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乡老俵情
山乡老俵情
鲍金棣
二0一八年十一月四日是我们广丰知青下放德兴五十周年纪念日。这一天,我们原知青班的8名战友在班长程学军的带领下,满怀激情的回到五十年前下放插队的地方原德兴县界田公社光明大队程村生产队,看望久别的乡亲。故地重游,很多事立马涌上心头,当初咸淡苦辣的生活,现在令我回味无穷。
我离开插队的程村己有四十九年。这个位于大山里的山村,在我的人生中打下了深深的洛印。在生话中我会经常想起当年劳动,生活的情景,会想念一起出工,一起砍柴,一祸吃饭的战友们,会想念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乡亲们,人理应有颗慼的心,他们的情永远记在脑海里。
一九六八年十一月四日,一群广丰知青坐着大棚卡车来到界田乡,那天阴天在下午才到。下车看到界田的大桥心想这个地方插队还蛮好,心中有些宽慰。这时有个干部模样的人走过来跟我们介绍说这些是来接你们的老乡,领头的是生产队吴队长说:“你们去的生产队离公社还有十多里山路”。阴雨天看上去很晚,心想还要走山路,肯定是山里面,人一下子都蒙了我不想走。公社的王副主任跟我们说:”你们来到界田就是我们的亲人,有困难提出来,我们会帮你你们解决的,今天还是早一点跟着老乡们上路"。无奈之下就跟着他们上路了。
吴队长和老乡们挑着我们的行李,我们一行十人跟在他们后面,一路走一路问还有多少路,快到了快到了,走过一山又一山,在老乡们快到了的安慰下,终于在傍晚时到了程村。等了多时的乡亲们看我们到了,争着围过看望我们,并帮助拿行李,给我们送来茶水,有的还拿来点心为我们充饥,向寒问暖,老乡们的热情接待,多少给我们初次远离家乡的学子有了些安慰。
初到山区一切很不习惯,整天想家,为了稳定我们的情绪,生产队照顾我们,开始一段时间吃派饭,所谓派饭就是轮流到老乡家吃饭。这吃饭也有学问。开始我们这些城里来的知青不懂规矩。记的有次我们四个男同胞去一个姓董的木工家吃饭,一到董木工家,看到桌上摆了一碗大块大块的肉,大家心里很高兴,暗使眼神,开始不好意思下筷,因为主人没有叫不好意思,后来主人客气的叫我们吃,我们四人真的不客气了,三下五除二把那碗肉吃的剩下不多了。回到房间还大吹特吹肉好吃,有口福。这时正好大队李会计来我们房间玩,他听了我们这事后,才把吃饭的学问告诉我们,老俵家请贵客才会有大碗肉,主人不动筷子指肉,客人不能随便吃,这碗肉一般情况主人家要摆好多次上桌待客的,如果不请自吃说明对主人不尊重,为不受欢迎的人。后来为这事我们感到很不好意思。但是董木工善解人意并没有责怪,他后来还经常拿菜给我们吃,以后成为难忘的朋友,这次回村我第一个找到他问候。
一个月过去了,我们自己开始起伙做饭了。开始老俵送了些干柴做饭还顺利,没有多久柴快烧完,自己要上山砍柴了,初次上山砍柴对我们这些乳毛未干的小青年来说真是要命。笫一天上午上山到下午回家,十个人砍柴的总重量只有四、五百斤,而且还是湿柴,不能烧,烧一餐饭往往是满屋烟雾,泪水满面。怎么办?山不转水转,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上山去:“借干柴",柴的问题解决了,吃饭也稳定。
可是老俵发现柴少了,村里有人议论了,可我们当不知还继续进行。为了准备过冬柴火,我们还分了任务,连续几天上山砍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夂祸福,一天,我扛了一根二、三米长十来公分粗的木头下山,上山容易下山难,我扛着木头尽往下滑,加上解放鞋打滑,一不小心我从山坡上滚下来,木头打到了我的头当时就昏过去。后来战友们告诉我,不省人事他们赶快回村叫来吴队长、李队长、李会计、董木工等乡亲们,把我抬回房间,当我一个多小时醒来以后,看到好多老乡在房间里,桌上有稀饭和好多吃的,我醒了他们都来问候,大队李书记,陈主任也来了,他们的安慰和问候减少了我离父母后受伤的苦闷,朴实的乡情使我相当感动,于是我把上山偷老乡的干柴的事向大队支书记和生产队长如实作了交待。交待以后既怕自已受处分,又怕给知青班抹黑。意想不到的是不但没有受到处分,反而等来了生产队支援了几千斤干柴。
半年过去了,我们慢慢适应山里生活,我们和老俵们一起种田作地,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特别是双抢期间农活很多很累,每天天不亮就下田拨秧,插秧,割稻子,下午顶着烈日在田里做事,小小年纪对这样的劳动觉得很累。有一天我们在罗家的一个山坳里割禾,傍晚收工时,老俵每人挑一担湿谷子回生产队,我和刘经模两人抬一箩筐谷子回村,越抬越重,肩膀越休息越疼,虽然只有4里来路,可是还刚走了一点就抬不动了,这时李队长看到我们这样 ,走过来帮我们箩筐的谷子倒在他和另一个老俵的筐里挑走了。这一走让我足足记了几十年。
记得到程村的第一个春节是在那里过的。老俵们为了我们过离开家乡的第一个年,给我们做油豆腐,冻米糖,年糕等。年味的气氛不亚家里。老俵们对我们的感情越来越深,清明,端午节来临时,老俵们都会自发的拿些艾果,粽子、豆子等食物给我们分享。人心都是肉长的,我们得到老俵对生活关照的同时,也会产生对山里老俵的感激之情,并把他们的关爱化作动力,虚心接受再教育,在老俵们的关心和帮助下,加上战友们的不懈努力,我们知青班受到了大队和公社的表扬,还光荣地被评上公社,县里的先进集体,并派代表参加了省的表彰大会。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当初的小青年如今己是白发老人,想想自己的旅途这一生能在程村渡过自己的一段青春年华。现审视自己今天成就,与当初在程村的锻炼以及和老俵们的淳朴,勤劳,善良的精神感染是分不开的。可以说程村给了我们许多精神财富。
这次回程村看到变化,路再也不是羊肠小道了,车能直接开到村里,一栋栋楼房也在两边欢迎我们,松光照明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看到今天的变化心里很高兴。程村是我们的人生中不同寻常的驿站,老俵们平凡并不高大的身影,我将永远珍藏在心中。
鲍金棣简历:广丰下放德兴知青,退休前任大唐国际新余发电公司总经理工作部主任兼总经理办公室主任。
隆重申明
《文学顾事》自2018年12月1日试行新规则
文章获得主编的奖励
靠质量+质量+质量!
主编根据文章阅读量发放稿费
另有:一周内打赏60%作为稿费;
打赏10元以内不发稿费。
主编微信号:gcb6161(投稿文友请务必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