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养生之二

智慧养生之二

二、智慧大成之学

中国人的智慧超群是举世公认的。且不说儒家文化主导东半球古代文化的发展,实际上是华人智慧辐射的过程,即以西方来客而言,13 世纪的马可·波罗、16 世纪的利玛窦,一踏上中华大地,就醉心中国文明,非常虔诚地把中国文化介绍到欧洲。18 世纪西方最负盛名的启蒙思想家高度赞叹中国文化的成就。伏尔泰称赞中国人“在所有的人中是最有理性的人”。菜布尼茨说:“如果由哲人担任裁判的话,那么一定会把金苹果奖给中国人。”19 世纪入侵中国的英法联军统帅瓦德西不得不承认,中国人“含有无限蓬勃的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天下生灵的四分之一”。20 世纪汉学大师李约瑟以毕生精力研究中国文化,撰写鸿篇巨著《中国科技与文明》,声称:“全世界都认识到他们身受到来自中国的恩惠。”科技最发达的美国拥有第一流的科学技术专家 13 万人,其中华人就有 3 万;在著名的阿波罗登月工程中,1/3 的高级工程师是华人;全世界 12 大银行家,华人即有5 位;全球船舶吨位总数的大半为海外华人所有。所以,毋用列举古代中国的发明创造有多少世界之最,即以这些弛名国际的思想家、学界泰斗、传教士和纠纠武夫,以及现代人才调查的统计,无一不说明,中国人的聪明为世人交口称赞,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历数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国家,埃及、巴比伦、印度、玛雅,都以极其灿烂的文化今后人叹为观止,然而他们古老的文化传统又无一例外地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转移、中断、殒落、消失,留下千古不解之谜。唯有中华文化历经战乱颠沛,历朝兴亡,绵延不绝,处处有史可考证,非有高智能的民族,不足以创造这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这样聪慧的人民和历历可考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举世无双的智慧宝藏,所以中国不仅是人口大国,也是智慧蕴藏最富有的大国。

史学是智慧储集的宝库。人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传承者。有了人才开始有历史,自然界虽也有历史,但这是由人来认识的,没有人,那只是一个无知无识的存在。人,不仅发现自然史,更是社会史的主体。历史典籍中的笔录、叙事、记言、述理,归根到底是记人,不论是叱咤风云的英雄,聪明灵秀的文士,鬼斧神工的巧匠还是狡诈猥琐的奸邪,都是作为社会性的人在历史舞台上活动,留下他们的斑斑足迹。可以说,人类在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积累的全部行程和经验都是历史知识。不问哪门学问,只要它在一定的时间中演进,就要留下它的发展轨迹从而进入历史的视野,所以史学荟萃了人类一切智慧的言行和功业。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美国历史学家乔治·伊格斯在《西方史学的历史演变》中说:“与人类有关的一切科学——语言学、经济学、法学、文学与神学——都是历史的科学。总之,既然历史是以过去这个广漠无限的领域为对象的,它就存在于一切人文科学中,因此,它就是一个综合者,一个管弦乐队的指挥。”这样一个包罗万象,总括万殊,具有高度综合性的基础性的学科,毫无疑义,是培育新知最肥美的沃土。

  中国史学在传统文化中,是一门最辉煌的学问,天文地理、文治武功、士农工商、文采风流、生产经济、物性事理、风俗民情、修养节操,无不罗列其问。它不仅以浩如烟海的资料为外国史学家所称羡,更以巨细无遗的求实精神独步世界史坛。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巴比伦的《创世纪诗》,都以耳传口授的神话传说作为史学的发端,可信而不可全信。中国却以实实在在的文字记录开其史学的滥觞。成书在 3000 多年前的《尚书·盘庚篇》是商代帝王的文书,以可靠的信史为文明古国所罕见,甲骨文上的“史”是执掌文书的官员的像形字,这表明从有文字以来就有历史的笔录者,记下的是确凿存在的人和事,后人从地下发掘的文物,往往能证实当初的文字记载,很少有所推翻。中华民族就以这样清明的头脑和笃实的态度认识自身的历程,在史学中表现出理性的早启,这是民族智慧成熟的表现。

中国古史少有浪漫的神话,并没有减弱它的神圣性,相反,却以至高的地位为其他学问所不及。被尊为至圣先师的孔子,是以历史教育家的角色登上文化舞台的,他写的一部鲁国历史《春秋》,在汉代被奉为法典,冒犯一句语录,有可能祸灭三族,援引一旬古史,又可能化险为夷。在中国学术上争议 2000 年之久的今文经学派和古文经学派之争,究其源端,就是用古代蝌蚪文(篆书)和用汉代隶书抄写古史《尚书》不同版本之争。近代思想家郑观应说:“千古纲常名教,经济学问,皆从经史而出,悉数义所生。”(《郑观应集》)史学著作被尊为经典,受到人们的崇拜,左右中国学术思想的发展,这是中国独特的文化现象,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以经学为代表。这无异说是以史学为代表,早在清代章学诚就以“六经皆史”说揭示了这一实质。所以古代中国在各种学问中唯史学最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唯中国最发达。如果说古希腊以哲学为智慧的最高成就的话,那么说中国史学是古代智慧集大成之学,不为过誉之词。

关注养生!关注健康!

(0)

相关推荐

  • 第1511篇  中华文明探源的比较神话学视角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缺失了神话学视角,因而阻碍着考古学素材和人文学科阐释之间的沟通.比较神话学是重新进入中国传统的本源和有效门径,它具有贯通文.史.哲.宗教.道德.法律诸学科的多边际整合性视野.从整合性视 ...

  • 今日书事(200221)|杜宇

           宅在家里的你,知道今日是星期几吗?--又到周末喽!开学已经两个星期,依然窝在家里,白天备课.上网课.批改学生作业,生活已经逐渐步入了正轨,唯一遗憾的就是日渐变暖却嗅不到迎春花香.晚上无聊 ...

  • 国学知识问答——智慧早课学习一百四十五

    国学知识问答--智慧早课学习一百四十五 学生:国学的具体概念是什么? 张教授:国学,国学就是中国的学问,是中国人的学问.国学以四看为标志.从源头上看,国学是立国之学,有此学才有此国:从过程上看,国学是 ...

  • 道家养生智慧系列之二:每天五分钟,远离脸部斑点皱纹(二)

    对于从事道家实修的人来说,他们要想保持自己外在容颜比实际年龄小上十几岁甚至几十岁是一件比较容易做到的事!          这主要是源于几个因素:一,他们善于保养自身精气,使得自身精气较之常人的损耗要 ...

  • 三伏灸科普之一《黄帝内经》里的夏季节气养生的智慧-冬病夏治(二)

    三伏冬病夏治 时 节 原创 以下为子恒老师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01 NEWS 我们来讲讲什么是伏天? 接着三伏天的话题,我们今天讲三伏灸的第二篇章,给大家讲讲伏天的话题,以及冬病夏治对人体为什么 ...

  • 品味老子:在虚静中觉悟人生智慧(之二)

    (2006-09-18 09:34:31) 转载▼分类: 道家(接上文)人的社会就是这么简单.刘备用了诸葛亮,诸葛亮是怎么死的?鞠躬尽瘁,死后而已,多可怜,诸葛亮如果为了自己可以多活几十年.但是有人说 ...

  • 郝现军微信184~187条.智慧养生、糖尿病病因、中医论高血压、了解了中医,就避免了很多疾病

    微信精品信息第184条. 智慧养生-有知识的人叫小聪明,什么叫有智慧呢?智慧的"慧"字是下面一个心灵的心,上面是笤扫在反向清扫,将获得生活事业的双丰收,但谁能清扫自己的心灵呢,人总 ...

  • 智慧养生之七

    智慧养生之七 调理阴阳 在我国古代养生学中,十分注意调理阴阳这条原则:因为这可以说是一切养生内容的一条总的原则.所以<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 ...

  • 智慧养生之五

    智慧养生之五 气这种物质,一般也是无形的.人之所以能有生命活动,除了精这一基本物质本源外,需要有气之参与,才是有生命的.没有气的精,则不成其为精,是无生命力的,有了气,人体才有各种运动变化,才能生长. ...

  • 智慧养生之六

    远大抱负 人生于世,必须有远大抱负,决不能庸庸碌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终日饱食而无所事事.在同样的条件下,具有远大抱负的人,比庸碌平凡.一事无成的人要长寿.这一点我们的祖先早已有所体会. 远大抱负, ...

  • 智慧养生之四

    智慧养生之四 畅情志 人是万物之灵.在动物界,人是最高级的动物.这是因为,人的大脑最为发达,只有人才具有思维活动的能力,是有感情的动物. 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情绪与社会息息相关.现代的医学模式已经由以往 ...

  • 饮食养生之二:饮食调养的原则

    饮食养生之二:饮食调养的原则 第二节 饮食调养的原则 饮食养生,并非是无限度地补充营养,而是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法度.概括地说,大要有四:一要"和五味",即食不可偏,要合理配膳,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