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春节的十个关键词(下)
2021年的春节即将来临,我们精选出解读春节的十个关键词,力图展现春节那些最具传统味道的细节,唤起人们对春节传统文化的记忆与热爱,也借此向全世界展示独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节庆精彩。
狂欢中国(下)
解读春节的十个关键词
策划/本刊编辑部
摄影/郭实 鲁忠民 徐学仕
祭 祖
光宗耀祖福文化年
祭祖是春节习俗中最古老的内容之一。《尚书·舜典》记载:『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意思是:舜帝在正月初一到祖庙里祭祀祖先。祭祖的意义是慎终追远,更表现源远流长,有望于后裔的繁昌,所以行事之时,严肃、隆重、恭敬、诚挚,全发自中国传统的伦理思想。
■ 祭祖是春节习俗中最古老的内容之一。
源远流长的祭祖习俗
■ 每年正月初一至十六,江西南丰县石邮村,有八位戴着面具的“傩神”,进入傩神庙、祠堂以及全村各家各户跳傩,十六夜晚还要举行盛大的“搜傩活动”,直至十七晨结束。
光宗耀祖的传统理念
■ 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在每年春节前都会点灯祭祖。
传统礼仪的重要内容
■ 云南思茅地区的拉祜族过大年之前,会用原始的方法祭祖。
春节祭祖习俗大观
■ 满族祭祖仪式上朗诵的手抄祭文。
面 花
色活影香趣迎春
『五颜六色粉儿团,将粉捏成好囡囡。面孔雪白发乌黑,红衣绿裤讨喜欢……』清代的这首《竹枝词》描述的是北方过春节时常见的喜庆食物,它颜色鲜活、气味喷香,一捏一粘、一挑一剪之间立现眼前,仿如女娲手中的生灵,这就是——面花。
■ 陕西面花:吉祥虎馍。
活灵活现的面塑艺术
■ 逢年过节,村子里的大街小巷中的老婆、姑娘、媳妇们就会依照传统动手淘麦磨面蒸花馍(面花)了。
面花儿过春
■ 陕西面花:吉祥虎馍。
■ 逢年过节,村子里的大街小巷中的老婆、姑娘、媳妇们就会依照传统,动手淘麦磨面蒸花馍(面花)了。
■ 山西面花上装饰了各式花朵、动物,预兆来年吉祥如意、福寿临门。
■ 广东潮州的红祭模子。
花 灯
正月十五雪打灯
除夕、元宵、婚庆、寿诞是它的舞台,竹木、绫绢、丝穗、羽毛是它的材料,彩扎、裱糊、编结、雕刻是它的工艺,剪纸、书画、诗词是它的装饰,灯彩、彩灯、灯笼是它的名称。春节的花灯为人们传达着喜悦,寄托着祝愿。
■ 除夕、元宵、婚庆、寿诞,都是是花灯的舞台。
点缀千年夜空
■ 南京夫子庙春节灯会,夜空在大红灯笼映衬下分外灿烂。
闪耀万般光彩
■ 流光溢彩、年味浓郁的贵阳市南明河畔甲秀楼景区。
■ 元宵夜,福建莆田的村民们在进行传统的转灯仪式。
灯彩民生
■ 在陕西省陇县县城的灯笼摊上,灯笼艺人用纸扎的孙悟空灯笼很受欢迎。
舞 龙
九州处处中国龙
春节时期,九州处处可见『中国龙』舞动九天,『龙』游弋、起伏、翻腾、穿越,或如游龙戏云,又如飞龙入海。人们相信,龙具有神力,龙舞到哪里,就会给哪里带来吉祥……
■ 『龙』游弋、起伏、翻腾、穿越,或如游龙戏云,又如飞龙入海。
龙的文化意象
■ 狮龙同戏,为节日的夜晚更添吉祥瑞气。
舞龙活动的历史传承
■ 浙江的板凳龙,一节一灯,夜间舞动起来如傲游云天的火龙,层层圈圈,变幻无穷。
■ 湖北汉阳高龙的舞龙活动中,众持龙者“嘿嘿”互相呼应。
■ 竹篾编扎的龙体最后被火化烧掉,完成最终的“送龙”仪式,整个舞龙活动也在熊熊火焰中落幕。
社 火
千年一社人火腾
春节期间,几乎每个地方都要举行热闹而隆重的『社火』,它是中国乡村普通民众的狂欢,如同西方国家圣诞节的盛装游行。在『社火』令人眼花缭乱的狂欢形式里,积淀着自上古以来的深厚文化韵味。
■ 在『社火』令人眼花缭乱的狂欢形式里,积淀着自上古以来的深厚文化韵味。
热土情深闹“社火”
■ 关公在为孩子“点红”,据说能够免去一年的灾难。
■ 社火队出发前的化妆工作大都由村民们自己完成。
延续千年的上古奇葩
■ 用钢筋做架隐藏于服饰中,将角色凌空巧妙悬扎者叫“高芯社火”。
■ 社火中的脸谱可以让人对其身份一目了然。
■ “转九曲”属于一种民间风俗性祭奠活动,人们为的是祈求神灵保佑,在一年内驱逐邪魔,消灾免难。
团团圆圆 过新年
精彩版式呈现
微信号 :dameimv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