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全解》之归妹卦(一)

归妹 兑下震上

《序卦传》说:“渐者进也。进必有所归,故受之以归妹。”渐虽不是进,但有进义;进必有所至,所以渐也有归义。渐既有归义,故渐卦之后次之以归妹。归妹是渐的反对卦,取象取义都与渐卦不同。

渐卦取象女归,女归是女之归,女之归有循序渐进的渐义,渐卦取义就取在女之归这个归字上。女之归反映的是古代女子出嫁与人做嫡妻即正夫人的那种婚嫁情况。

归妹取象归妹,归妹是归之妹,归妹卦取义就取在归之妹这个妹字上。妹是少女,少女自嫁而不待娶,反映的是古代女子出嫁与人做侄娣的那种婚嫁情况。这种婚嫁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归妹从妹字上取义,故其义恰与循序渐进之渐义相反。

归妹,征凶,无攸利。

咸、恒、渐、归妹四卦都是取嫁娶之义的,前三卦卦辞或吉或利,都很好,唯独归妹一卦为凶。就是在全部六十四卦中,卦辞没有一点好处的,也只有否与归妹两卦。

归妹这一卦为什么征凶又无攸利?从卦象看来,归妹兑下震上,“说以动”。“说以动”本没什么不好,但是动而不当就不好了。归妹六爻之二、三、四、五这四位都不正。初与上虽然位正,但阳在阴下,其位也不为正。

除位不正以外,归妹卦义也不正。归妹卦下体是兑,兑为少女;上体是震,震为长男。少女在长男之下,乃少女从长男。少女从长男,其情以说而动。这样的婚嫁,男女之情胜过夫妇之义,按照古人的观念,是不正的,所以卦辞曰“征凶,无攸利”。不能动,动则凶;无往,往则无所利。

《彖》曰: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归妹,人之终始也。说以动,所归妹也。征凶,位不当也。无攸利,柔乘刚也。

“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归妹,人之终始也”。归妹卦反映的是古代女子婚嫁中的侄娣制度,侄娣制度实际上是更古的时代的群婚制的残余。群婚制在《周易》成书的时代,在人们已经有了显著的男尊女卑观念情况下,含有女子不经过男子迎娶而主动从男的意义,是不合于礼义的,故卦辞言归妹征凶无攸利。

但是归妹还有另一方面的意义,归妹毕竟是讲阴从阳,女从男,男女之情的。男女之情虽不必合礼,却必合理。孔子深刻地看准了归妹卦的这方面的意义,他作《彖传》,在言归妹之凶以前先言归妹的合理性及其在人类自身繁衍上的伟大作用。孔子认为男女交感,男女配合,使人类生生相续,代代不穷,如同天地相遇而有万物生一样自然,一样合理。然后再强调一句归妹乃关乎人之终始的大问题,不可等闲看待。所谓人之终,是说男女婚配;所谓人之始,是说人之生育。合而言之,人之终始问题,其实就是男女关系问题。

“说以动,所归妹也”。自卦德说,兑说在下,震动在上,是说以动。说以动则徇乎情,与咸卦的止而说根本不同。自卦象看,女在男下,女先于男,主动从男,所欲归者是女。又,在下的是少女,在上的是长男,少女从长男,所归者是少女不是长女,是侄娣不是嫡。所欲归者是女,所归者是少女,故云“所归妹也”。卦德说以动,则主乎情;卦象所归妹,则失于礼。既主乎情又失于礼,故凶。

“征凶,位不当也。无攸利,柔乘刚也”。归妹这一卦之所以征凶无攸利,除了所归妹,说以动以外,还有位不当和柔乘刚两点。四方面的原因是相关联的。大率卦之德以说而动,不可能不失正;中爻失正,又必有乘刚之过。中爻不正,则阴阳失常;三五柔乘刚,则刚柔不顺。阴阳失常,刚柔不顺,凶是不可避免的。家人、睽、渐和归妹四卦都涉及男女关系,家人以中爻得位而正,睽以中爻失位而乖。渐以中爻得位而吉,归妹以中爻失位而凶。

《象》曰:泽上有雷,归妹。君子以永终知敝。

泽上有雷,阳动于上,阴感而从之,有女从男之象,故为归妹。归妹卦是从女子特别是少女的角度看问题的,那么从君子即男子、丈夫的立场看待归妹这一卦,应当悟出什么道理呢?孔子说君子应当永终知敝。

永终谓男女配合,使生息嗣续,永久其传。敝是终的反面。知弊谓知有永终则必有敝坏,知有敝坏而预为之备,使生息嗣续不断。从具体的夫妇关系来说,永终即白头偕老之意,知敝谓君子要意识到归妹这种婚姻极易因生离隙而敝坏。归妹不同于恒卦之巽而动,渐卦之止而巽;归妹是说以动,少女因情说而动,这样的婚姻缺乏道义的基础,久必敝坏。君子知其有敝坏的可能,则当先为防备,思永其终。引申开来考虑,不唯夫妇有反目之时,天下之事莫不有终有敝,君子当远虑其终而防其敝坏。

初九,归妹以娣,跛能履,征吉。

初九居于卦之最下又无正应,是娣不是嫡。是个怎样的娣呢?初九刚阳处说体而居于下,是个为人贤贞而卑顺的娣。然而娣非正配,纵然有贤德,也不过自善其身以承事君子而已,不太可能施展更大的作为。它很像一个跛子,虽能履地行路,然而免于废而已,不能及远。

古代女子婚嫁须备具六礼,渐次而行,婚龄亦有一定的界限。不备六礼而嫁为失礼,少长非偶为失时,而侄娣不受此限。侄娣从嫡而归,六礼不备不为失礼。侄娣可以待年,少长非偶不嫌失时。就是说侄娣制度是社会承认的。故卦辞言征凶,而初九爻辞变征凶为征吉。

《象》曰:归妹以娣,以恒也。跛能履吉,相承也。

女子不备六礼而自嫁,是不正常的。但如果是侄娣的身份从嫡而嫁,那么,不备六礼,也是正常的。娣“跛能履吉”,是因为娣虽无内助的资格,却能安于其分,辅佐嫡夫人承助君子。

九二,眇能视,利幽人之贞。

九二实际上还是讲娣。眇能视和跛能履,意义是一样的。跛子两足一正一偏而能走路,眇者两目一昏一明而能视物,都是比喻娣的。娣位居偏侧,在夫妇生活中不允它有所作为,但是它在辅佐嫡夫人方面毕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九二与初九也有不同之处,九二刚中,说明它是个意志坚定的贤慧女子,这一点是高于初九的。然而处境不如初九,初九无正应;无正应不好,决定它卑居娣的地位。九二有正应,但是以阳应阴,本身有妇象,又与阴应,是反类现象,应而反类比无应更糟。

九二处于这种境况,表明它作为娣,虽有一个夫君,但不是好夫君,时刻有遭遗弃的可能。所幸九二刚中,“利幽人之贞”,能够像被拘囚的、失去自由的幽人那样自执其志,坚如磐石,至死不渝,可望保持娣的地位,不发生变故。

《象》曰:利幽人之贞,未变常也。

虽夫君不贤,但九二作为娣,坚守幽人之正,矢志不渝,以己之贤对待夫君之不贤,是它分内应有的正常表现,不为过分,也不为不及。

未完待续……

本文选自金景芳、吕绍纲合编的《周易全解》,市面上非常靠谱的讲解易学知识之书,想入门或深学的朋友都可读一读。

这里是你的移动文学图书馆:有小说、散文、诗词,还有历史典故,更有中华传统文化和写作技巧方法等。本号是一个传播传承纯文学的平台,拒绝网络爽文“小说”!

(0)

相关推荐

  • <连载>核心话侃《易经》—归妹卦

    <渐>者,进也.进必有所归,故受之以<归妹>. 要讲<归妹卦>,得必须把归妹二字解释好. 女子嫁到夫家,称之为归.为什么?她本来就是来完成使命的,父母只是暂时生活的 ...

  • 易经六十四卦第五十四卦:归妹正解-雷泽归妹(震上兑下)

    雷泽归妹 地位:老阳|人位:少阳|天位:老阴|错卦:风山渐|综卦:风山渐|交互卦:水火既济错卦:风山渐.综卦:风山渐.交互卦:上坎下离成:水火既济.地位:老阳.人位:少阳.天位:老阴.序卦传:进必有所 ...

  • 《周易全解》之乾卦(五)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这几句话看上去似只讲"利贞",实际上虽是讲"利贞","元亨"也包括了.因为它讲 ...

  • 《周易全解》之乾卦(十三)

    [总论] <周易>是周代之<易>.它与殷代之叫做<归藏>或<坤乾>的<易>的根本区别是<坤乾>首坤次乾,<周易>颠倒 ...

  • 《周易全解》之坤卦(四)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六三这一爻不中不正,比不了六二,却又与六四不同.六四以阴居阴,全是阴柔,没有一丝阳气,六三以阴居阳位,阴之中包有阳在内,有半动半静的特点,所以有"含章可 ...

  • 《周易全解》之坤卦(七)

    [总论] 坤卦是六十四卦的第二卦,它的六个卦画都是阴爻,与乾卦的六个阳爻正好相对.六十四卦自乾坤开始,每两卦在卦画排列上都表现为一定的关系,即两卦的卦画不反则对.对,两卦六爻自初至上阴阳相对,乾坤两卦 ...

  • 《周易全解》之屯卦(二)

            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站利批注:及时止损或者说懂得放弃.) 即鹿,就鹿,也就是逐鹿.虞,虞官.无虞,狩猎时无虞人引导.几,几微.舍,停止.吝,与悔相对应. ...

  • 《周易全解》之蒙卦(二)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初六是阴爻,且居于下,所以这里所谓"发蒙"之"发"即是"初筮告"之"告".& ...

  • 《周易全解》之讼卦(一)

    讼(sòng)    天水讼     坎下乾上 讼,是与人争辩是非曲直而待人裁决,亦即诉讼的意思.<序卦传>认为:"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人人需要饮食,饮食必然引起 ...

  • 《周易全解》之讼卦(二)

    <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天上行,水下行,天水方向相反,其行两相背戾,这是相争讼之象,所以此卦名讼.君子从这一卦中能够得到什么启发呢?卦辞只讲中吉.终凶,大象补出&quo ...

  • 《周易全解》之师卦(一)

    师(shī)    地水师     坎下坤上 师就是众,众就是兵.古代国家不设常备兵,寓兵于农,兵农合一.平时耕田,战时集中起来就是兵众,兵众拉出去就可以打仗.师卦的师正是讲如何兴师动众,出兵打仗的. ...

  • 《周易全解》之比卦(一)

    比 坤下坎上 比字<说文>释"密也",段注谓比字本义为"相亲密也".<周易>程传释"比,亲辅比".用今日语言说,比的 ...