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能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
  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眛。
   进道如退。
   夷道如纇。
  上德如谷,大白如辱。
  广德如不足。
  建德如媮,质真如渝。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天象无形,道褒无名。
  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意思是说:有悟性的人听说“道”后深信不已,而且没有一点疑惑,它就是这么回事,并且勤勤恳恳、坚持不懈的去习练它、运用它。
“中士闻道,若存若忘”意思是说:悟性不高的人听说“道”则有时将它放在心上,有时却忘得无影无踪。并且相信它和怀疑他的存在各占一半,也就是半信半疑。既不全信又有些信,既不否定又心怀一定的疑问。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全句的意思是说:完全没有悟性的人,一听说“道”就大笑不止,认为荒诞不稽。之所以大笑,表现出鄙视、讥笑的语态,持完全否定的态度。
因为“道”论理高深,本来就难以理解。如果人人都那么轻易的能够理解的话,那就不足以称之为“道”了。所以“不笑,不足以为道”。只是年龄、文化、修养、兴趣、爱好、悟性的不同,对“道”的认识、理解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而已。也不足为奇,实属正常。

  
   现在讲的是帛书《道德经》的第四十篇“上士闻道”。
   也是通行本的第四十一篇,我们遵循更接近老子原始本意的帛书排列。
  前两篇解释的是“上德”与“下德”,从本篇开始,进入新一小节的论述——“道”与“德”的关系。
  
   “上士闻道,勤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
   —— 说的是任何人都有“闻道”的机会,只是“闻道”时的态度各不相同。
  
   “上士闻道,勤能行之”。
   “勤”——“心所向”也,从心里认可,才能勤勉以恒。
   “能”——“力所及”也,有从道的能力。
   “行”——“事所成”也,有从道完事的结果。
   “勤而能行之”,对应的意思,就是孔子说的“学而时习之”。这是“上士”对“道”的态度和做法——“闻”而“勤”,“勤”而“能”,“能”而“行”——也只有这样德行的人,才能叫作“上士”。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存”,有所得才留下。“亡”,有所失就放弃。“若存若亡”,可“存”可“亡”也,因为不确信,有怀疑。所以对我有利,我就奉行;对我无用,我就丢弃——不能理解“道”的真意,所以才摇摆不定,唯“我”是用。
  
   “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
  你给有的人讲道理,他却哈哈大笑,因为不大笑,不足以告诉你他有自己的道理——“自以为道”,你说的“道”不是他的“道”——“自有其道”。
  
   三种人对“道”的三种态度,三种态度也决定了对“道”的三种人
   “德”——“上中下”就是指“三士”之“德”的高低——从“上士”厚德,闻“无自”之道而“勤能行”;到“下士”少德,走“有自”之道而“笑”“无自”。
  
   “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眛,进道如退,夷道如类”。
   所以对上面三种人有不同的建议和提醒:
   ——对“勤能行之”的“上士”,他们走的是“明道”。
  越是以为明白理解的地方,越要更加小心,象自己没明白、不清楚时——“如眛”——那样用心求证,千万不要以为明了而一通百通,自以为是。失误和危险永远是在你放松和没准备时才发生的,时时反省且处处留心,才是“勤能行”“道”的关键。
  
   ——对“存亡”不定的“中士”,他们走的是“进道”。
  因为患得患失,他们前进的道路,往往是在退后中才发现的——“如退”。理解的时候可以奋勇直前,看不明白的时候,停下甚至是倒退,都是为了看清事实真相,再作定夺。
  
   ——对“大笑”有道的“下士”,他们走的是“夷道”。
  也可以提醒他,自以为平“夷”的大路,其实有很多“类”——结点岔路拐弯处,兜兜转转,别丢了自己就好。一路走好,笑到最后。
  
   每个人都是在路上之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路。
  
   三种人,三条“道”,他们在各自的路上,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德”呢?不同的德性又将引领他们,走到什么样的终点呢?
  
   “上德如谷,大白如辱”。
   ——在“明道”中的“上士”,修的是“上德”。
   “上德如谷”。“谷”,深邃汇水,谦下受益,乐居“下下之处”,方成“上上之德”。“辱”,黑灰阴暗,人所不好,但在黑暗中练就的眼睛,是最能发现光明的。
  再大的光明一定要有阴影的衬托,天大的功绩也要守住最后的清醒,才是不迷失自我。才能在“眛”中,洞悉一切,在明道中,无惧行走。
  
   “广德如不足”。
   ——在“进道”中的“中士”,要修的是“广德”。
   “广德如不足”,因为“中士”“存亡”不定,得失犹豫,那是由于自己看不明白。
  明白事理的最好方法是放宽自己的眼界,开阔自己的心胸,象海绵吸收海水一样,兼容并蓄,永不满足地蕴涵德性,才能不怀疑自我。即使在“退”中,也是在自己历史中前进的一大步,在“进道”中,出入自如。
  
   “建德如媮,质真如渝”。
   ——在“夷道”中的“下士”,要修的是“建德”。
   “建”,在这里不是建立树立的意思,其本义是天时历法的一种——“寅为建”——代表的是刚刚开始有。“媮”,表示不为人知的快乐、悄然的快感。“渝”,是水穿越而过。
  这句话的意思是:“下士”在自以为平坦的道路上,刚刚有一点点德行作为,就窃窃自喜——“建德如媮”,这样连最后一点质朴纯真的心性,都象水一样漏失掉了——“质真如渝”。
  
   三种人,三条道,三份德,他们会走到哪里呢?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这就是三条道通往的终点,也是三种人最后在“道”中的段位。
  
   “大方无隅”——“上士”在“明道”中,修“上德”,解“眛”为“明”,终及“大方”之“隅”。
   深心似海,密行如山,忍辱负重,百折不挠,才能入“大方”。
   “大方”,“道”之所在所及。“无隅”,没有边际。“上士”能达到或体会到的“道”,是一种涵盖万物,包容宇宙,天人同体,物我合一的境界,或许这就是俗世中传说的神仙世界吧。
  
   “大器晚成”——“中士”在“进道”中,修“广德”,“退退”是“进”,可以有“大器”之“成”。
   “大器”,“道”之用也。能够用明白的一些“道”,来解决一些事情,但是需要一定时间和经验的积累。
  不要小看“大器”,人能修到这样的境界,就能封圣了,虽然晚点,但还是成了,那是因为“闻道”时他还能“存”点。哪要多久呢?“七十随心所欲而不愈距”,或许在这句话里能找到些答案吧。
  
   “大音希声”——“下士”在“夷道”中,有“建德”,视“类”为“夷”,只能闻“大音”之“声”。
   “音”,和声也。“声”,单音也。“大音”,“道”的真谛之音。“希声”,传到耳内也只剩下支离破碎的声音了。可以理解,因为“下士”的耳里一早就充满了自己“大笑”的声音,哪里还能听得进别的声音呢?能听到的,也只是些似是而非、自以为之“声”罢了。
  
   “天象无形,道褒无名。”
   “天象”——指的是“大方”、“大器”、“大音”——它们是没有形状让你验证,没有必然的时间会出现在你眼前。只有在“道”中行走,在“德”中历练,才能体会它们的存在和力量,所以不能以这些无形的标准,简单地来判断人的实际作为。
   “道褒”——“道”的作用广大无边,包容一切,所以不管你是什么样的“士”——“道”都不会用“上中下”的名分标签来先行认定。“道”不在乎谁的上下,一切都在“道”中,都是组成“道”中的一道风景。
  
   “大方”、“大器”、“大音”在“象”中都是“无形”——因为它们存在于我们心中不同的领悟层次。
   “上士”、“中士”、“下士”在“道”中都是“无名”——所以它们都是现实生活中自我的不同表现。
  
   “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所以说,只有“道”,是随着不同的“德”而走的:
   “始”于什么样的“德”——“上、中、下”三“士”,
   才走“成”什么样的“道”——“明、进、夷”三“道”。
   “始”于什么样的“德行”——“上、广、建”三“德”,
   才能“成”什么样的“道行”——“方、器、音”三“大”。
   所以说:“道”,“始”于“德”,且“成”于“德”。
  
   本篇说的是:“道”与“德”的关系——“道”,“始”于“德”,且“成”于“德”。
   修“德”是入“道”的初始——每个人的“德”各不相同,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的“德”来决定要走的“道”。
   “德行”是“道行”的基础——行进中,有着各异的“德行”,才成就出不同的“道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