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人生真正的失败,从自己的情绪开始
一、
人生真正的失败,从自己的情绪开始。
一个人只要不放弃,任何时候都有机会翻身,外在不管存在多么不利的条件,只要自己存在着愿意努力的意志,最终都能翻盘,但是当一个人的情绪开始懈怠、绝望下来的时候,所有的一切机会都不存在了。
所以说情绪是攻破一个人的根源,负面绝望的情绪就像是一棵树的蛀虫一样,会从内部逐渐瓦解一个人的意志,让一个人的意志逐渐溃败,最后甚至会在一次小的风雨中彻底坍塌,所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是人生最重要的核心。
自己就是人生的主角,而人生就是自己的战场,这一仗能打成什么样,取决于自己“用兵”时的情绪。
《孙子兵法》之中有一句话,叫做: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只知道死拼就会被杀,贪生怕死会被俘,急躁易怒便经不起刺激,太过自爱便受不了侮辱,盲目爱民就会因为掩护民众而导致问题。这五种危险都是将帅之错,也是用兵的灾难,军队覆灭,将领被杀,都是因为这五种危险,所以要引起充分的重视。
在任何情况下,主帅作为军队的核心,都不能因为情绪而主导自身的意识,因为将帅统率三军,他的一个命令,都关系到三军将士的生死,更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存亡,所以要有大将风度,冷静沉稳,不急不躁,从容应对。
不管是作为将帅应对战场,还是作为一个人应对人生,即便不能让性格达到完美无缺,也要让自己在更多的情况下保持理智,这样才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智者。
对于很多人生来说,人生的区别并不仅仅在于智力的区别,因为多数人的智商都大概相同,而真正的区别,就在于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是以理智战胜了情绪,还是被情绪冲昏了头脑,瓦解了自己的意志。
战场如此,人生亦是如此。
二、
在春秋末期时,吴王阖闾发兵攻打越国,越王勾践亲自率兵抵抗。
当时吴军在欈李(今浙江嘉兴南)严阵以待,等待越军进攻,而此时的越王勾践因为吴军的严整阵容感到十分担忧,于是派了一个敢死队发动三次攻击,但是吴军的阵容丝毫没有被打乱。
后来勾践想出了一个办法,让越国的死囚排成三行,全部把剑放到脖子上面,一起走向吴军阵前,就说:“现在两国君主同率军队会战,我们触犯了军令,但是却不敢逃避刑罚,我们只有在阵前以死谢罪了。”
说完,三排死囚纷纷拔剑自刎,吴军看了之后纷纷大惊失色,吴王阖闾以及军队内部都开始慌乱起来,越王勾践趁着吴军意志混乱的时候,趁机发动猛攻,大败吴军。
而吴王阖闾正是因为这一仗而受了重伤,脚趾头被斩落,后来因伤而亡,也正是因为这个事情,才有了后来勾践与吴王夫差之间的恩怨是非。
勾践用死囚假扮敢死队列队自杀的计策,目的就是冲击对方的意识,使其混乱,以此动摇敌方军心,而这一计策最后也达到了目的。
从这个事件中,足见情绪对自身产生的影响,上阵杀敌之人,勇者易胜,但是当勇气被情绪冲散的时候,便失去了取胜的主要条件。
两军交战,比较的不仅仅是双方军事的实力,还有双方将帅的心理素质,从将到士都是如此,急躁易怒者,没有胆识之人,都会成为军队败亡的根本,只有稳重冷静清醒的智者,才更有必胜的把握。
一个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将帅,就很难控制战争的局势,所以《孙子兵法》之中说到:“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意思就是说:国军不能凭一时愤怒而发动战争,将帅也不能凭一时气愤而接受挑战。
目的就是避免个人因喜怒而决定战略,而导致战争的胜败,这也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存亡。
人生更是如此,对于真正有智慧的人来说,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喜怒不形于色,即便是四面楚歌时,也能保证自己沉着冷静的面对问题。
才能在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形势中准确权衡利害,做出正确的临场反应,也能取得最终的胜利结果。
作者|国学书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