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文化上包村
廉政文化上包村
上包村位于兰溪市黄店镇政府驻地西北方向5500米,风景秀丽的三峰山南麓,属丘陵地。
上包村包氏始于楚大夫申包胥之后,以王父字为姓。一府君原居于睦州桐庐包家山,李唐以来,以儒业起家,传九世至舟,即鼻祖普济公,宋元佑五年官授金华,历任金郡教谕,以官为家,因兰溪山川秀美,遂卜居于兰西十四都一图三峰之阳纯孝之乡循义之里,号称青塘包氏。时值大宋哲宗皇帝元佑五年(1090年),迄今公元2012年已922年。
上包村宋朝有包克、包安、包敏三甲第,一门三进士也,皆为官于睦。
自一府君至普济公为第九世。而自迁兰鼻祖普济公为第一世计起,宋朝三进士君系公之孙,是第三世也。公有三子,长子成忠之次孙克,字子复,与次子宣议之第四孙安,字子仁,均与宋淳熙二年(1175)同中詹睽榜进士。包克,第授校书郎,任兴化县主薄。包安 任袁州教谕。而普济公之第三子宇之第三孙包敏,字子功。宋淳熙五年(1178)登姚颖榜科进士。官遂安县令,勤政爱民,办学堂,兴农事,居三载,政通人和,邑民为之立祠、树碑,并貌于石,以纪其事迹。
第十一世侍郎包德怀为明室一秋官,爱民亲如子。德怀公,讳珦,处士训礼公之次子也,于明永乐十五年领乡荐。宣德元年(1426年)任云南道监察御使,时年41岁。宣德十年升河南按察使司按察司。正统六年(1441年)钦升刑部左侍郎。秉性耿直,乐善好施,处事公正,体恤民情,于正统十三年(1448)十二月二十八日卒于大同官邸,其子有荣扶柩南归,于翌年正月初八葬邑之万山,俗称侍郎拜邑,享年63岁。有山西参政林厚撰述包公之行状,有礼部左侍郎太原王英撰文之墓表,墓表由礼部郎中兼翰林侍书钱塘蒋晖书写。墓表刻石立于侍郎拜邑坟前。解放后因筑芝堰水库取土,坟被毁,墓碑石,现存放大厅内。
在任刑部左侍郎因宦官妄诬,被谪守云中,在任监察御使和按察使期间有许多爱民故事:
公为监察御使时,有友人妻死,只一女,才六、七岁,友病危,适公外出,其友久待公不至,口遂书遗嘱置衣箧中,戒仆曰,此箧必俟包公至睽之,后公归,见其书大恸,且知有托孤之意,乃营其丧葬,育教其女,至长,择婿嫁为宦族。
同官一人,以事击狱,危急,子幼,密以黄金万两,置薪束中寄公,事无知者。愈月,其人死狱中。公呼其子及乡人之在京者,以金付之,封识如故,公之轻财尚义如此。
在河南按察使司任内,有曲士夜出为人所害,有司诬执一人拷讯不服,公廉得其实,被诬者乃释。
说起上包村,有一段不寻常的历史:据《青塘包氏宗谱》记载,上包包氏在宋时祖先普济公从金华迁入上包。上包村包氏始于楚大夫申包胥之后,以王父字为姓。一府君原居于睦州桐庐包家山,李唐以来,以儒业起家,传九世至舟,即鼻祖普济公,宋元祐五年官授金华,历任金郡教谕,以官为家,因兰溪山川秀美,遂卜居于兰西十四都一图三峰之阳纯孝之乡循义之里,号称青塘包氏。时值大宋哲宗皇帝元祐五年(1090年),迄今公元2020年已930年。
图为上包包氏宗祠
上包村名人辈出。宋朝有包克、包安、包敏三甲第,一门三进士也,皆为官于睦。明末包德怀为刑部左侍郎,故上包宗祠对联曰:“宋朝三进士,明末一秋官”。现代包茨为著名天然地质学家。1949年夏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地质系, 担任西南石油学院地质勘探系教授、四川石油管理局总地质师。他对创立中国天然气地质学理论有突出贡献。近年,上包村村民群策群力,建起了仿古建筑上包宗祠,成为浙江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上包村,一种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融的精神所在;一种世代传承的家规家风的理念所在;一种不敢落后、敢为人先的志向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