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裘沛然:用药剂量有轻重,贵在恰当!
出现疾病之后给我们的身体带来的严重的困扰一定要多加重视起来,其实疾病的治疗的方法都是相当的有限的,并且疾病的危害也是十分的多的,因此治疗疾病的心情是相当的急切的,但是面对疾病的出现在治疗的时候我们还是要慎重!
医者临床时处方用药,贵在恰当。然常有方药切中病情而效果不显者,则当考虑用药剂量轻重及煎法、服用是否合于法度。今试就剂量问题加以论述。凡药物均应有药用量、中毒量等不同之规定,而中医学中古代方书及各家医案对于药量记载出入很大,又因历代度量衡量度各不相同,虽有不少人做过考查并与现行量度折算,终因众说纷纭,难做定论。至于目前的辞典、药典等书所载的药物剂量亦只根据修撰人及一般药用习惯为依据,迄今尚缺乏严格的实验和实践的准确标准。但是,尽管古今量制不同,我们还有一法可以推测其用量大概,按那被大家尊为众方之祖的仲景方中各药的用量比例来把握剂量,虽不能说十分精确,然其差距亦不至太大,似胜于目前漫无准则可循者。试以一药为例。射干麻黄汤中紫菀与麻黄的用量为3∶3;乌梅丸中细辛、人参、黄柏为6∶6∶6;当归四逆汤中细辛、当归、芍药、桂枝为3∶3∶3∶3;苓甘五味辛姜汤中细辛、茯苓为3∶4。根据上述比例推算,当归、芍药、紫菀、茯苓、黄柏等药目前临床常用量一般在9~20g,而细辛用量则1~3g(上述各药均为汤剂用量),并有辛不过钱之说。晋代名医皇甫谧称仲景垂妙于定方。如果我们认为仲景处方可以作为参考的话,则目前细辛的用量未免太离谱了。我早年行医处方,对细辛用量亦顺从时习,最多一钱,不敢越雷池一步,然病人反映,效果多不理想。壮年以后,细加寻思,对细辛的用量逐渐增加,而疗效亦逐渐提高。在50岁以后,对该药用量较为固定,一般在6~15g,应用病例何止千万,不仅疗效显著,且从未发现过不良作用,深悔当年用药随波逐流、不加思考,不仅贻误病人,心存内疚,且使中医学中名方良药湮没不彰,影响传统医学之发展。书此以志我过,并告同道中之畏用细辛如虎者。温馨提示:在治疗疾病的时候首先我们一定要做到谨遵医嘱,其实疾病的潜在的危害都是我们无法忽视的严重的事情,因此在药物的选择和运用的时候我们一定要适量,并且一定不能超量,不能缺量,以免疾病的治疗不当引起一些严重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