几次'抬头’(村庄名),最后进了'藏马山’,不见了”,仍在附近村庄的群众中广为流传。
2013年3月,祓国都城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56.青州龙兴寺遗址
龙兴寺始建于北魏时期,是唐宋王朝的皇家甲等寺院,明代初被毁。共存世达800多年,是当时全国著名的寺院之一。1996年在龙兴寺遗址出土了北魏至北宋时期的各类佛教造像400余尊,被列为当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首,是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轰动国内外,享誉世界。
1996年10月,山东青州一所学校正在修建操场的施工工地上,轰鸣的推土机成了一个巨大惊喜的发现者:工人们走到车前扒开浮土,青州佛像窖藏随着这次偶然的发现被开启了!窖藏东西长8.6米,南北宽6.7米,抢救性的青州佛像考古挖掘工作迅速展开,考古人员采用局部发掘的方式,整整工作了七天七夜,覆盖着泥土的佛像逐渐显露出本来面貌。
2013年3月,青州龙兴寺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257.磁村瓷窑址
磁村瓷窑址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磁村镇,共包括3处窑址:南北窑洼区,苹果园区和华严寺区。1976年《淄博陶瓷史》编写组对该窑址进行了发掘,清理出烧煤窑2座,料池1个,作坊遗址1处,并采集了大量瓷片标本。釉色以白釉最多,次为黑色、酱色、黄色。白釉的白度很高,釉面光洁。胎亦白色、质薄而匀。制作规整,装饰精巧多样,有划花、剔花、篾纹、白地黑花、加彩、绞胎等。器物有碗、罐、盆、杯、盘,以碗居多。该窑址年代为金代。
2013年3月,磁村瓷窑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58.板桥镇遗址
山东省胶州有着4500多年历史,唐朝设立板桥镇,北宋时期发展成为全国五大商埠之一、长江以北唯一的通商口岸、海关重镇。近年来,青岛市和胶州市文物部门多次对板桥镇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试掘和抢救性发掘工作,不仅了解了板桥镇遗址内各类遗迹的分布及年代,还发现了北宋时期大型公共建筑群、大量铁钱以及其他门类繁多的各类文物,宋代密州板桥镇港口的繁盛景象再度彰显。1996年12月,在胶州市政府宿舍建设工地,首次发现了宋代板桥镇的文化堆积遗存。考古队对工程占压的板桥镇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面积60余平方米。
2013年3月,板桥镇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59.萧城遗址
萧城遗址位于山东省聊城市冠县,又称为萧城、驻马城、歇马城、盔安城,是宋代遗址199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察队来进行勘探发掘,古城址遗迹有点将台、箭楼、城门楼、磨盘洞、烽火台、饮马井及万人坑等,是宋辽签订“澶渊之盟”的历史见证。
2013年3月,萧城遗址国务院核定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60.土桥闸遗址
土桥闸遗址位于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梁水镇土闸村,是京杭大运河上重要的设施。土桥闸始建于明成化七年(1471年),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拆修。 2010年8月至12月,对土桥闸遗址进行了全面发掘,发掘出瓷器、陶器、铜器、铁器、玉石器近万件、石碑两方。这次发掘还对船闸的基本结构、建造和维修时代及其建造程序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这是京杭大运河山东段船闸的首次发掘,聊城土桥闸也是大运河上完整揭露的第一座船闸。2012年又出土了一尊清朝镇水兽,之前已发掘出三尊该遗址对于研究大运河的水工设施、运河沿岸的物质文化习俗,认识大运河在我国古代交流与沟通中的重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了一批新的重要资料。
2013年3月,土桥闸遗址国务院核定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